好多封泥

封泥又叫做“泥封”,是保留下来的盖有古代印章的泥团的珍贵实物。由于原印是阴文,钤在泥上便成了阳文,其边为泥面,所以形成四周不等的宽边。后世的篆刻家从这些珍贵的封泥拓片中得到借鉴,用以入印,从而扩大了篆刻艺术取法的范围。
今天,小编从现有的古籍中整理编辑了带有“章”字的封泥以飨大家。
太守是秦朝至汉朝时期对郡守的尊称。
汉景帝更名为太守,为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除治民、进贤、决讼、检奸外,还可以自行任免所属掾史。历代沿袭不变。
南北朝时,新增州渐多。郡之辖境缩小,郡守权为州刺史所夺,州郡区别不大,至隋初遂存州废郡,以州刺史代郡守之任。
此后太守不再是正式官名,仅用作刺史或知府的别称。明清则专称知府。
司空是中国古代官名。西周始置,位次三公,与六卿相当,与司马、司寇、司士、司徒并称五官,掌水利、营建之事,金文皆作司工。春秋、战国时沿置。是周代掌管当时代表最先进科学技术水平的工部的手工业制造官员。汉朝本无此官,成帝时改御史大夫为大司空,但职掌与周代的司空不同。司空亦为中国姓氏之一。
椐《史记-本纪-夏本纪》中记载,尧崩,帝舜问四岳曰:“有能成美尧之事者使居官?”皆曰:“伯禹为司空,可成美尧之功。”可见舜封禹为司空,让其治水。故西周之前就有司空。
掌水土事,郊祀掌扫除陈乐器,大丧掌将校复土。舜摄帝位,以禹为司空。契之子曰冥,亦为夏司空。殷汤以咎单为司空。周时司空为冬官,掌邦事。汉西京初不置。成帝绥和元年,更名御史大夫为大司空;哀帝建平二年,复为御史大夫;元寿二年,复为大司空;光武建武二十七年,去'大'字。献帝建安十三年,又罢司空,置御史大夫。御史大夫郗虑免,不复补。魏初,又置司空。
都尉是秦汉时代重要的中高级武官。都尉一职最早出现是在战国后期的战事中《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荆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顿舍,大破李信军,入两壁,杀七都尉,秦军走。”,《战国策-赵策-秦赵战于长平》“秦赵战於长平 ,赵不胜,亡一都尉。“
据《商君书·境内篇》记载“国封尉,短兵千人。将,短兵四千人”,短兵者,亲卫也。
到秦楚,楚汉之际,都尉一职开始频繁出现。《史记》《陈涉世家》:“陈涉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鸿门宴》:“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
”《傅靳蒯成列传》“(靳歙)略梁地,别将击邢说军菑南,破之,身得说都尉二人,司马﹑候十二人,降吏卒四千一百八十人。”
奉车、驸马、骑三都尉。汉武帝元鼎二年初置。旧无员,或以冠常侍,或卿尹校尉左迁为之:奉车掌御乘舆车:驸马掌驸马:骑都尉本监羽林骑。皆武冠绛朝服,银章青绶。秩比二千石。
郡之长官,在京畿三辅或近边的郡,于太守外还承秦制置尉,景帝时改尉为都尉。都尉专管本郡军事戍防,其治所别立,置官属,在郡中与太守并重,有时代行太守职务。郡都尉本为郡守副贰,侧重在军事方面协助太守,但由于边郡的军事防务太重,往往需要把边郡划分成若干个防区,因而仅靠郡都尉一人是不行的,所以许多边郡都在不同的防区设置部都尉,类似于近世的军分区司令。
在边郡还有关都尉,如敦煌有阳关都尉,治阳关;有玉门都尉,治玉门关;张掖有肩水、居延都尉,亦为关都尉。边郡又置骑都尉,如天水有骑都尉,治豲道县,安定有主骑都尉,治参□县,均见《汉书·地理志》。此外,边郡因有大量屯田卒,往往又设农都尉以领其事。
西汉后,用都尉为官号的范围,由广转狭,除武职外,惟以宗室外戚与勋官为限。只在用兵归暂置。又省关都尉,仅保留边郡都尉与属国都尉,兼理民政。三国时都尉名号甚多,如建忠都尉、扬武都尉等,均系军官。晋以宗室外戚为奉车、驸马、骑三都尉。驸马都尉专为帝婿之官。自魏、晋至明不变。
唐、宋、元、明以上轻车都尉、轻车都尉、上骑都尉、骑都尉为三、四品勋官称号。清以都尉为武官官阶,正三品为武义都尉,从三品为武翼都尉,正四品为昭武都尉,从四品为宣武都尉。
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于民国元年(1912)一月规定军衔等级,中等官佐称都尉,分大、左、右三级。同年八月,北洋政府改称中等官佐为校官。又民国初年,京师警察厅曾设都尉。

汉、魏在诸王之国设相,职同郡太守,仅名称不同。汉初诸侯王自治其国,设丞相统众官,内史治民。景帝中五年(公元前145),夺诸侯王自治之权,改其丞相为相。成帝绥和元年(公元前8),又省内史,令相治民如郡太守。魏沿汉制。晋改国相为内史。文献所见国相之名,为沿袭旧名。非晋时尚有国相。另《周礼·秋官·司仪》谓为赞礼之人。《左传·定公十年》所谓“孔丘相”之“相”即此。

中郎将为官名。秦置中郎,至西汉分五官、左、右三中郎署,各置中郎将以统领皇帝的侍卫,属光禄勋。平帝时又置虎贲中郎将,统虎贲郎,位比二千石。后又置羽林中郎将,统羽林军,与虎贲中郎将同级,品秩比二千石,低于诸将军。
东汉以后,中郎将的名号被各割据势力广泛加于武官,不再限于禁卫统领等职,成为了一个大致介于将军和校尉之间的阶层,其职位、品秩、权力差异很大,统兵将领亦多用此名,其上再加称号,如使匈奴中郎将、北中郎将等。三国时,各中郎将中比较著名的有建威中郎将周瑜、军师中郎将诸葛亮等。又建安中,曹操魏王嗣子曹丕就领五官中郎将,为丞相的副职。此后出现的东南西北等中郎将,其地位甚至一般被认为高于杂号将军。
唐代,中郎将又被恢复为各府卫的禁卫统领,品级在正四品下,为高级武职,仅次于正三品的大将军和从三品的将军,大将军多虚职,所以中郎将是十六卫军的统兵主力。宋初中郎将曾用为虚衔,后废。

西周、春秋、战国为史官之一。西周内史类史官属官有作册内史、作命内史、尹氏、内史尹氏等,长官称内史尹或内史尹氏。掌出纳王命,收藏各地宗族谱系资料。参与祭祀,预测天象人事,备咨询顾问,以及受王派遣出使。战国时秦掌治京师之官也称内史。

秦至西汉初沿置。汉景帝二年 (前155)分置左、右。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右内史更名京兆尹,左内史更名左冯翊,与右扶风合称“三辅”。西汉诸侯王国亦置,掌民政,成帝绥和元年(前8)省,更令相治民,如郡太守。西晋武帝太康十年(289)又改诸王国相为内史,掌管民政。

东晋、南北朝沿之。魏、晋、南朝宋为五品。陈万户以上郡为上品,不满万户郡为七品。北魏太和二十三年官品令(499)上郡为四品,中郡为五品,下郡为六品。十六国汉时万户置一内史,凡四十三。

南朝宋后宫女官有后宫都掌内史、后宫殿中内史、后宫源典内史、后宫谷帛内史、后宫监临内史、中台侍御执法内史,中台侍御典内史、中台侍御节度内史、中台侍御应内史、紫极房内史、光兴房内史、皆为内职第六品。

西魏、北周所置内史官署属春官府。初以内史中大夫为长官,宣帝大象元年(579)改置上大夫为内史长官。掌诏书撰写,与议刑罚爵赏及军国大事,并修撰国志及起居注。下设小内史下大夫、上士、中士、下士,辖御史、外史、著作、校书等官属。隋炀帝于诸郡置通守,位次太守,其在京兆、河南府则谓之内史,后罢。

唐武则天光宅元年(684)至中宗神龙元年(705)改中书省为凤阁,长官中书令改称内史。

宋朝为女官,即宫内史。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置,员一人,隶尚书内省。

清初入关时亦置,相当于日后的大学士。

春秋战国时宋国置,卿爵,一说为近官有宠者,一说为宋外戚之官。新莽始建国元年(后9)改太守为大尹,东汉复旧称。明朝尊称府县主官为大尹。清朝则为知县别称。

1、执政受宠的高级官员。《左传·哀公二十六年》:“因大尹以达。大尹常不告,而以其欲称君命以令。国人恶之,司城欲去大尹。”杜注:“大尹,近官有宠者。”按:大尹为宰相、令尹之类的执政官员。《战国策·宋策》:“谓大尹曰:君日长矣,自知政,则公无事。公不如令楚贺君之孝,则君不夺太后之事矣,则公常用宋矣。”高诱注:“大尹,宋卿也。”
2、王莽时大尹即郡守(郡太守)。《汉书·王莽传》:“改郡太守曰大尹。”“莽以《周官》、《王制》之文,置卒正、连率、大尹,职如太守;属令、属长,职如都尉。置州牧……公氏作牧,侯氏卒正,伯氏连率,子氏属令,男氏属长,皆世其官。其无爵者为尹。”《后汉书·马援传》:“莽以涉为镇戎大尹,援为新成大尹。”《后汉书·侯霸传》:“(侯霸)后为淮平大尹,政理有能名。”东汉时恢复旧称。
3、明朝称府县长官为大尹,清朝为知县的别称。
侯傅为侯的家臣之一(侯是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二等:侯爵、侯门、公侯、封侯、诸侯。古代也用作士大夫之间的尊称。)。三国魏置,掌辅导侯。郑称曾为武德侯傅,见洪饴孙《三国职官表》。
秦以内史掌治京师,汉武帝时分置左右内史。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将左内史更名为左冯翊,治所在长安(今西安市东北),相当于郡守。案《汉书》,共辖13城,户37090,口145195。职掌相当于郡太守,辖区相当于一个郡,辖24县。约当今陕西渭河以北、泾河以东、洛河(北洛河)中下游地区,因地属畿辅,故不称郡,东汉移治高陵(今高陵县西南)。
三国魏时去“左”字改辖区为冯翊郡,长官名为冯翊太守,移治临晋(今陕西大荔县)。晋武帝时(265-290),始更名为大荔县。此后地名变更频繁,西魏改为同州,唐天宝初年(742年)曰冯翊郡,至乾元三年(758年)复改为同州。
汤官为官名,两汉皆置,属少府,掌酒。《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少府》:“属官有尚书、符节、太医、太官、汤官……十六官令丞。”注:“师古曰:汤官主饼饵。”案:“饼饵非汤,疑误。《后汉书·百官三·少府》:“太官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掌饮食。左丞、甘丞、汤官丞、果丞各一人。本注曰:左丞主饮食,甘丞主膳具,汤官丞主酒,果丞主果。”
汤官饮监为汤官属官,掌监饮食。

陈平(?-前178年),汉族,阳武户牖乡人, 西汉王朝的开国功臣之一,《史记》称之为陈丞相。帮助刘邦建立汉帝国有功,于高祖六年庚子(公元前201年)十二月被封为曲逆侯,置曲逆侯国。

少时喜读书,有大志,曾为乡里分肉,甚均,父老赞之,他感慨地说:“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此肉矣!”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后,六国贵族也纷纷起兵,陈平往事魏王咎。不久受谗亡归项羽,随从入关破秦。刘邦还定三秦时,又间行降汉。拜为都尉,使参乘、典护军。后历任亚将、护军中尉。先后参加楚汉战争和平定异姓王侯叛乱(见异姓诸侯王)诸役,成为汉高祖刘邦的重要谋士。刘邦困守荥阳时,陈平建议捐金数万斤,离间项羽群臣,使项羽的重要谋士范增忧愤病死。高帝六年(前201年)又建议刘邦伪游云梦,逮捕韩信。次年,刘邦为匈奴困于平城(今山西大同北部)七天七夜,后采纳陈平计策,重贿冒顿单于的阏氏,才得以解围。陈平因功先后受封为户牖侯和曲逆侯。
汉高祖死后,吕后以陈平为郎中令,傅教惠帝。惠帝六年(前189),与王陵并为左、右丞相。王陵免相后陈平擢为右丞相,但因吕后大封诸吕为王,陈平被削夺实权。吕后死,陈平与太尉周勃合谋平定诸吕之乱,迎立代王为文帝(汉文帝)。文帝初,陈平让位周勃,徙为左丞相,因明于职守,受到文帝赞赏。不久周勃罢相,陈平专为丞相。孝文二年死。曲逆侯(今河北顺平东),死后谥献侯。
国师官名是新莽始建国元年置,位上公,与太傅、太师、国将同为四辅。刘歆曾任此职。东汉初。彭宠自立为燕王,亦置。西夏、元朝为佛教僧侣官衔。西夏国师曾主持译经。元多授吐蕃高僧。其位低于帝师,高于司空、司徒、国公等僧官。清朝为授与僧人的最高称号。专司教事,设于西藏、甘肃等地。隶驻藏大臣等管辖。又,太师、国子祭酒也别称国师。

校尉是秦汉为统兵武官,略次于将军,高于都尉。出征时临时任命,领一校(营)兵,有司马、候等属官。亦或冠以名号,如横海校尉、轻骑校尉等。又有常设的专职校尉,依其具体职务冠以名号,如统领常备禁军的中垒、屯骑等北军诸校尉及西园八校尉,管理京畿的司隶校尉,管理京师门卫的城门校尉等,西汉秩二千石,东汉秩比二千石。东汉又置护乌桓校尉、护羌校尉,为少数民族地区军政长官。

魏、晋、南北朝名号极繁,品秩高低不等。其专职武官有北军五校尉、城门校尉等,负责具体事务的有盐府、司盐校尉等,掌郡国屯田的有典农校尉,管理少数民族地区军政的校尉亦名目甚多。诸领兵征战的杂号校尉地位略次于中郎将,高于都尉。

隋代诸鹰扬府、唐代诸折冲府之下设团(唐制二、三百人为团),其长官称校尉,位次都尉。隋正六品,唐改从七品下。唐代诸卫、率所领内府亲、勋、翊三卫中郎将府亦置,属诸卫者正六品上,属率府者从六品上。又,唐、宋至明、清亦用作武散、阶官号。明又置为侍卫武士,侍卫上直亲军、锦衣卫置,掌直驾侍卫,巡察缉捕;五军、三千营亦置,检民间丁壮无恶疾、过犯者充任。

绥边将军为东汉献帝建安(196—220)间曹操置,三国魏沿置,五品。南朝梁武帝天监七年(508)定为施用于境外的武职二十四班中的十五班,拟智武将军等号; 大通三年(529)定制后,仍拟智武将军等号。
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七品上,二十三年复次职令,无此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