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鉴赏辞典》第五百五十首《夜到渔家》(张籍)

 【篇目】

 【作品介绍】

 【注释】

 【译文】

 【作者介绍】

 【赏析一~~赏析三】

       夜到渔家

【中唐·张籍·五言古诗

渔家在江口,潮水入柴扉。

行客欲投宿,主人犹未归。

竹深村路远,月出钓船稀。

遥见寻沙岸,春风动草衣。

    拼音版

yú jiā zài jiāng kǒu,cháo shuǐ rù chái fēi。
渔家在江口,潮水入柴扉。
xíng kè yù tóu sù,zhǔ rén yóu wèi guī。
行客欲投宿,主人犹未归。
zhú shēn cūn lù yuǎn,yuè chū diào chuán xī。
竹深村路远,月出钓船稀。
yáo jiàn xún shā àn,chūn fēng dòng cǎo yī。
遥见寻沙岸,春风动草衣。

[作品介绍]

《夜到渔家》是唐代诗人张籍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是一首写诗人投宿而从一个侧面反映渔民生活的诗,首联展示渔家住所的典型特征;次联写渔民之劳碌;第三联写所见之环境;末联写渔家归来之状。诗人用饱蘸感情的笔墨描绘了前人较少触及的渔民生活的一个侧面,题材新颖,艺术构思独到。此诗用语浅而流畅,灵动而圆转。

[注释]

①江口:渡口,也指江水与溪流汇合处。
②柴扉:即柴门,用树枝、芦草编织的门。言其简陋、贫寒。
③行客:过路的客人。
④犹:尚且。
⑤竹深:竹林幽深。
⑥稀:稀少。
⑦寻沙岸:是说有人在寻找沙岸泊船。沙岸,此指沙滩。
⑧草衣:结草为衣,蓑衣。

  [译文]

渔家的茅庐坐落在江口,涨潮时江水侵入了柴扉。
我经过这里想借宿一晚,但茅庐的主人尚未回归。
竹林幽径距村落还很远,月亮升起江上渔船已稀。
眺望中忽见渔翁寻沙岸,春风阵阵吹动他的蓑衣。

  [作者介绍]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少时侨寓和州乌江(今安徽省和县乌江镇)。贞元(唐德宗年号,785—805年)进士,历任太常寺太祝、水部员外郎、国子司业等职,故世称张水部或张司业。其乐府诗颇多反映当时社会现实之作。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有《张司业集》。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赏析

壹/

春天的一个傍晚,诗人行旅至江边,时已临晚,急于到渔家投宿,等主人归来之时,眼见周围景色,萧索而落寞,面对这冷落凄清的境界,想到渔家之艰辛,诗人遂用笔墨描绘了渔民生活的一个侧面。

整体鉴赏

这是一首写诗人投宿而从一个侧面反映渔民生活的诗。此诗题材新颖,艺术构思独特,饱蘸对渔民深厚的感情。
首联展示渔家住所的典型特征:简陋茅舍,紧靠江口,江潮晚涨,侵入柴扉。诗人所见之景,极为萧索而落寞。次联上句写诗人徘徊茅庐的缘由:“欲投宿”。此三字暗示时已向晚。下句写茅庐主人“犹未归”,从而又透露出主人江上打鱼时间之久,亦见出渔民之劳碌,十分辛苦。第三联写诗人踯躅、等待时所见之环境:竹林幽深,小径蜿蜒,前村遥远;月照江上,钓船愈稀,更见其冷落凄清。一个“远”字,透露出诗人急于投宿的心境。“钓船稀”呼应“犹未归”,互为补充。末联写诗人在渴望主人归来时,看到希望,陡生喜悦之情。结句“春风动草衣”,刻画渔翁形象,生动轻快,神采飞扬,尤为传神。
此诗语浅而流畅,灵动而圆转,正如清田雯评其诗云:“名言妙句,侧见横生,浅淡精洁之至。”(《古欢堂集》)

名家点评

明代高棅《唐诗品汇》:“难得语意自在如此。('行客’二句下)。”
明代徐中行:“文昌本色,只是枯淡,五、六率真。”(《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明末清初唐汝询:“意幽语圆,叙事有次。次句“入”字便细。”(《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清代黄周星《唐诗快》:“格法妙。”
清代顾安《唐律消夏录》:“结句是渔人归来,却不说出,甚觉闲远。”
清代查慎行《初白庵诗评》:“真景即是好诗('行客’二句下)。”
清代屈复《唐诗成法》:“客到渔家,不写人到,而言“水入柴扉”,则人到可知。投宿出“夜”字。四用一折。五、六写景起下。七、八写渔家归,却不说出。”
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三、四直白语,以自然得之。”
清代黄叔灿《唐诗笺注》:“柴扉江口,知是渔家,将欲投宿,又无主人。“竹深”一联,正是傍徨莫必之景。乃寻沙之岸,草衣风动,遥见人归,岂不欣起。写得意致飘萧,悠然韵远。”
清代纪昀:“此亦名篇。余终病其一结无力,使通篇俱薄弱。”(《《瀛奎律髓汇评》》)
清代李怀民《重订中晚唐诗主客图》:“格法妙。此诗一气读下,看其叙布之妙,摹绘之工。”
清代潘德舆《养一斋诗话》:“《岁寒堂诗话》论张文昌律诗不如刘梦得、杜牧之、李义山。文昌七律或嫌平易,五律清妙处不亚王、孟,乃愧梦得、义山哉!其《夜到渔家》、《宿临江驿》二律,与刘文房《余干旅客》一作,用韵同,风韵亦同,皆绝唱也。”
近代俞陛云《诗境浅说》:“寻常语脱口而出,句法生峭。与僧皎然“移家虽带郭”诗,同一寻人不遇,一则通首不作对语,此则括以十字,各具标格。此等句,宋人恒有之,如山肴野菽,淡而有味。学之者须笔有清劲气,非仅白描也。”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周啸天《啸天说诗》:“这首诗按时间顺序描述旅途况味,同时反映出渔民生活的一个侧面,就是“浅淡精洁”的代表作,而结尾两句生动形象,饶有余韵便属名言妙句。”
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江津区作家协会副主席李锡琴《一天一首古诗词·下》:“诗歌的最后一句真是传神,不但写出了诗人跌落又拾起,拾起又跌落的急盼投宿之心最终得以如愿以偿,而且'春风’一词,不只是对自然季节天气的描写,其中还暗含着诗人欣喜无比的心情,以及对渔家感激不尽的深情。”
佚名

赏析

贰/
张籍

渔家在江口,潮水入柴扉。

行客欲投宿,主人犹未归。

竹深村路远,月出钓船稀。

遥见寻沙岸,春风动草衣。

中国古代的山水诗,有既绘山容、又画水貌,让二者平分秋色者,也有只绘山容或只画水貌、让其中之一独占春光者。这首诗属于后一类——摄入其画面的仅仅是作者“夜到渔家” 时所目接的水边风物。

一、二句貌似平直,却有侧面烘托之妙:“在江口”,暗示渔家临江而居,为的是便于出江捕鱼;“柴扉”,点明渔家所居不过几间茅屋、一扇柴门,由这简陋的住所不难推想其生活的贫困;“潮水入柴扉”,则见出此时正值春潮泛滥,渔讯来临,渔家忙于出江围捕,连潮水入于住所也无暇顾及。这就不仅揭示了渔家住所的典型特征,而且从侧面烘托了渔家生活的艰难困顿。三、四句,作者以渔家生活见证者的身份开始在诗中 “亮相”。“行客”,即作者自谓。作者行旅至江边,眼看天色已晚,便准备投宿于渔家。然而他在柴门外徘徊、张望多时,屋内却始终寂无声息。原来,房屋的主人尚未由江上归来。“犹未归”三字,既饱含焦虑之情,又深蕴感叹之意:作者不仅因自己投宿无着而焦虑,而且也为渔家劳作之久而感叹。从中隐约见出他对下层人民生活的关切。五、六句刻划景物,而情在景中。主人未归,入室无望,作者只好于无奈复无聊中将视线投向周围的环境。于是,他看到:在幽深的竹林中,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通向难以目即的远方——前村显然在小路的尽头,一时半晌恐怕难以抵达; 而在浩瀚的江面上,已洒满皎洁的月光,垂纶未归的渔船极为稀少——偏偏主人就是那未归的垂纶者之一,一时半晌恐怕也难以罢钓。这使作者更增焦虑之情和感叹之意。这里,“村路远”,点出别无他法,作者唯有在此求宿;“月出”,点出夜幕降临,作者急于在此求宿; 至于“钓船稀”,则与“主人犹未归”句相呼应,不仅进一步透露了打渔劳动耗时之长、费力之巨,而且进一步渲染了作者由失望到希望、复由希望到失望的心理过程。七、八句化忧为喜,转出一片“柳暗花明”的境界:在不停的眺望中,作者终于远远看见一位驾舟驶向江边的渔人正在寻觅可以泊船的“沙岸”,和煦的春风吹动着他身上的蓑衣。——这大概就是作者期待已久的茅屋的主人吧? 于是,作者焦虑顿去,喜悦陡生。从这鲜明、生动的形象和欢快、流畅的语调中,我们既可想见作者翘首伫望、喜上眉梢的情态,也可推知投宿事件的令人满意的结局。

借描写水边风物,表现他人较少涉笔的渔寄生活的一个侧面,并寄托自己的情思,这是此诗的宗旨。在组织经营时,作者则以投宿事件作为串连景物和情思的线索。全诗语淡,景新,意深,情浓,而结尾两句尤见气势流转,神采飞扬。因此,在山水诗的艺术长廊里,它亦可标一格。

佚名
赏析

叁/

《夜到渔家》又题作《宿渔家》,是写作者在一个月色皎洁的夜晚,来到一个渔家投宿的情景。“渔家在江口,潮水入柴扉”,开头两句便给我们交代了渔家所处的环境。打渔人家,总离不开水。有的住在江边,有的住在湖畔。作者诗中写的这户人家,是住在江口,那就接近海边了,因此便具有海边渔家的特点:天天和潮水打交道,甚至“潮水入柴扉”,涨潮的时候,水能进到他的屋子里。住在内陆的人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一定会惊慌失措,可是对于住在海边的渔家来说,潮水袭来,甚至进入“柴扉”,如同家常便饭一样,不足为奇。他热爱大海,热爱海水,热爱这潮水的起落。他就住在那生他、养他、哺育他成长的大海母亲的怀抱里。这多么富有诗意啊! 所以,这开头的交代虽然是平白的叙述语言,但不是无所谓的多余之笔。它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典型的环境。通观整首诗,渔家主人并未出场,但他的爱好、志趣,不就通过这典型环境的描写显示出来了吗?

接下去两句“行客欲投宿,主人犹未归”,是写作者错过了客栈旅店,来到这大海边上,想“投宿”暂度这一个夜晚;可是恰巧主人不在,大概是撑着船儿,去赶桃花汛,捕渔去了。渔汛季节,渔人格外辛勤忙碌,到了日暮时分还没有归来。主人不在,多少使投宿者有点儿怅然吧。但诗人却并没有一丁点儿失望,这是因为这里的环境太美了,主人还没有返回,何不先尽情领略一下这里大自然的美景呢?“竹深村路远,月出钓船稀。”这是一个江边的月夜,虽然不象《春江花月夜》诗中刻划的那样引人入胜,但景色同样是优美的。这里,除了涨潮时潮水可及的十分别致的茅屋之外,还有一片翠竹,在春风的吹拂下,轻轻摇曳,不时发出沙沙的絮语,显得格外寂静。在这片海滨的竹林里,还有一条小路弯弯曲曲,通向远处的村庄。一轮明月冉冉升起,月光洒落在竹林里,照在幽深曲折的小路上,也照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作者这时发现,在海面上捕鱼的船儿已经很少了。这两句的景色描写,固然是配合了第一二句的环境描写,使这一环境更具体、更美好、更惹人喜爱,但同时又进一步显示了主人的性格——他可能是一个不合群的渔人。你看他选择的住处,是离村子很远的大海之滨,中间还隔着一片竹林,一条长长的小路;你看当“钓船稀”,别人已收网休息了的时候,他却还在海上。孤独,喜欢宁静,追求自然的美境——这可能就是这户渔家主人的性格。

结尾两句,写出了作者急切盼望主人归来的心情。他在欣赏自然界的美,也在翘足以待主人的归来——不是怕没有宿处,而是他理解了这位主人的爱好和志趣,多么希望他回来畅聚一会,促膝夜谈!“遥见寻沙岸,春风动草衣”,是说远远地看见有人摇着船过来了,在寻找沙岸泊船。和煦的春风,正吹动着他的蓑衣呢!然而,是不是主人回来了呢?还很难说。也许是“误识归舟”,不免失望,也许真是那虽不认识,却已有所知的朋友回来了。这些,诗里并没有说,但至少伫立在海边一边欣赏月色,一边等候主人的投宿者心里是这样想的。一首好诗,对于一件具体的事,最好是不要去点破它。不点破它比点破更有引人入胜的艺术力量,它可以留给人想象的余地,使人读了有不尽的余味。

这首诗的题目是《夜到渔家》,要求描写渔家的精神风貌和作者异地作客的情怀。然而全诗却没有一句正面写到渔家生活和作者当时的感受。表面看来,几乎全部笔墨都是客观交代环境和纯粹描写景物。比如,那远离村庄常被浪头打湿的“柴扉”,那幽静的竹林里曲折的小路,那明月朗照渔船稀少的海面,都被描写得十分真切。但读完全诗,这位渔家主人的思想、性格和诗人对他的一片渴慕之情,我们却能有所领悟。这是因为,渔家主人的思想性格和诗人对他的渴慕之情已在环境的交代和景物的描写中暗暗烘托出来了。古人说,“诗有句中无其辞,而句外有其意者”,这首诗的确具有这样的特点。
佚名

点击辑期图标,畅游古诗文世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