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63章译文/原文:何为报怨以德?为何圣人犹难之?
开经语
道妙德善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第六十三章
无畏布施章\报怨以德章
第一段: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为,wéi,下同)
第二段: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第三段: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难,nán,下同)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第四段: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第五段: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第六段: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道德经第63章译文
把无为当做证悟者的为,
把无事当做证悟者的事业,
把无欲当做证悟者的欲望。
为与无为,事与无事,欲与无欲,
三者都是假名,
修得清静妙心才是究竟。
证悟者修得清静妙心,
所以心中无怨无喜,
世间一切大小怨恨自性是空,
如此才能以德报怨。
外道修行者不愿苦苦修证,
而是贪着讨巧的有为法。
他们说修行事业太难,可以从易处下手,
他们说修行事业太大,可以从小处下手。
世间人常说:
天下难事,都是从容易处开始;
天下大事,都是从细微处开始;
这都是成功之道,
世人不知这是修行的邪道。
所以圣人修行并非如此。
圣人从不作大事,也不从小处开始,
但天眼中他已经为大。
这是不为而为,不取而取,
不能断绝有为、有事、有取的细微念头,
修行必然最终失败。
轻易许下诺言者几乎不会兑现,
推崇从易处下手修行会使修行越来越难。
所以圣人修行必须发下大愿,
只有知难而上,难行能行。
以大无畏的勇猛心修行,
最终必然成就。
一旦顿悟,
难就消失的无影无踪。
章名释:(1)无畏布施章。真修行应该发大誓愿,作无畏布施。清静心要修证到量,才能最终成就。(2)报怨以德章。圣人证得冤仇性空,故无怨。无怨,故能践行如此最大布施。
题解:此章宣讲以真破俗,以假修真的双反修法,使用表诠遮诠的双诠句法(正面述说是表诠,反面述说是遮诠;“是”是表诠,“不是”是遮诠,同样表达一种含义,但是与俗谛不同的含义,所以是“诠”)。“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和下章“欲无欲,学不学”、“知不知”(70章)共六句都是双反修法,是双诠句法。庄师“用不用”修法是老圣双反修法的继承。“味无味”是平常无味的美味,品茶如此,品泉更是如此。世人不知无味才是真味,品泉能够修复败坏的味觉,只有修复味觉才能品尝无味的真味。道之出口,淡而无味,能够品尝无味,说明人的味觉已经修复。
如此,无味的美味逆转为“有欲”。无味有味都是假名,修复和性才是成就。这就是道德经的“味”,是无味之味。世人以为“无为”会一事无成,是荒废青春。老圣则宣讲法界正是因为无为而成就,牛马都是无为而成,大海的鱼,天空的鸟都是无为而成,人的有为不能制造一只蚂蚁。无为是一只看不见的手,让法界万物生生不息,井然有序。无为才是最大的为,无事才是最大的事业。无事应解为无取,无取是最大的取,这叫“无事取”,取无所取,得无所得,所以老圣说“无事取天下”。
清静心得以成就,才能入浊世化解一切人间恩怨。人间恩怨太重,杀气太重,冤冤相报何时了?不善人以怨报德,善人以德报德,以直报怨。证悟者才能认识怨恨本空,践行以德报怨的德善教法,无怨无悔,这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世人奉行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以血还血的世法。但老圣知道人间必须和解,否则没有出路。和解是修复和性的关键一步,法界万物显形以来,人类诞生以来,已经结下无法清算的大怨。远古有血亲复仇的传统,血亲复仇虽然有俗谛的合理性,但人类累积的冤仇比须弥山还要高,如何复仇?
六祖开示说:“今与汝等受无相忏悔,灭三世罪,令得三业清静”(《坛经·忏悔品》)只有至诚忏悔,忏其前愆,悔其后过,已经结下的,还未结下的一并至诚忏悔,如此才能实现和解。“以德报怨”与忏悔法门结合,无始以来累积的冤仇方能清静。只有修得清静心的证悟者才能实现,世人离这一步太远太远了,但除此之外没有出路。这是真修行的功夫。
忏悔是还净的唯一途径,这是“以德报怨”。善人没有伤害过他人,但心中没有生起过伤人的念头吗?心中的恶念没有还净,随时会堕落为不善人。老圣“以德报怨”和孔子“以直报怨”形成强烈对比。只有眼光面向远方的司机才不会翻车,眼光太近一定开出路基。老圣的眼光很远很远,只有证道者才有如此远大的目光。圣人无怨,故能以德报怨。
老圣破二种修行中的有为相,一种是从小处、细微处开始修行的有为相,一种是从无处“为之”的有为相(下章),后者更为隐蔽。这是修行中的讨巧法,最终决定没有成就。注释家以为老圣是赞美“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的修法,实际是呵斥这种讨巧法。所以后文说“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有人认为经文上下逻辑不通,可能有错简,实际没有理解老圣的苦心孤旨。最后说“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修行只有发大誓愿,直面艰难,难行能行。一旦生起了从易处、小处修行的讨巧心,修行事业已经死了。这一义理必须契悟,下章也是同一义理,宣讲纯任无为的法门才是唯一正途。
文本与注释分歧
报怨以德:楚简本无此句,有注释家提出道德经本无此句,也有提出应该移到“和大怨,必有余怨”(79章),都没有依据。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注释家大都认为是老子所赞同,实际是呵斥。此是外道的有为相。刘笑敢说:“此节说明老子并非主张逃避一切难作之事和重大之事,更不是全面不要做事”(《老子古今》第602页)。陈鼓应说:“老子提醒人处理艰难的事情,需先从细易处下手”(《老子注释及评价》第295页)。汤漳平、王朝华说:老子“强调'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认为只有如此才能解决困难、成就大事。由此也可见老子在某种意义上对事工的重视”(《老子》第250页)。愚以为三者错会了老子道思维和道逻辑,义理正好理解反了。
是以圣人犹难之:这是发大誓愿,知难而上,难行能行,如同慧可禅师立雪断臂以求安心法门。这是真修行。道德经义理转换非常细微,只有紧跟道思维和道逻辑,才能跟上老子的义理演进。
多易必多难:赞美“从易处下手”必然导致更大困难,致使修行没有成就。前“多”,赞美;后“多”,增多;一字二义,双关用法(后文“厌”也是一字二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