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科学家 | 海洋生态环境专家丁德文

中国海洋科学家

“我觉得作为一个生态工作者来讲,想要在理论上、在学科上有所创新,就一定要创建中国的海洋人工生态系统生态学”。中国工程院院士、海洋生态环境专家丁德文在采访中坚定地说道。

这位年近80的老人心中始终牵挂着海洋生态环境,牵挂着他一生的科研事业。

出生于辽宁辽阳的丁德文,1960年1月进入大连理工大学应用物理专业学习,1965年从大连理工大学毕业后,他进入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工作。1965~1991年,丁德文一直从事寒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工作,1988年作为访问学者在苏联苏维埃秋明油田设计研究院进修,这段经历让他更多地接触到了国际上先进的科研成果。经过20多年的潜心钻研,丁德文创立了冻土热学学科,创造性地解决了高原冻土路基稳定性、超深人工冻结凿井的热土工艺、冻土区地下管线保温-防腐优化结构及高原冻土区第一条长距离热水回流式供水技术,攻克了世界公认的大难题,为之后青藏铁路的建设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

出席会议的丁德文院士

已然是中国寒区工程热学奠基人、权威专家的丁德文,在学界的声誉极高,但他却拒绝在自己的舒适区中享受相对安逸的生活,毅然选择向另外一个方向——海洋生态环境领域进发。

海冰

1992年丁德文进入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工作,也是从这时候开始,他从寒区工程热学领域的研究中抽身,转而开始关注一种重要的海洋灾害——海冰。

海冰是一种破坏力非常强的海洋灾害,一旦发生,会影响交通运输、渔业等重要的生产领域,还会影响海洋石油钻井平台,破坏深藏海中的导管架。为了更好地预防海冰灾害,早日取得有效的灾害解决方案,以丁德文为首的科学家们在经过认真论证之后提出了有建设性和指导性的意见,为海冰灾害的防治提供了有效方案。不仅如此,丁德文还于1995年编写出版了我国第一部工程海冰学专著——《工程海冰学概论》,为工程海冰学的学科架构提供了理论基础,开辟了中国工程海冰学新的研究方向。

在解密海冰的过程中,丁德文更关注海洋生态环境系统的构建,他在科研工作中率先开展了“海洋生态环境的复杂性与非线性问题”的研究工作。“十一五”期间他组织发起了“海岸带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团队,主要从事“海岸带系统科学与工程”学科的构建工作,与此同时,对“人海关系调控技术系统”的构建进行研究;“十二五”期间发起并组织进行“人类生态系统生态学”的学科构建工作。在新的领域中他同样游刃有余,硕果累累。

工作中的丁德文院士

在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工程领域,丁德文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新时期的海洋生态科学领域,这一领域也涉及诸多研究方向:海洋污染机制与控制、灾害机理与防治、生态系统退化与生态修复、生物多样性与生态保护、全球变化负效应与应对政策、海洋生态经济与海洋生态管理……广泛的研究方向让丁德文在海洋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工程技术实践和综合管理系统工程等人海关系调控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也正是因为拥有深厚的学术功底和开阔的研究视野,丁德文深感海洋生态保护的必要性,一直致力于专业人才的培养。

丁德文在中国海洋大学、大连海事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宁波大学陆续培养了十多位优秀的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而其中的一些人已经担负起科学研究的使命,开始独立承担科研课题,正在为国家的海洋研究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从寒区冻土到海冰研究,再到海洋生态科学,无论在什么领域,丁德文院士都用执着认真践行着科学家的创新精神。未来光明,巨人始终与我们同行。

科学家名片

丁德文(1941—   ),男,辽宁辽阳人。海洋生态环境专家,寒区资源科技专家,中国寒区工程热学的奠基人,中国工程院院士。

主要成就:

创立了冻土热学学科,创造性地解决了高原冻土路基稳定性、超深人工冻结凿井的热土工艺、冻土区地下管线保温-防腐优化结构及高原冻土区第一条长距离热水回流式供水技术;

开创了中国工程海冰学研究方向,出版了中国第一部工程海冰学专著——《工程海冰学概论》;

率先开展海洋生态环境的复杂性与非线性问题研究工作,从事“海岸带系统科学与工程”学科构建工作,并研究“人海关系调控技术系统”的构建。

图片、文章来源:《中国海洋科学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