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赶大集

  到农村去赶集,是我最快乐做的事情。
  车都到了路口,我说,看到那个地方有个集市,想过去看看。
  这个地方的集还真长,从这头到那头,一眼望不到边。
  我下了车,就着急想到里面去看看。卖水果、蔬菜、头绳、玩具、衣服、糕点……其实,不用进去,我也知道里面卖的是啥。
  这些东西,在随便哪个集市上都能看到,但乐在逛的时候惊喜,我想有意料之外的收获。
  每次到农村的集市上,都能看到年轻的媳妇巧手钩织的发饰;年长的老人做的手工,具有强烈的年代感、对比感。
  在一处卖马扎的地方,大爷正低头穿绳,感觉有人,抬头问到:姑娘,想买个啥样的马扎?我心想,自己家打的木头,样样比他卖的结实。但他让我联想起已故的亲人,曾经也是这样为家里人拼命打着精巧的马扎。
  难忘还有做卖玉米淀粉做零食的小哥。“这个是不是今天做的”?我问。没想到小哥竟然发誓,别人不敢说,我这里不是今天的就如何……“别别,大过年的。”我花十一块钱砍价买了五大包。一看我是“大客户”,那个小哥问我为什么一下子买这么多,我说我娘喜欢吃。“那别一次吃这么多,得多喝水。……”在农村集市上,民风朴实自然。人与人交谈中,会有种温情,如春风拂面,挺暖心的。
  草莓也是集市上的热销品,鲜红如红唇。
  一趟走下来,满载而归。
  要不是手机快没电了,我会再买点。
  每次在集市上,都有莫名的“优越感”。仿佛十块钱,就可以买很多很多东西。买东西的人像不要钱似的,提一大包好吃的,好玩儿的;卖东西的人像给钱就卖的土地主,比如西红柿五块钱四斤。
  在一处卖花灯的地方,我本想也买个自己玩儿。花花亮亮的,多有意思!那个哪吒脚踩莲花的花灯就很好看,卖东西的大姨信誓旦旦地说,给我按便宜点,二十五卖给我。
  听后,我提着一大包好吃的跑了。因为我长大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