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西峰周末》的零碎记忆
今日从电脑里翻出一组相片,是当年《西峰周末》一班人马的相片,突然觉得时间过的真快,看着那些曾经熟悉的面孔,就联想到了那份区委小报的起落和几年间一些朋友的交际。
在报业环境日渐受互联网挤压政策却相对有些宽泛的2011年前后,某位曾在市报供职的老编辑招兵扯大旗张罗办起了隶属于西峰区委宣传部的一份小报《西峰周末》,因为是新刊,且有区委支持,当年这份小报招罗了二十多名年轻的记者编辑,并在不久后把报名改为《今日西峰》,预期取得刊号,办成一份集文化与宣传一体并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地方刊物。
初次与《西峰周末》的一班人马聚会是因为摄影,因为人民网“图说庆阳”版块聚集的几位庆阳重量级摄手邀约在东湖公园举办了一次人像摄影活动,当时邀请了一位美髯公做模特,《西峰周末》的全集年轻团队都悉数到场,在活动结束后还参于了一个“学雷峰”的公益活动。
西峰区是庆阳市的行政中心,面积却并不大,圈子也就那么不多的一些圈子,虽然我最终未进入那个团队,只是在《庆阳周刊》混了一段时间,但《西峰周末》的许多记者编辑却也都成了朋友,尤其是在周心树到来之后,曹大鹏、赵若昕等一都多次在一起聚会。
记得当时我曾写过一首关于《西峰周末》所有职员名字联结的顺口溜,似乎包含如下的句子:
《西峰周末》绽新颜,
李总军团跃峰前,
大鹏振翅白云逸,
王子军赴陌小川。
刘燕妮,赵若昕,
锋芒初露曹红娟,
左有晋阳和珊珊,
右有刘夏并刘钏。
何婷孟娇挥妙笔,
陇原春色绵入画,
蒋娜李娜高丽娜,
五彩诗意更婀娜。
这首顺口溜里嵌入了李军峰、李娜、刘钏、刘夏、刘燕妮、孟娇、陌小川、盘小美、王子军、赵若昕、左晋阳、左珊珊、白云逸、曹大鹏、曹红娟、高丽娜、何婷、蒋娜等近二十人的名字。
一个小小的平台,供养二十余号人,这也只有属于机关才养的起,回想《庆阳周刊》当时从编辑、财务、业务到排版仅仅四五个人支撑了一年多,就觉得民刊与政刊确实是没法比。
曹大鹏曾是被领导及其看到的一位内秀形人才,他的文采很好,却在新书《时光,请等一等》出版不久的时日后,去西安途中因车祸不幸遇难,多年后每每坐车行至永寿梁,我总能想到曹大鹏,同时还有一个一直令我迷惑不解的问题,就是当年曹大鹏来到的经营的小杂货店闲谈,竟然在两分钟不到的时间里压坏了我的两只小胶凳,而那种胶凳却也并不那么脆弱不堪。
岁月会改变一切,《今日西峰》最终未能修成正果,最终以解体而告终,《陇东报》后来虽然增加一个《西峰周末》的栏目,却也早已物是人非,当年的一班人马离的离散的散,留下的也被分编进入一些市政部门,一如既往的打工,现在网上常能看到的就是李军峰在推广他的“艺乡微刊”,周新树的“西部美食娱乐网”也一直在推广,赵若昕在西安的打工环境却一直未有多大改变,一直都从事采编相关。
社会在不断的发展,经济转型中许多职业的待遇都得到了不断的提升,似乎唯有纸媒一路溃退,低层的从文者也越来越穷,偶听一些老作家老编辑聊起当年帮某单位或某人写一篇稿得酬十数万的轶事,就着实令人感慨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