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重在结果,做人重在过程;做事问题导向,做人生存导向
过程方法应当是“计划→执行→反思→改进”的持续循环:通过持续完善内部结构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一是计划——在对实现目标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进行评估的基础上,制定行动“计划”。计划包括是行动的准备,成功总是光顾有准备的人。二是执行——按照计划开始“行动”,目标和计划确定后,执行就成为关键环节。三是反思——在执行中还应对计划和行动本身进行不断地“反思”,及时发现存在的不足,见微知著,总结经验教训。四是改进——在对“计划”和“执行”的“反思”基础上,及时进行“改进”,不断完善自我。
上述“计划→执行→反思→改进”就鼎鼎大名的PDCA循环,实际上它是有效进行任何一项工作的合乎逻辑的自然程序。对个人而言,无论是做事,还是做人,上述“计划→执行→反思→改进”四个环节,都应遵循的基本套路。计划也是一种预先筹划和准备,不论是为了生存而竞争,还是为了名利而博弈,必要的计划和准备都是必要的。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而灾祸总是光顾无准备的人。执行是有计划的行动,而非盲目的行动,反思是对计划和执行的反思,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改进行动。
系统需要在“计划→执行→反思→改进”不断循环中得到持续改进和自我完善,以确保系统目标的实现。系统的自我完善机制比完美的系统更重要。自我完善机制实质上属于负反馈系统:通过持续完善内部结构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这个模型如表述为“设计→运行→测试→改进”形式,适用于工程系统。如果表述为“制度→执行→检查→改进”形式,适用于社会组织系统,前有“制度”→后有“检查”→就是“执行力”。如表述为“计划→行动→反思→改进”,则可应用于个人的自我完善和做人做事的方法。
“识别→评估→反应→措施”运用于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事件的控制,目的是为了发现机会,控制风险。一是识别——既要“识别”风险,还要发现机会,风险和机会源自不平衡;二是评估——“评估”风险大小,事件对目标实现的影响程度,低估风险会导致目标失败,高估则有可能会放弃目标;三是反应——根据风险大小做出适当的“反应”, 包括组合使用回避、预防、接受、转移等;四是措施——有针对性地设计并执行适当的“措施”去对冲风险。应对风险四法门:底线思维 重要性水平 实质重于形式 复杂问题简单化。不确定的本质是信息不对称,提高认知以降低风险,而认知=思维方式×信息数据。系统在实现目标过程中充满着不确定性:机遇与挑战同在;机会与风险并存。
“识别→评估→反应→措施”是系统实现目标过程中的一种控制风险的方法和思路。“识别”环节重在全面,知道风险在哪里?而“评估”环节重在准确,知道风险和概率和程度有多大?“应对”环节重在选择什么策略?“措施”环节重在适当,针对风险采取怎样的防范措施?这里的“识别→评估→措施”与前面医生方法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异曲同工之妙。曹操说“智者之虑,虑于无形;达者所规,规于未兆。”“无形”就是指事先要有计划,“未兆”就是做事要有预见性。漫漫人生路,处处有风险。人的未来充满着不确定性,上述的“识别→评估→反应→措施”,可用来分析和控制人在生存中所面临的种种不确定性事件——准备应对风险的一种思路和方法。
头条链接:九组平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