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济仁:振兴“新安” 济世救人

3月11日,首届“国医大师”、国家级非遗“张一帖”内科第十四代传人、新安医学代表性传承人李济仁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安徽芜湖与世长辞,享年91岁。临终前,李济仁最关心的仍是新安医学如何继续振兴发展。“他还想把自己的东西捐赠出来,希望在黄山筹建新安医学纪念馆。”李济仁的女儿李艳告诉记者。

伉俪双双成为“非遗”传承人

1931年,李济仁出生在安徽省歙县。青少年时期,他就有学习医术、济世救人的想法。后来,他拜入新安世医“张一帖”第十三代传人张根桂的门下研习中医。

李济仁品性淳厚,又勤学善悟,潜心跟随师父张根桂抄方巡诊、采药制药。后来,张根桂将女儿张舜华嫁给他,由此,夫妇俩成为“张一帖”第十四代传承人。

接过重任的李济仁在继承“张一帖”心法的同时,结合西医的研究成果,为中医内、妇科病创造了多个效方验方。他提出“痹痿统一论”等系列学说,制定“辨治顽痹四法”,注重融汇新安医学学术思想以及《内经》理论与诊治方法,从临床实践中加以体悟。同时,他还原668位新安医家和400余部新安医籍的原貌,传承发展新安医学。

2009年,“张一帖内科”成为新安医学第一个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李济仁、张舜华伉俪双双成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并入选《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此外,李济仁先后荣获首批“全国500名老中医”、首批国家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指导老师等荣誉称号。

“他对新安医学太牵挂了”

去年9月前,芜湖弋矶山医院每周都会有李济仁的门诊。病人来自全国各地,远至新疆、黑龙江、内蒙古、广西、四川等。

“父亲经常延长坐诊时间,每次门诊都要看到下午一两点,他总说'对待病人的态度一定要好,不能让他们白跑一趟’。去年10月,父亲身体不好,去北京动手术,才停了门诊。”李艳从小跟着父亲学医,大学毕业后留在李济仁身边继承衣钵。如今,李艳已成为中医痹病学国家级重点学科的带头人。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自强精进,厚德中和。”这是李济仁家的家规家训,受父母影响,李济仁的5个子女都在中医药不同领域各有建树。李济仁对中医学孜孜不倦的追求精神,也深深感染了几名子女。“父亲这辈子都是一心扑在事业上,到最后,他还是在考虑怎么发展新安医学。”

“源于新安,立足国学,重视临床,走向科学”16个字,是李济仁生前总结的,也是他给出的新安医学如何传承发展的方向。“他对新安医学太牵挂了。”李艳说。

“我们失去了一位大师”

芜湖弋矶山医院中医科主治医师谷绍飞,从2014年开始就跟着李济仁学习。这些年来,李济仁对像他这样的年轻医护人员非常爱护。“我们一直跟着出诊,他教导我们做中医、研究中医,要静下心来给患者看病。”

去年2月19日,作为安徽省第六批援鄂医疗队队员,谷绍飞赶赴武汉市中心医院工作。在他前往武汉之前,李济仁特意把他喊到家里,叮嘱他怎么用药、用哪些药更好,把自己的经验说给他听。“在武汉期间,我们每天晚上都会和他视频,汇报当地的情况,遇到一些疑难杂症也请他看,他都会给出自己的见解。”谷绍飞说。

有一次,谷绍飞接诊了一位患者,肚子胀得厉害吃不下饭,怎么调理都没有改善。中医讲究摸脉看舌苔,于是谷绍飞把患者的舌苔拍给李济仁看。“他又在方子里加了几味药,患者吃了之后,腹胀的感觉缓解了很多。”

1959年,李济仁调入安徽中医学院,并参与筹建安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今安徽省中医院),2009年当选首届“国医大师”。

对于李济仁的离去,谷绍飞感到非常难过:“我们失去了一位大师。”(健康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