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古人学家教(4)——《诸葛亮篇》
一提到诸葛亮,可以说绝大多数中国的老百姓,都是耳熟能详的,由于包括但不限于小说《三国演义》的渲染,诸葛亮在一般老百姓的心目中简直就成了神一样的存在。实际上诸葛亮也是一个人,既然是一个人,他肯定也有一个人的喜怒哀乐。如果用一个关键词来概括诸葛亮那不平凡的一生的话,那就是“痛”。纵观诸葛亮的一生,至少有两个锥心之痛。
首先,丧亲之痛。据相关史料记载,3岁那年,诸葛亮死了母亲,8岁那年死了父亲。换句话说,从8岁开始,诸葛亮就成了无父无母的孤儿。长大以后,他凭借自己的努力,成了当时三分天下的蜀汉帝国的军师、丞相,武乡侯,应当说,按照一个世俗的眼光,诸葛亮在当时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但是每逢午夜梦回,他肯定会想到那句非常有名的话,叫做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种很早就失去父母的痛苦伴随了诸葛亮的一生。
其次,就是无子之痛。至少在45周岁以前诸葛亮是没有儿子的。他为了继承自己的香火,曾经将他哥哥的儿子过继到自己的名下。好在天佑善人,46岁那年,诸葛亮有了一个儿子。老来得子,应当说诸葛亮是欣喜若狂的,他亲自给儿子起名叫诸葛瞻,字思远。由于诸葛亮对这个儿子呵护备至,所以诸葛瞻在很小的时候就表现了过人的聪明才智。
在诸葛瞻成长的过程中,诸葛亮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他对于儿子所进行的家庭教育,主要体现在3封书信上。第一封书信写于公元234年,当时正是诸葛亮戎马倥偬之际。这封书信不是直接给诸葛瞻的,而是写给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的。这封写给兄长的书信里,诸葛亮提到了对于儿子的一些期望,“瞻年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这段话饱含了一个父亲对儿子的一种深情,其中也透露出难得的这种冷静。这种冷静在某种意义上其实也饱含了家庭教育的智慧。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这篇名为《诫子书》的家书是诸葛亮54岁临终前写给8岁儿子诸葛瞻的,诸葛亮通过智慧理性、简练严谨的文字,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既表达了他深切的爱子之情,也是他一生处世立身的智慧结晶。
古代家训,大都浓缩了作者毕生的生活经历、人生智慧,不仅他的子孙可以从中获益,今人读来也大有可借鉴之处。诸葛亮的《戒子书》可谓是一篇充满智慧之语的家训,文章短小精悍,读来发人深省。因此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们修身立志的名篇,也给予我们很大的启示。
首先,是要充分认识到低调的重要性。所谓低调就是谦虚、谨慎、不张扬。和诸葛亮同时代的司马德操就是这样的人。司马德操,本名司马徽,号水镜。应当说,他的聪明才智从某种意义上是不亚于诸葛亮的。有人曾经开玩笑,把刘备建立的蜀汉帝国比作一个股份有限公司,这个公司的董事长当然是刘备了。而最早的首席执行官就是司马德操。名如其人,他既有品德又有操行。据相关史料记载,有一次,荆州牧刘表小儿子刘琮带领一群手下,前呼后拥地前去拜访司马德操,但是司马德操当时正在自己家的小院里边干农活,灰头土脸的。刘琮的手下并不认识司马德操,以为他是一个下人,就对他呼来喝去的。司马德操当时毫不在意。后来双方见了面之后,发现这位被他们呼来喝去的所谓的下人,就是这位大名士司马徽,所以刘琮也好,他的手下也好,都非常不好意思,就向司马德操请罪,司马德操非常大度地原谅了他们。
孔子曾经说过,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在司马德操身上得到了最完美的体现。所以在当时,人们给司马德操起了一个绰号,叫做好好先生。当然,这个世界上的人是形形色色的,像司马德操这样,终生都保持低调的毕竟是少数。有些人也低调,但不是一世,而是一时。比如最有名的就是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本人其实并不是一个低调的人。
但是在他生命中很重要的一段,他却一直刻意保持低调。就是他起兵反抗元朝以后和正式建立明朝之前这段时间,他手下有一个谋士,叫做朱生的建议,采取了九个字的方针,“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就是基于这种一时的低调,朱元璋最终扫灭了群雄,覆灭了元帝国,创建了大明王朝。
纵观诸葛亮的一生,尤其是他的家庭教育智慧,我们发现他往往在教育自己儿子的时候都是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应当说是煞费苦心的。正是由于这种非常用心地对自己的儿子进行方方面面的家庭教育,所以诸葛瞻虽然在才能和水平上赶不上诸葛亮,但是确实后来在国家面临危急存亡的时候,他能够挺身而出,为了保家卫国,不惜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记得前人曾经写诗慨叹,“智谋虽不扶危主,忠义真堪继武侯”。 (张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