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练天人合一的练功法则
闲逛的店小二关注2021-03-19 06:37练太极拳多年的挚友都知“天人合一”是太极拳修练的最高境界,太极网有这样一段话:天人关系是中国哲学思想的最高命题。“天人合一”乃中国哲学最高思想成果。太极拳是学无止境、练无止境、永无顶峰、气势其大无外的入道拳术。我是六十年代入武门,拜刘华先生为师学练传统“通背拳”和“形意拳”,为追求武术真谛,带艺投师拜于吴海清先生门下,学练传统武氏太极拳(称神意龙形太极)。数十年潜心学武,并得恩师内功真传。恩师仙逝后为求得经典理论对太极拳实践的指导,尤其是太极拳“天人合一”修练的理论依据,因很多东西在拳外,为此我开始向各方名人学经典,先学传统《气功》《易筋经》继后学习《易经》理论、《内经》理论、《阴符经》理论和《道家》理论,用经典指导我太极拳的修练,时而花费万元以上才得到一句话,多年来学习几十班次、东拼西湊到我身上的经典理论,真有而已独知之感。
拳论云:太极拳非攻于《易经》而不能得,以《周易》一书必须朝夕悟在心内、汇在身中、超于象外、得其环中、有人所不知,而已独知之妙。又:历代修练名人无不以深研《周易》而有所收获。我在入选的11期世界名人录中首先提出个人观点:不知《易》不足以言太极。我少年入武门,现已五十多年了。自古武术有“功夫好练劲难得”之说,尤其是太极拳劲!太极拳不是讲“招”的拳术,长拳才讲“招”,长拳有不怕千“招”会,就怕一“招”熟之说法。而太极拳是讲“劲”变化的拳术,“劲”是什么?我在给复旦大学国学社讲太极时,第一次公开讲“劲”是道,道是什么?一阴一阳之谓道,“劲”是什么?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所以“劲”是道,是阴阳相济之变化的道。我在十年前写过一篇“懂劲为太极拳之魂”的文章,修练天人合一必须先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练天人合一不只是太极拳论的范畴,练天人合一长功夫快是入道的境界,虽博大精深的经典理论,操练时又大道至简,修练过程如老子所讲: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的入道过程,是减法练太极,以至于无、道贵虚无、而用时又无为而无所不为。天人合一怎样操练,首先捕捉远古经典理论信息支持,中医是理论中医,太极拳是理论太极,太极者“理”也。拳论讲未有势法先有理,有一动一静理当先之说。用经典理论指导练习不走弯路。天人合一修练如《阴符经》开篇:“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先观天地、知阴阳,天为最大的阳物,地为最大的阴物。《内经》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要向天地宇宙和经典理论中去领悟道。《易经》中的乾卦,乾为天,坤为地,乾和坤就是一个最大的阴阳,代表天和地,乾阳是飞龙在天,自强不息,是动的,向上的,向前的,顺转。坤阴是静的,厚德载物,向下的,向后的,静止的,逆转。乾坤二卦方向相反,所以结合太极拳是螺旋的,练时方向相反,相互对立松开放长状,可通天地也。泰卦,地天泰,三阴在上,三阳在下,阴气喜降,阳气喜升,泰卦九三爻是天地际,是天地阴阳接交处,也是太极拳上虚下实接交处,也是太极拳的意和气,开合的交际之处,也是人体脾胃分合的接交处。《内经》人体气和升降中脾又为中枢转的中轴,左右着人体的气机和升降、(也是太极拳阴阳开合,轻清上浮为天,重浊下沉为地,阴阳意气分临点)医家对天枢穴的认知源自天象,天枢为星象中的一个星宿,它主持各星的运动,就是说所有星宿的运动全部由天枢星这个枢纽来把持的,天枢穴在人体中的枢纽地位极其重要,可上下沟通,它是人体天地(阴阳)之转化的枢纽、魄依身,魂离身的天地际之处、意上气下分之处,告诉我们河图洛书强调了阴阳五行关系。太极一气产阴阳,阴阳化合五行,五行既萌合万物,天人合一的修练是太极阴阳化五行,五行化生五脏,《易经》认为,天地万物都是阴阳二气交感而生,正所谓天地交而万物生也,是修练天人合一的理论依据。天人合一又既济卦之所用,水在上,火在下,一阴一阳之交变。《内经》气之升降天地更用之,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阴阳升降气之动静也。这样天人合一动一静一周天的过程。是合于人身小宇宙、小天地之状。天人合一又大离卦之用、离卦、离中虚状,大离卦是体中虚无全身透空状态,是大道本源、真、无空状、是天人合一修练所追求的状态体现。兑卦练时面善悦,在似笑非笑、似紧非紧、知足常乐,在宽容厚道中修练。谦卦的与人不争则善胜、太极之用不求胜人,人莫能胜的自信不自满的精神状态,这些是天人合一修练之道。交手时《震卦》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快手出击时迅雷不及掩耳。坎卦、坎为水的水柔状,极柔软又极坚刚状,用时水中飘按之动、是太极拳动手实战中的敷、盖、对吞状应用、水柔是大海广阔之水,天人合用气势不接触到对方,不用丝毫之力,如大海水的波浪气势发人状。《易经》天地阴阳变化有象可观,有数可循,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内经》天地之间、六合之内、不离于五、人亦应之。上古之人知其道者,法于阴阳,合于术数,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灵枢》是修练天人合一理论基础。告诉我们《易经》天体运行罗旋、涌动、全息、共振、相反天顺、地逆交变运行,我们修练天人合一应之。人身有自己的小太极,一人之身有天地之相,有宇宙之相,强调人身小字宙的节律必须与大宇宙相一致,故尽言有之:施行乎天,心能之土有所图必合天道,曰:人在七炁中见之则昌、观天地阴阳之道、执天五炁之行,兴废可知、生死可查,除此外无可观执。所以《阴符经》开篇云“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故天有五贼,见之则昌,……宇宙在乎手。所以练拳时手是与天地沟通的虚柔载体。《阴符经》天发杀机、斗转星移、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履、天人合发、万变定基。人发杀机,天地反履是应手实战中的交用,用于太极秘笈里的第七条“翻江倒海实战之用”等同。《易传》天人合一离不开筑基理论指导,内以养已、安静虚无、三光日月星、三光陆沉,心应日、肾应月,脾应北斗星,心火肾水会于脾土,三光收敛结成圣胎,沉于丹田,以借真火养身,是修练天人合一的理论指导。心火肾水气势之大交于中间脾土状。太阳与太阴交、少阳与少阴交。五行中各有阴阳相交、表示阴阳同源之理、中土为阴、四象在外、中土为静、外四象为动、木火相生为阳、金水相生为阴,阴土阳土各为黑白鱼眼,表示阴阳动静之理,就是太极图,水为太阴,火为太阳,木为少阳,金为少阴为四象,所以河图为易象之源,也是太极拳之源头之始,也是修练太极拳天人合一之根本所在。《阴符经》天之至私,用之至公,擒之制在炁,《内经》圣人望气,风气如何、望出五色气、圣人天地之合,天人合一怎样望气、擒气,用秘语与天地沟通时有种虚无之系状,和其大无外状,其微无内感。(须口述)一动一周天,道家返本还虚,复归于无极,就是通过“取坎填离”使乾坤复原,因离中阴爻本为坤卦,坎中阳爻本属乾卦、使乾坤返本还原,(将后天八卦返还先天八卦,叫“取坎填离”)顺者成人、逆者成仙,为用,周而复始天体圆运动,是天人合一的重要环节,练至极精处方有此理论上身的体会。武禹襄宗师门前对联“立定脚跟竖起脊”,“拓开眼界放平心”,这两条也是指导人们修练天人合一的重要应用理论,会练掌握天人合一可理解此句之练法。综上无论是《易经》地天泰卦理论,《内经》气之升降天地更用之理论,还是《阴符经》观天之道,执天之行理论,还有道家“取坎填离”后天返先天理论,和《太极拳论》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理论等等都是讲天地的,讲天人合一的,所以只有这些经典结合起来才能诠释太极拳天人合一理论的唯一正确性,施行呼天尤其用人所不知的秘语与天地沟通更能表达出正确的唯一性。人生是学道、悟道、体道、得道过程,孤独,寂寞,但要乐于寂寞,孤独,只有惜道如命的爱好追求,方可有天道酬勤之收效。多年来的体会认为道者理也,并非虚无缥缈的、不同于一般丹道与养生层面,它是浩瀚无端、杳冥无对,至静无心状体现,是一种极为玄妙的快感,远远的胜过世问所有的欢悦和一切精神药物,到此境界,能合天地而无忧、视万物为无物、一旦通理,便可尽天下万事万物,胸怀宽广,宠辱不惊,无惧无畏,可修身,可齐家治国平天下,可与天地相参矣。多年来我的修练过程是用理论指导实践,在用实践验证理论,这样反复验证,每一动问是否符合拳论,是否与经典相合,这样的对照修练,做到了修练天人合一如古拳论所说的,大动不如小动、小动不如不动、不动之动为真动,外动过多是假动、是矫揉造作之动,外动过大、过多会把生生不息的内动破坏之体会。练太极劲时应按照太极拳论所讲的不用丝毫之力、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练熟之后连四两劲都不用)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查,按老子所讲的,“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的理论联系实践、体用结合、知行合一操练……应实践、实战操练。以上只能讲部分、展开细说一本书也讲不完整,只能边修练边结合理论讲略能说的全面些,实际些。修练天人合一是不分陈氏、杨氏、吴氏、武氏、孙氏太极的,万法归一、太极一家、经典指导、以拳入道,一动一周天、天人合一。最后让我真心的感恩宇宙天地日月星辰,感恩恩师吴海清,感恩古圣先贤智慧,感恩一切有恩于我的人们。本人准备在沈阳开办国内首家殷铁军天人合一太极工作室,(包括个案咨询)欢迎真正喜道、懂道、爱道同仁共同研究,学习华夏民族之经典“天人合一”理论。——殷铁军于沈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