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陂也是有大学的?上世纪就有5所,只是后来停办或者去了武昌
文章导读:
关于黄陂教育的一点历史,原来在上世纪50年代,黄陂县也有5所大学哦
01
这个上半年,隔壁老李家读大学的孩子只能呆在家里,随着形势的好转,晚上或者周末就经常跑过来和我切磋围棋,某日闲聊中谈及大学,他感慨到,如果他们学校在黄陂该多好,这样他就可以走读了,起码可以给家里节约点住宿和伙食费(年纪轻轻就知道为父母考虑,是个好孩子),进而忽然愤怒了(年轻人就是心理状态变化快),说黄陂人这么聪明,为啥就不知道办个大学呢?
网络时代,年轻人接触到的知识面更广,不客气地说,现在随便一个大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广度远超30年前的大学教授,但是,正由于知识的唾手可及,往往容易让人不愿意深入了解,所谓面前有一大片树林,我为何在你这颗树上吊s呢?于是,今日的年轻人,知识虽有广度,但却缺乏深度。
正如这黄陂的大学问题,如今的年轻人或许知道武汉文理学院,但未必知道60多年前黄陂还有个武汉邮电学校,想真正了解黄陂,必须往纵向使劲,只有挖深点,你才能发现黄陂过去的灿烂历史。
位于武湖的武汉文理学院挂牌了
02
本文将简要介绍下黄陂历史上的一些教育机构,希望您看过以后不再妄自菲薄,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黄陂教育曾经阔过,现在轮到人家阔一阔也算正常,可以羡慕他人,但无需贬低自己。
先谈科举考试废除前。
科举考试废除之前的历史很漫长,简单地概括下黄陂教育机构就3种,私塾、书院和县学,私塾大家都懂,民间办学,类似现在的小学和初中,书院也属于民间办学机构,但多由富商或者知名学者开办,更相当于高中或者大学,县学则是官办,招收的都为生员(秀才)以上,每月固定给予钱粮,类似于现在的各类科研院所。
县学和孔庙合称学宫,黄陂学宫过去规模宏大,宋代开始就在城关(今前川)建设,清代时有过6次翻修,陆续建有大成殿、东庑、西庑,启圣祠、名宦祠、棂星门、戟门等建筑物,1938年被毁,如今仅存大成殿(就是现在的人民会场)
想想如果整个黄陂学宫能够保存下来,该是多么宝贵的文化遗产啊。不知道黄陂有没有重修黄陂学宫的计划呢?
书院方面,黄陂历史上比较著名的就是“二程书院”和“甘露书院”,前者为明代时为纪念北宋理学大家程颐程颢两兄弟而开办,书院旧址位于鲁台山脚下(今日双凤亭公园附近),甘露书院则位于甘露山下。
总结:科举考试前的黄陂,虽算不上有多拔尖,但该有的教育机构咱都有,从小学一直到科研院所。
黄陂学宫遗存
03
科举考试废除至1949年
1903年,黄陂县于原二程书院旧址开办县示范学堂。1904年,于县城开办第一、第二初等小学堂。
1905年,废除科举。
1909年,黄陂设立私立木兰女子两等(初等、高等)小学堂,开刺绣专业课,首创职业技术教育。
这个牛吧,还在清朝,咱黄陂就开办女子学校了,充分说明咱黄陂人当时就比较开明,而且学校名字叫木兰,也说明100多年前,咱们黄陂就已经自认为木兰故里,木兰文化自古就是黄陂文化的一部分,绝不是为了发展旅游而牵强附会;
1906年,县城开办乙种商业学校,首次招生50名。
至1915年,全黄陂县有各类学校372所,学生11764人,教职员898人。
虽然学生没有现在多,但学校数字却不比现在少,更令人惊喜的是教员数量,那个年代,黄陂居然有这么多文化人,确实不简单。
参考资料,1949黄陂县人口66.12万人。
1917年,初等农业学堂创办,成为县里第一所专门职业学堂。
1921年,黄陂第一所中学——私立前川中学开办(黄陂一中的前身)。1933年,县立初级中学创办。
总结:这约50年的时光,黄陂由于没经历那么多的兵荒马乱(别怼我,我说的是相对其他地方),社会总体还算太平,教育自然发展的不错。
04
1949年之后
各位,在上世纪50年代,黄陂也是有大学的。
1949年,有5所大学在黄陂陆续成立,但1952年后相继停办或搬迁(由于这些大学的名字都非常有时代特色,如果放在文章里,担心微信会通不过,所以采取图片的方式发出,请各位见谅)。
05
现在位于黄陂的大学有三所,武汉文理学院(前身是江大文理学院)、武汉海事职业学院和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北校区。
黄陂还会不会有大学落地呢?尽人事听天命,保持佛系心态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