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只有过年时才能吃得到的美食
小时候,家里的条件很差。其实,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农村,大部分人家里的条件都不是太好。冬天平时的主菜是咸菜条、辣椒盐。大白菜每年都会种一些,但要省着吃,大部分还得拉到集市上去换几个钱贴补家用。在当时的计划经济条件下,除了在生产队挣的工分,其他的收入就只能靠养一头猪、养几只兔子,再卖点自留地里种的蔬菜。每年从生产队分的粮食都不够吃,更不用说卖掉换钱了。
过年时吃的很多食物,包括白面馒头,都是平时吃不到的,所以小时候都特别盼着过年,过年时的记忆也特别地深刻。不像现在,过年时最多的就是买买买,过年时吃的,平时都能吃到。现在过年,人们看重的,大概就只剩下全家团圆这事了。
01 蒸
那时候农村过年有个习俗,就是从正月初一到十五,不蒸干粮。所以家家户户都会在腊月二十几开始蒸馒头,蒸出足够从正月初一吃到十五元宵节的库存。蒸馒头时,母亲会特意蒸些枣花、糖包、包子。不管是馒头还是包子,自己最喜欢吃刚出锅、贴在锅边有一层金黄色脆皮的,感觉怎么吃都吃不够。
如果自家在生产队的组织下杀了猪,一般都能收获一大盆猪血。猪血中加入适量的玉米面、葱姜蒜等佐料,在蒸馒头时一起上锅蒸熟,切成一块一块的棱形,我们称之为“血糕”。其实,那个味道也说不上喜欢,但终归比平日吃的纯玉米面饼子要好吃得多。
淀粉中加入各种调料、水,再切上几片肉,调成糊状,盛到碗里,蒸熟后就变成了劲道且富有弹性的“虎皮糕”。之所以称为虎皮糕,大概是因为切面斑斑点点的缘故。蒸虎皮糕时,淀粉和各种辅料的配比也要调得恰到好处,淀粉太多,蒸熟后会比较硬;淀粉太少,蒸熟后不能成形,没办法切片摆盘。
02 煮
用大锅煮肉,是每年年底的重头戏。那时候的农村还没有压力锅,煮肉都是用自家灶台上的大锅。把猪肉切成十几厘米见方的形状,摆入锅中,有时也会放入一挂红下水(猪的心肝肺)、处理干净被劈成两半的猪头,加入食盐、花椒大料包、葱、姜、蒜等调料,添满水。先大火烧开,再小火慢煮一个小时左右,直到用筷子能很轻松地扎透猪肉的肉皮为好。
猪肉出锅之后,需要分一下类。其中,带骨头的猪腿、猪头,会把肉和骨头分离,肉简单切一切,以便于存放,骨头则会分给我们姐弟三人,把上面的碎肉吃掉。而那些方方正正的肉块,还要再次上锅熏一下。熏肉的过程相对简单,锅底放上适量的红糖,把方肉摆放在锅中间的篦子上,盖上锅盖,烧大火几分钟,红糖发生焦糖化反应,并雾化覆盖到肉的表面。熏后的肉表面呈红褐色,肉皮在灯光下显着特别地亮。
每年煮肉的那天,自己都会饱餐一顿。特别是啃骨头,非常过瘾。肥肉吃起来最香,但吃多了会觉得腻,有一年吃得多了,后来有好几天见到肉就想吐。
03 煎
每年过年,餐桌上都少不了豆腐这道菜,因为按照中国的传统,豆腐寓意着“多福”。豆腐既可单独烹炒,也能和其他蔬菜搭配。
也是在腊月二十前后,买一刀豆腐,切成方块,放在篦子上淋一淋水分。再将其中的一部分切成片、下锅用油煎至表面呈金黄色;剩下的部分则冻成冻豆腐,腊月是一年当中最冷的季节,豆腐放在外面,两三天就冻好了。冻豆腐解冻时冰晶融化,内部呈蜂窝状,除了口感好,还容易入味。
04 炸
素丸子的主料有粉条、豆腐、胡萝卜丝等,粉条需要先水煮、再切碎,和切好的其他原料混合,加入各种调料和面粉,团成团,下油锅炸成金黄色。
有的年头,还会去县城赶集买回几斤带鱼,切成段、裹上面粉、油炸,算是那时能够吃到的唯一的海鲜。
05 熬
猪头亮子,是将猪头上取下的基本不带脂肪的猪皮,切成小块,加入酱油和其他佐料、少量的水,长时间熬制,最后凉下来而成。猪头亮子是河北老家的叫法,在东北叫猪皮冻。熬猪头亮子也是一个技术活,要掌握好火候,火候大了或火候不够,最后都不能成冻。
06 烩
过年前的二十来天,差不多是天天忙活,真正的过年是从腊月三十除夕那天开始的。即使在同一个村子,每家每户过年时的饮食习惯也都不一样。我们家在每年的三十中午,都要烩上一大锅肉菜:取一块熏好的方肉切成小片,有肥有瘦,下锅大火炒,再加入大白菜、煎豆腐、炸好的素丸子、粉条一起烩。就着馒头都能吃上两大碗。
那个年代的美食,如果放到现在,都是再普通不过了。但就是因为只有过年时才能吃得到,又都是母亲亲手制作,自己或是坐在锅台前面烧火,或是在旁边就那么看着,有时都能不自觉地流出口水来,所以就成了美食。
欢迎点击文章上方的蓝字“人生掠影”,关注本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