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用神变化一
沈孝瞻/著
子平论命,以月令为提纲,以顺逆定用神成败,相当简明,颇具操作性。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用神虽然专主月令,但月令除子午卯酉外,藏干不止一个,它们中有本气,有中气,有余气,谁当令,谁主持工作呢?一般情况下,当然是本气主持工作,一把手说了算。但好多八字里,月令本气就如缩头乌龟,它把头埋的深深的,死不出头,不想当用神,不想负总责啊,但水得行,磨得转,一把手不想干,工作还得有人干,单位还得有人管啊!这时候,就得按用神的变化原理来寻找用神,推选一把手。一把不出面,再让二把手、三把手出面充当用神,主持工作;如果本气、中气、余气,一班子领导都成了缩头乌龟,那还得实行一把手负责制,由一把手主持工作,你坐了头把交椅,就得负头把责任,由不得你的。所以,沈氏《论用神变化》主要讲了三个问题:用神为什么会变化?用神变化的原理是什么?用神变化后的结局是什么?归结为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取用神?所以,掌握了用神变化的原理,也就掌握了如何用神这一命理学的重大问题了。
一、用神的变化规律
【原文】“用神既主月令也,然月令所藏不一,而用神遂有变化。如十二支中,除子午卯酉外,余皆有藏,不必四库也。即以寅论,甲为本主,如郡之有府;丙其长生,如郡之有同知;戊亦长生,如郡之有通判。假使寅月为提,不透甲而透丙,则知府不临郡,而同知得以作主。此变化之由也。”
(一)用神变化的原因:所藏不一
用神,专求月令。但由于月令地支藏干的数量多寡与表现形式不一,用神就有了变化。沈氏给“用神变化”下定义时,说用神变化的原因是“月令所藏不一”。有人把“所藏不一”仅仅理解为藏干的数量有多寡,这是不全面的,这只是用神变化的原因之一;用神变化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藏干的性质不一样,能量不一样,表现形式不一样。沈氏虽然没有明确在“所藏不一”后面加“表现不同”四字,但后面的内容,全是论述藏干的不同表现形式的。所谓藏干的表现形式,就是指月令藏干的不同“透干会支”方式。所以,藏干的数量多寡与能量大小是用神变化的原因,藏干的透干会支是用神变化的原理。
第一个原因,藏干的数量有多寡。十二月令地支藏干的数量是不一样的。我们可以把它分为三类:一类是子午卯酉四正月,除午藏丁己两干外,子卯酉只藏一干;一类是辰戌丑未四墓月,藏干多达三四个;一类是寅巳申亥四隅月,藏干多达两三个。藏干数量多寡不同,必然会引起用神的不同变化。
第二个原因,藏干的能量有大小。如果我们把月令比作一个县市,一个单位,藏干多寡比作领导班子成员的多少,藏干的能量大小比作领导的权力大小,能力大小,学命理,看用神,就好玩而不枯燥,很有吸引力了。用神,就是这个单位主持工作的主要责任者。子午卯酉四正月,这四个单位职能比较单一,所藏只有一干,就是本气充当一把手,能量最强,因为就一个,不会发生推诿扯皮的现象;辰戌丑未四墓月,这四个单位职能最杂,所配领导也最多,最少的有三个,最多的有四个,一般情况下,主气为一把手,余气为二把手,库根为三、四把手;寅巳申亥四隅月,这四个单位,职能比四正多,但又比四隅少,配的领导职数就相对少一些,有两到三个,一般情况下,本气为一把手,长生之气为二把手。这么多县市,这么多单位,谁当用神主持工作呢,正常情况下,不用讲,你明白的,自然是一把手了。那么,特殊情况下呢,就由藏干的透干会支来决定由谁主持工作,由谁当用神了。
(二)用神变化的原理:透干会支
用神变化的表现形式就两种:一是透干,二是会支。“透干会支”,既是表现形式,又是用神变化的标志,更准确点,叫用神变化的原理。要学会找用神,除记住月令藏干的数量多寡与能量大小外,更要记住“透干会支”这个用神变化的原理。
透干引起的用神变化。从藏干透干形式讲,藏干有多寡的不同,就会有表现形式的不一,有的透,有的不透,这就决定了用神变化的结果不同。子午卯酉四正月,这四个单位,比较单纯,就一个藏干,一个一把手,透与不透,都由它负总责,当用神,没商量的,更没推辞的;辰戌丑未四墓月,这四个单位,事儿杂,科室多,藏干多,透干花样多,谁当用神,谁主持工作,花样自然更多,故沈氏专门开了一章《杂气如何取用》专论,这里先放下四墓月不表,专门讲寅申巳亥四隅月的透干取用。拿寅字来说吧,寅里面藏有甲、丙、戊三干。甲为寅木的本气,就如同一县之长,得位当权;丙火长生在寅,如常务副县长,二把手,权利仅次于县长;戊土在寅也是长生,但同时又受甲木之克,丙火之生,它在寅中的位置就如副县长,三把手。假若寅为月令,甲木不透而透丙火,县长大人有事不在,这时就得由常务副县长全权主持工作了,丙火就是用神;假如甲木不透,丙火也不透,只透戊土,就如县长开会去了,二把手也有事不在家,就得由戊土三把手主持工作了,戊土就是用神。这就是用神变化的原理与规律啊。
再如
“己生申月,本属伤官,藏庚透壬,则化为财。”己生申月,申月本气藏干为庚,己土庚金,本为伤官格。但是庚金一把手不透,而透出二把手壬水财星,则用神由庚变壬,格局随之由伤官格变成了财格。这里,大家可能已经看出点玄机了,一把手主事时是伤官格,二把手主事时成了财格,伤官是凶格,需制化,财星是吉格,喜生扶,一把手的工作格局反而不如二把手的格局好了。这种情况现实中有啊,一个单位,二把手能力强过一把手的很多,只是挨不着他表现罢了,一旦他主事,马上就会抛弃一把手的工作思路,而按自己的思路与风格作事了。沈先师的这一例子是放在会支之后讲的,我提前到透干中学习,应该更合适一些。当做如果己生申月,地支再有子水,申子三合,壬水又透,就是“会支”的变化了。
可见,用神变化,要始终以月令本气为主宰,由一把手说了算,其他藏干,不论是二把手、三把手,都无法与一把手争雄的。只有一把手确实不在位(本气不透)了,二把手、三把手才有机会出来主持工作。本气不透,或者叫一把手不在的标志是:一是本气不透干;二是命局中没有滋生本气的五行。只有这样才可以视为本气不透,一把手不在位。但本气不透,并不表示就轮到其他藏干来主持工作了。二、三把手必须透出来,才有话语权,行政权;二、三把手不透不露,说明一把手不在位时就没有给他授权,让他暂时主持工作,则依然由本气一把手说了算。好比一个县府,县长、副县长们都不在家,但工作还得照常开展,因为一把手人出去了,官位还在,椅子还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怕一把手,不是怕一把手这个人,而是怕他手中的权力,怕他身后的那把官椅。但有的一把手当一辈子官都不明白此理,还以为自己有威有信呢,结果一退休,人走茶凉,见者远避,随心生悲凉,世风人心怎么如此险恶也。其它是他自己不懂,自己的权力,任职文件是标志,所坐官椅是形式,一退位,你就一普通人,什么都不是。这样的人在位的时候,不知如何活人,焉能深得人心?至于寅月,藏甲透乙,藏丙透丁,藏戊透己,虽然乙丁戊皆可得月令之助,但都没有资格承担用神这个神圣职权的。
会支引起的用神变化。沈氏只举了一个例子。“故若丁生亥月,本为正官,支全卯未,则化为印。己生申月,本属伤官,藏庚透壬,则化为财。凡此之类皆用神之变化也。”
如丁生亥月,亥中本气为壬,亦即用神为壬,一把手是壬,格局为正官格。但是如果八字地支中有卯未二字,“支全卯未”,则亥卯未三合为木,用神就因三合而发生变化了,用神由亥水正官变成了卯木印星,格局也就由官格变成印格了。这个会局用神,表面上是会出来的,实质还是月令中的东西,因为亥藏壬甲,壬是本气,是一把手,甲木是长生之气,是二把手,是由壬水所生的。甲木虽然不透干,不想出来主持工作,但通过会支会出来了。就象一个单位,一把手壬水有事,临时让二把手甲木主持工作,二把手聪明的很,不透干,左推右辞,谦虚不干,但地支会了,得到了其它同志的大力支持,就同意了,甲木才以三合的身份,主持工作了。这就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一把手壬水让甲木主持工作时,甲木如果不推辞一番,直接透干接受工作,那就有毫不谦虚、急不可耐想当一把手的嫌疑了。推推脱脱的过程,实质是显示了自己的品德,一个领导品德好,还有分寸,自然会得到其它领导的支持。既让一把手放心,又得到了大家的支持,这样接受权力的策略怎么不高明呢。而格局发生变化,由官格变成印格,则说明甲木得到了壬水一把手的充分信任,不但让他主持工作,还放手放权,让他大胆按自己的思路干,这叫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可见,会支也是用神变化的一个重要原理。“己生申月,本属伤官,藏庚透壬,则化为财”的例子已经在上面透干中讲了。
总结起来,月令只要本气不透,而又参与了透干或会支的鸟事,用神就会发生变化。所谓的用神变化,说白了,就是八字中不以月令本气为用神,而以月令中的其他藏干为用神时的变化规律。透干有点毛遂自荐、直截了当、当仁不让的味道;会支有点民主推荐、顺势而上、团体合作的味道。
沈先师以上举的三个例子,不论寅月甲不透而透丙,申月庚不透而透壬,亥月壬不透而透甲,还有沈先师没举例的巳月丙不透而透戊,都有这样一个共同点,新用神其实是由本气用神生出来的,如寅月甲木生丙火,申月庚金生壬水,亥月壬水生甲木,巳月戊土生庚金,都是本气生长生之气,生就是生扶,支持,同意,帮助,也就是二把手出来当用神,主持工作,都是经过一把手同意支持的,一把手不同意,没支持,你主持工作,就有篡权夺位之嫌疑了。
纵观全章用神变化的例子,都是这个样子。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用神要变化,权力要移交,这都是没办法的事情,谁也阻止不了。我们学习的目的,是要判断清、观察清用神变好了,还是变坏了,这才是看用神变化的核心。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你当不了皇帝,但你可以看清楚那皇帝当的好不好,你左右不了他人命运,但可以帮人看清楚他的命运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