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溃疡,手足口病,痔疮出血,梦游症——甘草泻心汤
23经期下利兼不孕证——娄绍昆医案
李某,32岁。初诊于1985年5月7日。继发性不孕5年,1980年9月流产后,月经后发,量中色淡质稀,1周净。基础体温测定双相,呈阶梯性上升,月经周期60天,卵泡期长达44~45天,黄体期仅8~9天。每次行经期,辘辘肠鸣,水样腹泻,经净后逐渐复常。平时胃胀宿满,嘈杂暖气,便溏不成形,眠欠安而心烦,时发口疮。脉弦,舌淡红,苔薄黄腻。腹诊:心下痞满而硬,背部至阳穴处强压痛,按之而舒。证属胃寒肠热、虚实夹杂的少阳痞证。遂投甘草泻心汤:炙甘草、半夏各10g,黄芩、干姜各5g,黄连3g,大枣5枚,党参10g,15剂。并嘱其自我按压至阳穴,每日12次,每次半分钟。
二诊时,心下痞硬减轻,经期腹泻次数大为减少,至阳穴压痛稍稍见减,便偏软。酌减分量,守原法治疗。末次月经在1985年7月2日来潮,经期仍投原方,月经净后,停药观察。9月底,妇检已妊,来年5月,生一女孩,全家欢喜不尽。
临证心悟:六经辨证是以阴阳论为指导的“治人为本”的医学体系。阴阳,它所揭示的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整体状态变化,而不是疾病的病因、病位;是疾病的动因,而不是疾病的本原。如此例患者,前医者的不足之处,就是仅仅注重于一脏一腑的局部异常,只在冲、任、肝、肾上寻原因,而忘记了在六经上求根本。
此案是少阳病变证,腹证“心下痞硬”是泻心汤类汤证的主要指标,但临床要确定为甘草泻心汤证时,必须考虑到伴随症状,眠欠安而心烦。可见腹诊与四诊合参并不矛盾。《娄绍昆经方医案》
24口腔溃疡——聂惠民医案
刑某,女,30岁。1985年7月初诊。患口腔溃疡十余年之久,反复发作,每至月经之前,口腔溃疡复发,少则一处,多则数处,溃疡大小有如黄豆,或米粒,口干,心烦,不欲饮食,脉沉弦略数,舌尖红,舌根部苔厚而淡黄,治以补中清热消痞,用甘草泻心汤加炒枣仁、茯苓、山栀等。守方化裁,服药30余剂,溃疡痊愈。《聂氏伤寒学》
论:微弦略数,这才是溃疡病之正脉。弦为少阳木郁,数为火气上逆而结热。
24(后加)口糜——胡希恕医案
患者为36岁五个孩子的母亲,家住北铁匠营。患口舌糜烂已两月不愈,多处投医无效。视其方皆为山栀、黄芩、黄连、知母等苦寒清热泻火之品。近口舌糜烂痛剧,难以进食,甚则饮水都难。患者见人就哭,缘因饮食不足,奶水已无,难以哺乳双胞胎,孩子将饿死。时感头晕,心下痞满,腹胀,便溏,咽干不思饮,舌红绛,口腔、舌严重糜烂及乎看不到正常黏膜。脉沉细。胡老与甘草泻心汤加生石膏、生阿胶。
炙甘草五钱,半夏四钱,党参三钱,黄芩三钱,干姜二钱,黄连二钱,大枣三枚,生石膏一两半,生阿胶三钱。结果:上药服一剂即能进食,舌痛减,服三剂痊愈。
结果:上药服一剂即能进食,舌痛减,服三剂痊愈。
胡老讲道:本患者来诊时已处危急关头,如投药再错,胃气大败,则危及三条人命,若投药正确,则使患者出现生机。因此辨证用药必十分小心。分析患者症状特点:上火是明显的,但为什么不用三黄泻心汤,而用甘草泻心汤?一是前医已数用苦寒不效;二是有头晕、心下痞满等症,为饮留邪聚,已示胃气不振,故是上热下寒之证,且示中气显虚而急迫者,恰为甘草泻心汤方证。方中以半夏、干姜驱饮和胃,以党参、大枣补中健胃除痞满,用黄芩、黄连清上热,并用大量甘草缓急安中。因其标热也重,故加入生石膏以清热,因其阴伤而虚,故加入阿胶养阴生津。因方药对证,故见效也迅速。
论:本案对比三黄汤之口糜医案(黄煌医案)。
25手足口病案——唐医易医案
龙某,男,2006年1月生。2011年5月27日就诊,家长代诉:周二起手足口病,目前咳嗽有痰,口腔溃疡,舌糜,唇口起泡溃疡,手掌起泡,2至3天未有大便,发烧37.5℃ ~38.8℃,脉浮弦滑细,一息六至。
炙甘草20g,黄连5g,黄芩5g,干姜5g,党参6g,姜半夏5g,桔梗6g,3剂。
2011年5月29日复诊,前药后症状大为减轻,手掌的疱疹已经痊愈,口唇也好了不少,大便也有了,目前咳嗽有痰,有喷嚏有涕,舌色正常,看到多处溃疡,舌苔白厚腻。指纹色淡紫,脉浮弦滑,一息六至。
炙甘草20g,黄连5g,黄芩5g,干姜5g,党参6g,姜半夏5g,桔梗6g,6剂。
2011年6月5日家长诉:前药后手足口病彻底痊愈。《100首经方》
论:这个医案,比较典型。手足口病的症状,就是中医的狐惑病。有的小儿手足口病,也是肛门起溃疡。这个医案,真的很开阔眼界。
26痔疮术后肿痛出血——胡希恕医案
“我的一个侄子,肛门老出血,他患的是痔疮,而且相当厉害。他来西城医院做手术,手术后,那地方肿痛,淌血。我就给他吃这个药(甘草泻心汤),他吃了就好,这个药真的好。所以说不是非得狐惑病才用这个药,有这种情况,尽管用。像其它的溃疡,如口腔溃疡,我们用甘草泻心汤,也是屡试屡验。《胡希恕医论集悴》
27舌皲裂——刘景琪医案
岳某,女,23岁,工人,1979年8月6日初诊。舌体皲裂疼痛已三年,曾大量用核黄素无效,反而日趋严重,检查发现舌的前2/3均布清榄而深的裂纹,大裂纹中间布满浅而短的小纹,似桑椹皮,不能食酸辣刺激性食物,痛苦异常。胃脘经常憋闷,饭后易腹胀。脉左上关上滑,右滑。辨证:心火亢盛,中焦宿塞。治则:泻心除病。处方:炙甘草12克黄连须6克黄芩9克半夏9克党参15克干姜3克大枣3个服九剂后,舌体疼痛消失,小短纹减少,深长纹稍变浅。服四十八剂,小短纹完全消失,深长纹亦消失2/3,剩余条纹变短变浅,食酸辣食物已无痛苦。《经方验》
28梦游症——唐福舟医案
陈儿,男,11岁,蚌埠市人。1953年夏,母携来就诊。问其病况,儿笑而不答。其母云:“儿生奇病,每夜窃起开灯,整理课本和文具,检查毕,仍将书包放原处,即关灯就寝。多夜若此,不改常度,日间读书,依然如故。问其所以,则愕然不信,岂非邪灵?”乃诊其脉,沉弦有力,关前尤甚。余告之曰:“非邪灵也,乃梦游病也。”与半夏泻心汤二剂而愈。处方:半夏6克,黄苓6克,黄连2.4克,党参4.5克,干姜3克,甘草6克,大枣4.5克。)二剂,水煎服。(《唐福舟医验汇粹》)
按:本方唐福舟先生虽谓之半夏泻心汤,其实为甘草泻心汤也。《经方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