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议事会成员不积极怎么办?社区议事会如何才能更有效?
近期,不少社区工作者同时在问这样一个问题?
社区成立了议事会(理事会),街区银行行长、幼儿园园长、大单位的副总等等成为了议事会(理事会)成员。
但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他们就是来开开会,你让他们发言,他就讲自己单位的事;你让他们提提建议,你们就说“我听街道的,你们怎么定,我都大力支持!”而这种表态仅仅是口头上的大力支持,但实际上,开完会就把这事儿抛到了一边。
我称这种现象为“墙上理事、纸上议事”,社区议事会(理事会)每个成员的大头照都挂在墙上,很科学、完美的议事机制都写在纸上,但就是没有效果。
大家的共同问题是,社区议事会(理事会)怎么样更有效?
深圳南园街道玉田社区儿童议事会
一个社区,成立了议事会(理事会),就完成了支持系统的构建。
社区单位多少都会支持社区,但不一定成体系,零星的各种支持都会有;他们也都是社区自治共治项目的对象。
所以,一旦把理事会成立,社区支持系统就构建起来了,这是起点。
而,支持系统怎么样变成行动网络,这里面的关键点是“构建共同体意识”。
这些社区单位到底把议事会(理事会)当不当成自己的理事会,把你的社区当成不当成自己的社区,这就是共同体意识。
社区党建引领,我听从党的召唤就过来了,不就是走走过场,口头表表态就可以了吗?!
这样的情况下,并没有真正的形成共同体意识,你是你,我是我。
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如何让社区议事会(理事会)更有共同体意识?
首先,要弄明白,社区议事会(理事会)到底是什么样的机构?
是行政动员的末梢?行政体制一层层下来,到了社区层面也要有一个,就把它当成行政网络的末端。
把它当成一个正式组织,很正式,很隆重;还是把它当成一个居民自治组织。但是,社区自治组织还不够,应该进一步成为志愿者组织。
为什么?因为议事员本来就是志愿者,又不领报酬。不把它当成一个正式组织,把它当成一个非正式的志愿者组织,效果可能更好。
议事会是不是一年就开一次会?很正式,很隆重,还是每个月都有活动;活动也不一定是正式会议,可以是小型社群活动,一些小规模的公益活动,也不一定全部都参加的,慢慢的,社区会和每个人都通过频繁的活动建立起更深的连接。
如果把它当成这样的志愿组织,平时多活动,每年开一次隆重的表彰会,评选并表彰最优秀的议事员,给他们荣誉,让他们对于社区有更深的体悟。
相信通过这样的坚持,有频繁的活动,有嘉许制度,这些议事会(理事会)成员才能真正地从旁观到参与其中,这才是共同体意识。
上海半淞园街道
这些议事员都是代表,代表他的单位成为社区支持系统的一部分,成为社区共同体的一部分,接下来的目标就是:
让这样的支持系统成为行动网络。
支持系统还是外部的,从外到内,而行动网络是从内到外,从共同体意识而自然生发。
已经形成共同体意识的议事员,再去动员家庭、亲戚朋友,他的单位,共同行动起来,这就成了一个行动网络。
议事会成员本身就是社区领袖,有动员能力,他的作用就会发挥出来,他的资源就会被动员起来。
支持系统怎么样变成有社区共同体意识的支持系统?最最重要的是把社区理事会当成一个志愿者组织;而如何从具有共同体意识的支持系统,变成一个社区多元参与的行动网络?
成都五津街道城西社区
还要提升一个能力,就是叙事能力。
议事会把大家汇在一起,通过感情汇在一起,但光有吃吃喝喝是不行的,要上升到一个更高层面,将共同体意识再触发成为社区动员,而触发的能力就是叙事能力。
如何将党建引领的宏大叙事,社区营造的宏大叙事,社区自治的宏大叙事,共享社区的宏大叙事,化成一个一个的社区项目。
比如化成一个低碳社区,化成一个“儿童友好”乐园,化成一个社区“蔷薇巷”美好街区等等这样的项目,让更多的社区单位,让更多的议事会成员不仅自己愿意参与,也乐意去推这样的叙事(理念),认为这样的精准“叙事”能够得到更多的支持,这才是真正的共同体意识和共同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