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五捶”之异:搬拦捶、肘底看捶、撇身捶、栽捶、指裆捶
网络文章,纷繁复杂,良莠不齐。既有读之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的真知灼见,亦有牵强附会、东拼西凑的垃圾文章,更有一些如玄幻小说般云山雾罩、故弄玄虚的。我辈习武之人,唯有努力提高自身水平,擦亮一双慧眼,才能在众多的文章中汲取营养。以我之见,通篇文章能够有一句话对自己有用,能够让自己记住就算是好的了。看此文用
分
秒,分享朋友圈只需3秒!
和美太极
一、搬拦捶
搬是搬移,拦是阻拦。搬拦捶是用于搬移阻拦化解敌拳,并随之以拳进击敌人。在太极拳法先化后打的原则下,具有强大的打击效杲果
搬拦捶是腰劲的主宰之下,以手螺旋式缠丝劲化除敌人直进而来的单拳,以搬为冽劲,以拦为捋劲(同时也是擒拿之法),采劲,以捶为棚劲,左手逆缠,右手顺缠出拳进击发放敌人。整个动作的手,腕,臂,肩,胸,腰,胯,腿协调一致,柔韧灵动,松肩拧胯,不丢不顶,因势利导,顺其自然,柔中寓刚,棉里藏针。
搬拦捶有定步,进步和卸步之分,进中有防,卸中有攻。
搬拦捶,在杨式,孙式,吴式中都称为“进步或上步搬拦捶”,武式称“搬揽捶”,仅一字之差(同假字),陈式称“掩手肱捶”,陈式二路另有“搬拦肘”,拳式虽有不同,但“搬拦”二字似有假借关系。
在动作要领和技击持点上,其差异为:
杨式:以右拳向前,向右划弧“刚”劲搬拦,以左掌向右,向下“采”而“捋”化。随后进身上步,左手逆缠,右拳顺缠为捶,击向前方。
孙式:以左掌内旋向下,“按”化,再向里”捋”而抓化(以达到“采”劲),随后跟步,以右拳由里向前从左手腕上击出。动作小巧,刚脆利落。
吴式:以双手在前方一上一下粘拦对方(即“手挥琵琶”式),身体后坐,左掌微内合,以横劲拦截并“捋”化,右手变拳向内收回,并也可以用向下,向后的“捋”劲,随后身体前移,右拳向前,从左掌旁击出。
武式:略同孙式,左手在左侧划一大弧,前落至腹前,以“捋”后”再“挒”,“按”切化。后脚跟步,左实右虚,右拳从左掌腕上向前击出。
陈式:以“掩手肱捶”,左手为掌,右手为拳,左掌由逆缠变顺缠移向前,右拳顺缠向上收于后肋。双手均向内相合。随后身体左转,左掌向内,向下变逆缠“捋”而收于左肋,同时,右拳顺缠向前击出。双手内含暗使蓄劲兼捋劲,按劲,随之右拳发出。
拳诀云:
搬拦敌手再用拳,太极五捶此为先。
左搬明运右拦蓄,正身裹裆松两肩。
发劲须用腰脊力,拳捶直进雷电闪。
卸步旁移上步前,搬拦捶法重心端。
将右拳放于左肘下,看守对方而待击,以静待动,伺机乘隙出击。“看”,是技击防守法之一,是指手法而言。有蓄而后发之劲。同时,“肘底看捶”的上手(掌或拳)为明,右拳下置为暗,明手可暗用,暗拳可明使,连环打击。
在动作要领和技击特点上,其差异为:
杨式,身体左转时,两脚左虚右实。同时,右手由后向前,由上向下划弧变拳而“采”化,左手由左至右转(裹)臂内旋,并向上立掌于前,以掌的”捋”劲,肘的”堋”劲”压”劲与右拳同时向内“采”,“挒”而“捋”合劲。
孙式:以左掌由右向左“堋”化立掌,右手变拳由后向前,由右至左“挒”劲置于左肘下,以待向前下方击捶。
吴式:在身体左转时,两手臂,腕伸直俯掌由后向前,由右向左与胸部高平移,均为“捋”劲,随后身体后坐,两脚左虚右实。同时,两手徐徐握拳,屈臂立肘,两拳互为立拳。右拳与之“挒”劲相合,并置于左肘下,待出。
武式:两手一上(左)一下(右),两手随身体左转而变拳,左手屈臂立拳于上,右拳平置于左肘下,待击。
陈式:身体左转,两手大开大合,左逆,右顺缠,左手向左下再上划弧翻掌于上,右手向左向内顺缠合劲。同时左掌由逆缠变为立掌。右手变拳顺缠自右前屈肘划弧,立掌于左肘下,使双手“棚,捋,采,冽,肘”法合劲。
“肘底看捶”在名称和定势上也有差异:
杨式:“肘底看捶”。左掌在上,右拳拳(眼向上,拳心向内)在左肘下。先行右手而后走左手。
孙式:“肘下看捶”。左手微弯肘(似伸直),插掌在前(掌指朝前,右手为拳(拳眼向上,拳心向左)在左肘下,先左堋掌,而后右下拳。
吴式:“肘底看捶”。左拳屈臂在上(拳眼向内,拳心向右),右拳(拳眼向上,拳心朝内偏左),在左肘下,两手(拳)同时翻拳定势。
武式:“肘底看捶”。左手为拳(拳眼向左,拳心朝内)曲臂在上,右手为拳(拳眼向内,拳心朝下)于左肘下,先行左手而后走右拳。
陈式:“肘底捶”,左手为掌(掌心向右,掌指朝上)在上(同杨式),右手为拳(拳眼向上拳心朝内)于左肘下,两手同时翻掌立拳定势。
拳诀云:
肘底看捶叶底花,移步转身三角法。
两臂分作园护顶,立肘巧妙敌拳化。
左肘花叶不是守,拧腰进击须合胯。
开合宜用深呼吸,太极捶肘把人发。
侧身横拳撇击对方的身体,既能击人,又能发人,故称撇身。是腰为轴,使臂膊由横劲顺缠园弧向左或右上方堋击。同时,在使用撇身法时,只有下手用沉劲“采”住敌方,才能更大的发挥撇身捶的作用将敌发出。
在动作要领和技击特点,其差异为:
杨式:左手由上向下,由外向内“按”化,右拳随身体右转而向右前,下方撇击,后收于腰侧,左手经胸前向上方经右手小臂向前推出,“捋”而”棚”击。
孙式:一般无撇身捶之说,只在”践步打捶后”,起身向上有一撇身捶的过渡动作,虽不能完全称为“撇身捶”,但其在技击上也有“撇身捶”的打击效果。
吴式:右拳向上,向右,向后翻,并撇出打去,身体亦趁势向后转。同时,左手在右拳翻转时仍搭在右臂肘部,一起转动,使右手既有“棚”(撇捶)劲,又有(采)(捋)(肘)劲,又有向右的“挒”劲和“捋”劲。
武式:无“撇身捶”打击。
陈式:陈式一路有“披身捶”,二路有“庇身捶”和“撇身捶”。虽名称不一,但技击目的是一致的,都属“撇身捶”击法。从单拳或双拳由逆缠,顺缠,撇身捶打(向身体四周八方位打击)。
拳诀云:
撇身捶法避敌锋,扭项回头用力攻。
腰作转折脊为轴,手腿横劲自轻灵。
右拳园转采敌臂,左掌迎面进如风。
太极一捶击与发,因敌动向变化中。
以拳从上向下栽击。栽击时,以腰脊劲力贯注于拳,迅速发出。同时,稳定自己的重心,以向下栽击时之劲来带动手臂肩,背向下倾,也可化解从我背部之敌来拳。
在动作要领和技击特点上,其差异为:
杨式:左手向下,向前,向左搂化(过左膝),身体前移,迈步为左弓步,右拳向下栽击。左手为捋劲,右手为采劲和沉劲相配合。
孙式:左手内旋变拳向下拉至左胯前,右手外旋变拳向后,向上,向前划弧,经额前向下(左内踝部)打出。
吴式:左手由上向前,向下,向左搂化(不可前)后,向上,向内提至上,右拳向上提至右颊旁,再向前下方过左手旁向下栽击。
武式:身体前倾,趁势向下微蹲,随身体前俯。下蹲时,右拳从耳旁循胸前向前下方栽击,置于两腿前。同时左掌从胯下按出,置于小腿左侧。
陈式:身体下沉并略左转,右拳顺缠至右耳旁,左掌顺缠经胸前下至左侧,身体再微下蹲,并左转。同时,左拳逆缠屈肘向上提起,右拳逆缠向前下方击出。
同时,栽捶在名称上也有差异:
杨式:进步栽捶。身体略前倾,左弓步,左掌附于左膝或左胯旁,掌指向前,掌心向下,右拳下击于左膝旁,裆前,拳眼朝前,拳心向左,眼视右拳。
孙式:践步打捶,身体中直,头前倾,步为左跪步(践步),左手为掌,掌心朝内,掌心向后,拉至左胯前,右拳下去于左脚小腿部,拳眼向左前,拳心朝内微左。眼看右手。
吴式:进步栽捶。身体略前倾,步为弓步,左手为掌附于右肘内侧,掌心朝后,右手为拳向下击于胯前,拳眼朝前,拳心向左,为“倒拳”。眼看右拳。
武式:践步打捶。身体前俯,头抬起,左手为掌,掌指朝前,掌心向下,置于小腿左侧,右手为拳,拳眼朝左,拳心向内,置于两腿间。步为跪步。眼看前方。
陈式:击地捶。身体直立,步为大弓步,左手为拳,拳眼向右前下方,拳心朝下,曲臂在左上,右手为拳,拳眼向左,拳心朝内,置于裆前下方,眼视右手。
拳诀云:
左腿向前右拳出,发劲须用背脊力。
由上向下如栽植,头过足尖最讳忌。
左搂敌手右击面,遭遇堋按宜握拳。
拳眼前后皆有用,太极捶法顺力行。
在搂膝拗步后,乘势用拳进击,直打敌裆部。发劲击着时,头应上顶而不前俯,沉肩坠肘,含胸拨背,气沉丹田,劲从腰脊出,一呼即出。
在动作要领和技击特点上,其差异为:
杨式:身体前移,步为弓步,并左转,左掌向左经左膝前向左划捋劲搂至左膝旁,右拳从右腰侧向前直接打击,高与腹齐。
孙式:身体由上向下沉,前腿迈步,后脚跟步,右前左后。右拳与左手一起同时前伸,左手扶在右手腕上,向下击去。
吴式:基本同进步栽捶。左手由上向下,由内向外(左侧)划弧捋化,右拳提至右肋旁再问前下方击去。
武式:略似孙式。两手在胸前同时向两侧微捋分,随后身体前移,上步跟步,左前右后,同时双手一起向前伸出,左手向左侧捋化至胯旁,右手变拳向前下击去。
陈式:身体下沉,左手转臂顺缠至右胸,右拳顺缠自右而上向左落于左小臂上,左拳再随身体左转逆缠自胸前而右绕起,屈肘立起小臂向前微挺,再转臂顺缠在胸前下落收回置于左肘下,右拳先顺缠翻至右胯旁,逆缠转臂向上,经右耳旁向前胸下落于左臂内侧,与左手合劲,最后转臂逆缠向左前下方发劲击打。注意缠劲,蓄劲,合劲,发放劲。
拳诀云:
接膝进步指裆捶,后腿蹬直飞腰椎。
右肩松开身前探,顶劲不俯有神威。
搬开敌手乘势追,劲起背脊贯右捶。
向前斜下迳直裆,太极此捶非寻常。
内容仅作公益性分享、研讨、参考之用,不一定代表公众号意见,亦不一定完全正确,请客观思考,不盲从,不排斥。评论处大家可以补充文章解释不对或欠缺的部分,请勿谩骂。这样下一个看到的人会学到更多,你知道的正是大家需要的……
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5)而有也。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御众之形,快何能为?
立如枰(6)凖(7),活似车轮,偏沈(8)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欲避此病,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
本是舍已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是为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