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中年情侣出自体育片|刘琼与秦怡

《女篮5号》是1956年由上海天马制片厂拍摄的体育片。有文献说,天马厂能让三十出头的谢晋独立执导,是因为那时“体育”题材相比“工、农”题材、“战争”题材显得比较边缘。谢晋在文章提到,有人听说他要拍一部体育题材的故事片,第一个猜测是他要拍喜剧,可见那会儿体育故事在圈内的叙述定式。

谢晋自然是没把这片拍成喜剧。他用了类似言情剧的芯儿裹了些许职场励志和都市时尚,拿家国情怀搞了搞气氛。几十年后再看《女篮5号》,由于芯儿才是激发观众共情的硬核,影片创作者对职业体育相对落伍的观察(有意还是无意另论)并不影响影片的魅力。

《上影画报》创刊号内页

体育片中的人文芯儿

《女篮5号》是谢晋自己编的本子,他采访了一些体育工作者,确定了影片的“中心意思”,主要有两个方面:一,彻底否定企业化运营的职业体育,资本有原罪,企业家是一群唯利是图的家伙,运动员就是他们“囤的一批货”(剧中角色老孟的台词)没有自尊、也没有独立的人格;二,纠正社会上认为运动员对社会主义“无用”的偏见,运动员也是国家培养的一类优才,且,当运动员的青年人不是因为功课不好,他们是在另个岗位为社会主义建设出力。这两重意义,现在已经找不到立足点。举国体制与体育经纪的关系在我国已经慢慢摸到了门路,包括篮球在内的三大球,推动职业化已经是没什么争议的事情,国家财政发力的领域已经不包括市场活跃的职业比赛了。至于运动员的地位还需要正名么。至于职业体育与国家荣誉的关系,有足球的冲不出亚洲压惊,谁现在还会为一个亚洲冠军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呢?我的国弄么厉害,不需要依赖运动员的金银铜增辉了。

篮球高手田振华在新旧两个中国的阶层变化

摄影师黄绍芬与谢晋以及所有工作人员都面带笑容

不知道刚刚发生了什么,《女篮5号》片场的工作照

《女篮5号》当年还有一层利益,新旧社会对比。旧社会拆对儿,新社会团圆。当然后来大伙儿也发现了,悲欢离合真不是只存在于两个制度差异的社会,中国当代的人间悲剧也多了去了。试着把这部影片中作为驱使力的国家意识形态抽离出去,田振华与林洁因外来矛盾而造成的分离、思念与团聚依然可以打动观众的心。

“导师”田振华

日常训练与球场指挥场景

田振华与女篮选手们

《女篮5号》是男大主的影片,田振华在旧社会是“根正苗红”的无产阶级(被资本家雇佣的),还为了民族尊严挑战过“资本家”和“买办”,并付出沉重代价,但他能够在新中国一人身挑业务达人与政治指导员的两副重担,光凭在旧中国的球星身份是不够的。谢晋聪明地让这位旧上海的球星进了革命的丹炉,来自“西南军区”,这等于给田振华添了“革干”的履历,抬升了其人之后的站位高度。

田振华的亮相是风尘仆仆的老兵模样

虽然把皮鞋塞到老孟手里有点调皮

不过胸前四个大字还是表明了男主是“有身份”的

田振华出场不久,观众通过田运动装上“西南军区”这四个字知悉了他之前的工作单位(其实上楼的时候他提到带了泸州老窖给老孟,铺垫了他来自西南)。有文章说这是谢晋逢迎贺龙同志的“小把戏”,或许谢导确有这个念头,不过我以为“转业军人”这个身份,给田振华加政治正确保险系数怕是更为重要。《女篮5号》上映后遭到的最要命批判是全片不见“党的领导”,我不知道剧组在回应这个批评时,田振华球衣上那四个大字是不是足够抵御一阵子。会不会辩解,男主田振华既是业务统帅也是党代表嘛。

对林姓母女而言,田振华就是人生导师。是他,帮助林小洁端正体育思想观念;又是他,激励林洁在新社会勇于追求新的感情生活。田振华经过耐心的思想工作,不仅完成了对林洁母女旧思想的改造,自己也实现了“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完满。

林晓洁被田振华的“说教”捋顺

田导师提笔给林洁写信的思路都变得顺畅了

刘琼赋予田振华的魅力

《上影画报》封底

刘琼拍《女篮5号》的时候45岁,他的鱼尾纹和抬头纹生得有些早,上面这张图修版师傅也没做什么近似“磨皮”的涂抹,所以褶子略显多了些。倒是视频里看,刘琼在球场上没有那么夸张的皱纹,难道是近年修复数码视频的时候,工程师给刘琼开了滤镜?

《女篮5号》视频截图

田振华是刘琼在共和国故事片中第一次演男主角,后来他干起了导演,返回大银幕再担任主角是三十年以后。那些片子影响力都不大,观影数据比《女篮5号》少太多,估计知道的人都少。我认为田振华可以视为刘琼在盛年时期留给观众最后一部充分展示个人魅力的作品。

刘琼本人篮球打得很好,片中打球的场景他演起来没什么负担。已过不惑的他,臂膀的肌肉块以及挺拔的身姿都足以让人相信这是个干体育的男性。田振华的身世剧情几乎没说,他做职业球员之前是学生、都市平民还是乡下来上海偶然进入体育圈的?被殴打成重伤后去了解放区从军?这些都没有剧情交代。很多影评把田归为“知识分子”,我看纯是因为刘琼扮演才让这角色有了这层“书卷气”,显然,没人怀疑田振华应该有其他款式,他就该是刘琼这样式儿的。

唯有与田振华的室友老孟知道

这盆“兰花”在田振华心目中的意义

田振华是代表正确方向的人,言辞之中的宣教意味不可或缺,我相信多数人并不膈应刘琼说出的这一类台词。得夸谢晋给男主角写出的台词没有脱离角色的身份,在阐释道理的时机上得体,供其发挥的事实与田振华提炼的大道理之间有很合理的逻辑关系。再有,我以为刘琼的个人能力也让田振华的形象精彩了起来。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电影演员,刘琼在台词的节奏以及台词与表情、形体调谐的分寸上掌握得非常准确。观众是不知不觉被刘琼带着走的。他饱含情感念出的那些台词,非常抓人,观众不太容易开小差儿琢磨他说的事儿你是不是一定同意,所谓“气场”,大约就是这么一回事。刘琼对田振华的塑造,体现了一个老电影演员在镜头面前应对每一格胶片的表演自信,他似乎预见了观影者的脉动,在拍摄阶段就能做出最契合观众感受的表达,可以说达到了丝丝入扣的水准。

谢晋对于田振华这个人物如何刺激观众的兴趣也做了糅合。在一群活跃、健壮、开朗的女队员群体中,身形挺拔、面容俊朗、业务精湛的单身男隐隐有一些羞涩。这一层味道被刘琼把握得十分有味儿,他刚刚与女队员们相处时略有尴尬和拘谨的神情,与一群女孩子泼辣调皮的咋呼形成强烈的反差,调动了观众的观影快感。而在与队员越来越熟悉后,他开启了权威模式,沉稳、果断的特征越来越鲜明,相当于当下剧集中常见的“霸总”气势。刘琼准确地配置了田振华与年轻女子们相处时的氛围演进,让角色生辉。我个人好奇的事情有点八卦,沉郁和局促感何时上了刘琼的身,在民国期他的那几部电影里,明明都是倜傥风流的样子,中年期的沧桑感总不能都是来自皱纹,私下乱猜,田振华底色中的那抹苦涩是否掺入了刘琼自香港回来后对环境的不适应:

由港回沪后的刘琼,面对的是一个与战时不同的语境,要想融入其中并不容易。“联影厂正在进行“文艺整风、思想改造”的政治运动。我们亲眼看到赵丹因为主演《武训传》而检讨,痛哭流涕。我与刘琼分组学习,香港来的“同志”可免自我批评。会后,刘琼见到我,双眼露出困惑的目光,他吐露心声:“如果武训办义学是维护封建王朝利益的奴隶,是农民革命的叛徒,那岳飞就是愚忠,文天祥就是为反动派招魂,蔡锷曾经投降袁世凯。我演的那些忠臣都成了封建制度的奴才。我一直自以为的成功之作,都一无是处。

沈寂《双面传奇话刘琼》(上), 《档案春秋》2015年第6期

田振华开导林洁重新扬起爱情的风帆

视频剪辑:田振华与队员们

田振华与林洁的恋爱戏

田振华吻着林洁的手背,把苦苦思念多年的美女一把搂在怀里,应该是《女篮5号》整片的高潮。你说一个体育片让人血脉贲张的点不在球场而在男女主的拥抱,这高潮好像有点不对。微博上有位博主说田振华和林洁的故事让他想起何慕天和李梦竹(琼瑶的《几度夕阳红》),这就是看剧顺序吧,我看《几度夕阳红》时脑子想的是这......有点像《女篮5号》啊。当然这类剧情并不仅在这俩剧里面。

早我十多年出生的程乃珊女士,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女篮5号》第一轮上映的时候就看了。她有一篇文章叫《永远的〈女篮5号〉》,回忆12岁时的观影感受。或许由于观影年纪相仿,尽管跨了“文革”,但她絮叨的很多情绪跟我这么近似。

那年我刚12岁,对爱情所代表的含义,还没走出童话中公主、王子的余韵,这对中年俊男美女的恋爱剧照对我冲击很大。现在回想起来,今天我们电影中的中年男女恋爱镜头,似再也没有一个如他们的组合那样……那样的有味道。
程乃珊 《永远的<女篮5号>》
秦怡和刘琼虽然那时他们都已不年轻了,但那种气质,那种真情流露,不但真实显示了一代都会青年的高尚情操,更向观众显示了什么  叫大牌明星风范。虽然在那个时代,明星风范一点都提不得,但他们娴熟的演技和对镜头的天生自然的反应,不经意间,就闪烁出熠熠的星光!最令我难忘的是中年时的秦怡和刘琼。这对历经磨难的情侣久别重逢后,在球场观众席的合影,那应是当年秦怡和刘琼的真实年龄,因此显得很自然,很真实!  犹记得秦怡穿着一套深底白翻领的旗袍套装,眼含泪光,刘琼一身浅色中山装,洋溢着成熟男子的魅力!
程乃珊,《永远的<女篮5号>》​

秦怡女士那时候35岁。实话讲她的体型不太合适少女戏,尤其是她身穿运动装表演打球的那几秒,完全看不见腰。但她在田振华宿舍那段戏演得好,少女眼眸中的明灿和灵动很到位。刘琼在那场戏也没怎么靠化妆,与女朋友的蜜糖劲儿都是靠形体带出来的,这场戏下来没谁介意“老扮少”。中年期的林洁正好在秦怡的“舒适区”,和田振华见面和交心的两个场景,女主的心理分寸她掐得很准。两位中年人那个欲说还休、充满纠结的心态不是演出来的,简直是奏出来的,即便俩人立在那里一动不动,镜头都没给你对好焦,你仿佛都能感到不竭的音符在那里飘啊飘。我曾经想,假如这一段戏改编为歌剧,男女声需要怎么样一首二重唱呢?

下图是weibo的截屏。我转发时随手写的几句话,就是做这个图文信息的“动因”:

视频剪辑:田振华与林洁的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