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句精彩的话就能取得全场第一?

近两日,有许多同学跟我讲,看了我前面发的面试三十题,用到了几句话或者某个点,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比如笔试第六逆袭到第一的,比如某道题目完全靠几句话救场的。有人可能会问,有这么夸张?只要有几句话讲的好就能高分?

其实一点也不夸张,现实有时候就是这么奇幻,也许你辛辛苦苦背了很多内容,但是却顶不上别人灵机一动的某句如珠妙语,或者是事先准备好的某些句子。

比如我在某次担任考官期间,有道题目大概是领导喜欢做事认真的人,绝大多数考生都是说要认真做事,赢得领导信任,话是没错,但是让人一听就有一种扑面而来的马屁气息。但是其中有一位考生却这样答:

领导喜欢做事认真的人,那么我会加倍认真的做事,凡事追求尽善尽美,但这并不是对领导的逢迎,而是为了和领导保持一致的节奏,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能够让领导少操心,更好的完成工作。

我顿时感觉眼前一亮,暗暗比了个大拇指:这小子会说,把拍马屁的都讲得这么诚恳,虽然其他两道题目答的也很一般,但是毫不犹豫的给了我个人的全场最高分,最后他的得分也不负众望,是该考场的最高分。

这就是一句精彩的话改变了整个成绩。

其实这并不意外,心理学上有个效应叫做晕轮效应,意思就是在人际交往中,人身上表现出的某一方面的特征(不单单是外貌,可能是某个优点),掩盖了其他特征,从而造成人际认知的障碍。

比如俗话说:一俊遮百丑。这在交朋友或者恋爱时尤其如此。恋爱中的男女往往迷恋甚至沉溺于对方的外貌,而忽视了对方不适合自己的种种缺点,结果让自己伤痕累累。

再比如我们发现身边某些人平平无奇,但在某个特殊的场合,突然爆发出特殊技能,整个人的形象顿时显得高大起来。让人一改往日印象,这也是晕轮效应的体现。

考官也是人,也难免会受晕轮效应的影响,只是考官往往能够避开外貌上的加成,却很难避开答题内容给你的加成。

因此,我们巧妙的利用这个心理学原理,精雕细琢一些常用的话语,比如关于价值观的,人际关系的,应急处理的,精心准备十来句杀手锏级别的话语,在考场上制造晕轮效应,可能会起到意料之外的效果。

比如我们在遇到某些如何看待工作的问题,我们可以说,工作不是为了吃苦,但做好工作一定要吃得了苦。

再比如人际关系中经常出到一种关于老年人和年轻人冲突的题型,培根说过一句话:最好的办法是把青年的特点与老年的特点在事业上结合在一起。从现在的角度说,青年可以从老年身上学到他们所不具有的优点,而从社会影响角度来说,有经验的老人执事令人放心,而年青人的干劲则鼓舞人心,如果说,老人的经验是可贵的,那么青年人的纯真是崇高的。

所以,我们既可以自己总结,也可以在平时阅读中发现好的句子,先摘录下来,然后根据题目合适取舍,最终化为自己的拿手绝活。只要有心,有方向,有行动,胜利终究是属于你们的。

 另外再说明两个情况:

一是关于今天陆续有同学收到退费的情况,其实上次我已经发文说明过了,可能部分同学没看到,那是因为付费文章被人举报了,所有款项原路退回,具体看这篇文章:关于付费文章删除的声明

二是关于昨天文章删除的说明,因为文章涉及了一些不适合发表的内容,所以也删除了。

打卡练习在公众号菜单栏,公考干货分享QQ群:1094626015。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