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话文章】刘川|五言绝句粥饭读(二十九)
刘川
导言:
因近期开始学写五言绝句,故茶余饭后,信手随缘读明清及更早的诗人作品,多涉猎五绝,随记几笔读后感受,且多有演绎发挥,呈与大家,闲读可也,不是赏析与学术研究。请批评指正,候教处:1203068559@qq.com。
——粥饭
夜泉
袁中道(明)
山白鸟忽鸣,石冷霜欲结。
流泉得月光,化为一溪雪。
【读后感】
通篇幽寂、清冷,而又皎洁。流泉映照月光,如一脉清雪,寒人,也照人。作者是"公安派"领袖之一,好读老庄及佛家之书;写作提倡真率,抒写性灵。其诗文集名为《珂雪斋集》,取《观经》“观如来白毫相如珂雪”意也。此诗恰是珂雪流淌,见其性灵特色。以禅入诗,如此清空的境界,非俗子能入。
大别山
杨圻(清)
岩下坐樵子,问之杳不答。
中原风雨来,举酒看江色。
【读后感】
大别山奇丽雄浑,位于鄂豫皖交界处,为淮河和长江的分水。而作者写的却不是大别山风景,而是一个隐者(樵子)独坐巍巍岩下,人问之而不答,他只是那样孤绝地坐在从中原方向飘来的风雨里,“举酒”难下,久久不动,看长江的滚滚行色。作者处于风雨飘摇的晚清民国初年,写此诗,当是内心情感与思绪的自况。风雨中举酒看江色,无奈而苍凉,孤独而悲壮,给人百种滋味。士子忧国形象,跃然纸上。
寄璨师
韦应物(唐)
林院生夜色,西廊上纱灯。
时忆长松下,独坐一山僧。
【读后感】
璨师(恒璨)是律宗僧人(弘一大师也是修习此宗),作者与之交好,互有诗文酬答。此诗即写了作者与恒璨的深厚友谊。夜色深深之时,“我”总是回忆山寺高高的松树下,独坐的一个僧人。这样的画面,画出了一个耐得住寂寞、长时苦修的僧人形象,一旦入脑,久难磨灭;而一个内心满是牵挂、饱含深情厚谊的诗人形象,也从侧面浮现出来,居然画出了两重影像。简单三两笔,粗线条勾勒这样的画面,堪称诗中的写意笔法,千古无两。
开悟诗
觉海法因庵主(宋)
岩上桃花开,花从何处来?
灵云才一见,回首舞三台。
【读后感】
山岩上,桃花开了。可是,这些花到底是从哪里来呢?为什么那个叫灵云的和尚才看了一眼,就乐不可支、手舞足蹈起来(古代宫廷雅乐舞蹈分两类“文舞”“武舞”。《舞三台》为文舞代表作。)《景德传灯录》载:灵云和尚在沩山因桃悟道,有偈曰:三十来年寻剑客,几逢落叶几抽枝。自从一见桃华后,直至如今更不疑。沩山览偈,诘其所悟,与之符契。嘱曰:从缘悟达,永无退失,善自护持。禅宗开悟须真参实悟,忌依文解义,枉生知见,又讲“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如盐是咸的,若仅以比喻或概念来解释,对方终究难得其味,若是尝过,则永远知道盐之滋味。灵云和尚,是偶然借助桃开之机缘,得道了。关于禅,我这个门外人,在下不敢多讲。此诗看似平常,却有深深禅味,最是这一句“花从何处来”,既是朴素感性日常经验的,又是直指万物本源的,一入目就令我发毛竖起。
月窗
释妙伦(宋)
曲曲弯弯地,明明白白中。
当轩开合处,一隔为谁通?
【读后感】
月窗,指山洞岩穴内透光的大窍孔,也指墙上的圆月形窗子,此处指后者。分明有厚厚的、高高的墙隔开人,却又有圆圆的轩窗,让你洞窥其中一切——曲曲弯弯地,明明白白中。做人若能获此一境,实在难得。人生看似重重障碍,其实早已暗通一窍。这是我这样的俗人所解的“心灵鸡汤”。此诗实际是禅宗大师指导参禅的偈子。别人说什么都没用,不妨自己 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