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打仗肉搏,第一排士兵战死率最高,为什么还义无反顾地冲锋?

在一些战争类电影中,经常能看到军队集体冲锋的场景,尤其是冷兵器战争中,这类真刀真枪的搏杀场面更是令人印象深刻。

看到这些刀刀见血的场面后不免会产生一种疑问,古代军队冲锋激烈搏杀的情形下,第一排的士兵几乎必死无疑,那为什么这些人还会义无反顾的选择冲锋呢?

说实话,一些人之所以会产生这种疑问,其实是被许多冷兵器战争的影视作品误导了。

古时候人们打仗,并不真的像电视剧电影里那样,只要稍微有一点军事素养的主帅,都不会让士兵们一窝蜂的冲锋。如果真的出现这种“打成一片”的情况,将军们别说指挥作战了,就算是想要分析战局优势劣势,都无从着手。

一些战争剧之所以拍的失真,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一是真的有部分导演和编剧水平有限,不知道该怎么还原战争场景,只能放飞自我任意发挥。

二则是因为成本的原因,想要在群演数量有限的前提下拍出规模,所以才会故意凸显战争的惨烈程度,出现一窝蜂冲锋的情况。

这也有悖于常理,对于士兵们来说,如果第一排真的就像电视剧里演的那样,从头打到尾从生打到死,那么被派往前排的士兵们恐怕早就反他丫的了。

事实上,虽然是冷兵器作战,但大部分时候,作战双方都不会直接梭哈似的把所有军力一下子压过去,斥候试探、远程压制才是王道。

而即便是两军主力真的对冲到了一起,头排作战的士兵也不会把自己当消耗品跟对方玩一换一。

比如罗马军团就是一个例子,这支著名的军队最擅长的就是依靠阵型压垮和消耗对手。罗马士兵的背部往往会缝制专门的系带,第一排士兵在气力不足或者受伤后,后排的士兵会抓住系带将对方拽回本阵后方恢复。

英剧《罗马》第一集中,就有这样一幕:几个士兵将一位杀红了眼的铁头娃直接丢回了身后,再填补他空出的位置继续抗线,阻挡蛮族的冲锋。

无独有偶,中国古代作战的战阵,也会为军队的调配和轮换留下类似的空间。

如《纪效新书》中就记载,在“胜负未分,前力已竭”时,后排士兵们会由预留的“前层空内间出”,替换疲惫和负伤的第一排士兵。

当然了,必须承认,第一排士兵所面临的危险确高于后排。俗话说的好,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为了让士兵们安心拼杀,将领们往往会给予第一排士兵更多的奖赏。

不过,并非只要呆在第一排就行,能领赏钱的必须是有“陷阵”之功的人。

《史记》记载,所谓“陷阵”就是破坏和打开敌人军阵队列的缺口,这甚至并不强调要杀伤多少敌人,在汉代,这一功绩甚至可以和攻城战中“先登”之功媲美。

像西汉开国功臣曹参之所以军功能排在第二,正是因为他在东阿、南阳等地与秦军交战时多次“陷阵”之功。

不要小看“陷阵”二字,冷兵器时代的军阵一旦散乱,就相当于军队指挥系统被打断失灵,士兵们很容易因此而溃败逃散。

正因如此,将领们对于第一排士兵们都极为重视,他们的装备、待遇都是军中顶配。

比如吕布,他的麾下将领高顺,就有一支名为陷阵营的精锐之军,这支人数不过700的部队,“铠甲斗具皆精炼齐整,每所攻击,无不破者”.

无独有偶,同一时期的曹操,也曾经因为战事危急而临时征募陷阵勇士,这支部队的统领是曾经“逐虎过涧”的典韦。这支部队“皆重衣两铠,弃楯,但持长矛撩戟”。

不过,这些装备也不是毫无代价的,第一排士兵不仅承担了更为关键的军事任务,还面临更为严苛的军规。

隋朝名将杨素每次发动会战,都要先选派一二百陷阵之士冲击对手的军阵,通过这种方法来寻找对方军阵的薄弱之处。一旦对面大军在这些士兵们的冲击下被打破阵列,他就会下令全军出击,痛击对手。

可一旦这些陷阵兵没有取得战果,不好意思,即使你逃回来也要在阵前拿你祭旗。

这还不算玩,前一波人死完了或者处决完了,他又会再点二三百人继续出战。

《隋书》称其麾下士兵“有必死之心,由是战无不胜”。

杨素这种点名狂魔的情况虽然算是例外,但针对士兵逃跑的军规可历朝历代一点不少。

比如大唐的五十人队就专门在阵违设立一名手持陌刀的队副,他在开战时唯一的职能就是“观兵士不入者斩之”——别说逃跑了,就是看你没站到队伍里他就有权直接把你砍了。

英勇杀敌不一定死,而逃跑不仅很可能被砍,还让家人背负一生骂名。在这种情况下,又有多少人会不顾一切的逃走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