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 明麓战争,大明朝建立西南朝贡秩序
明史: 明麓战争,大明朝建立西南朝贡秩序
关键词:傅友德平定云南、刀干孟之乱
前因:傅友德平定云南
1381年,明朝将领傅友德、蓝玉等人率军向云南进发,对盘踞在那的元朝梁王巴匝剌瓦尔密发起进攻,明军大获全胜,成功将云南纳入明朝的势力范围。
▲傅友德(?~1394年)
后果:刀干孟之乱
1397年,云南麓川土司酋长刀干孟叛乱,进攻宣慰司驻地者蓝城;后被明军平定。
▲刀干孟
详细过程:
一、明朝的进攻
1386年,麓川(位于今云南西部、缅甸北部的傣族政权)首领思伦法率军攻打归附明朝的景东(今云南省景东彝族自治县)者吉寨,明廷派兵还击。最终思伦法投降,向明廷称臣纳贡,麓川成为明朝的藩属国。
此前,明朝将领傅友德、蓝玉等人消灭了盘踞云南的元朝势力,将云南纳入了明朝的统治范围。在明军的胁迫下,与云南邻近的景东地方官员俄陶脱离了麓川,归顺明朝。
▲蓝玉画像
麓川君主思伦法虽然之前曾向明朝进贡,表面上向明廷称臣,暗地里却一直在扩张领土。思伦法认为,此时明朝立国不久,无暇深入西南地区进行全面统治。此时,正好可以扩大自己得势力,为未来对抗明朝大举进攻做准备。
于是,思伦法发兵十余万攻打景东,想将此地从明朝手中夺回。俄陶等人率兵抵抗,但因不熟悉地形,被思伦法击败。俄陶只好率领部众退到云南大理府白崖川,向明军求救。
▲麓川大概位置(红圈)
二、明朝和宗主国的对抗
明朝作为麓川的宗主国,不能容忍麓川挑战自己的权威。况且当时明朝刚在云南站住脚跟,少数民族势力还十分强大,当地还有元朝的残余势力。为了树立朝廷权威,震慑有异心的土司和心向北元的势力,明军必须对麓川发动反击。
思伦法乘胜进攻马龙他郎甸的摩沙勒寨(今云南墨江县境)时,镇守云南的明朝将领沐英派军过去迎敌,击败了思伦法。
为报摩沙勒之仇,思伦法又率军进攻定边(位于今云南中部),这一次,他使用了杀手锏——象军。不过,曾经吃过亏的明军这一回早有准备,明军备足了弓箭,见象军就射。战象被射中后,受到惊吓,坐在战象背上的麓川士兵跌落到了地上,负责指挥的麓川军将领也被射伤。
▲沐英画像
三、明朝军队发起总进攻
随后,明军乘胜发起进攻,再次成功击退了麓川军的进攻。明军虽然取胜,但麓川军的兵力并没有多大损失,定边仍处于麓川军的包围中。
为了彻底击败麓川军,沐英经过与部下将领的商讨,决定在阵中布置三行士兵,装备火铳和神机箭。
第一行火铳和神机箭同时发射,攻击麓川军的战象。如果麓川军的战象没有被击退,第二行的士兵继续攻击,再不退第三行的士兵继续顶上去发射。
不久双方决战开始后,麓川军的战象率先发起了进攻。明军见势立刻发射火铳和神机箭,战象受到了惊吓纷纷溃逃。
▲思伦法(1346年—1399年)
明军乘胜直捣麓川军营地。麓川军完全溃败,被明军斩首三万余级。思伦法战败后,逃离了战场。
明太祖得知沐英在定边战胜思伦法后,让他率军进驻景东,等待外省援军集结,不要轻易接受思伦法的投降。太祖让沐英提出与思伦法谈判的条件:赔偿一万五千匹马、三万头牛、五百头象、三百名象奴。
思伦法虽然战败,但他看到明朝在云南的统治也并不是很稳固,当时滇东地区的土司发动了针对明朝统治的叛乱。他仍然有可能迫使一些部落站在他这一边,一起对抗明朝。
不过明军很快平定了滇东的叛乱。思伦法看到形势对他不利后,立马派出使者前往昆明,说之前进攻定边是他的下属自作主张,表示愿意继续向明朝称臣纳贡。
太祖考虑到结束与麓川的对抗有利于朝廷稳固在当地的统治,于是接受了思伦法的投降。明麓战争暂告一段落。
此外,太祖还考虑到麓川始终是一大威胁,他让原本召集到云南准备对抗麓川的大军,就地驻守在云南各地的卫所,增加云南的汉人移民比例,以加强朝廷对云南的统治。
▲明太祖朱元璋画像
结论:
明麓战争是明朝统一天下、加强对西南边疆统治的结果,也是建立朝贡秩序、将西南少数民族领地纳入统治的重要举措。
【参考资料】《中国少数民族史大辞典》《明史》《读史方舆纪要》《百夷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