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中医“七”聚
不读本草,焉知药性?专泥药性,决不识病;假饶识病,未必得法,识病得法,工中之甲。——张从正《儒门事亲》决不识病;假饶识病,未必得法,识病得法,工中之甲。决不识病;假饶识病,未必得法,识病得法,工中之甲。
七夕,难得国人开始重视传统的节日,朋友圈里有很多人都在晒七夕欢聚和思念的文章,虽然而今的七夕不再似当初,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也很少有人再谈起。童年的七夕,在乡下,单纯的孩子们会在皎洁的月光下,躺在庭院的青藤架子下面品着瓜果、酥糖,听老人讲《牛郎织女》的故事。我从不是一个浪漫的男儿,所以,一直以来都不曾想过什么浪漫的境遇。或许家庭的缘故,兄弟间很少讨论男女感情的事情,一直到大学毕业,也还不明白所谓爱情。在更多的人的眼里,我只是一个书呆子,每天沉浸在书海里,当然,我看的书自然也就是一些生命科学的书籍——医学书籍!
七,是中国人数字崇拜之一,民间把正月正、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六月六、七月七、九月九这“七重”列为吉庆日。“七”是算盘每列的珠数,浪漫而又严谨,给人以神秘的美感。很多中医药学跟数字“七”有着莫大的关系。古人把日、月与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有载“岐伯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斑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八八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肾者主水,受五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泻。今五脏皆衰,筋骨解堕,天癸尽矣,故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子耳。”“岐伯曰:此其天寿过度,气脉常通,而肾气有余也。此虽有子,男不过尽八八,女不过尽七七,而天地之精气皆竭矣。”
中草药里,药名含有“七”的有:三七、七叶一枝花、长春七、寸节七、豆叶七、五转七、蒿枝七、鸡心七、雷公七、菜子七、麦穗七、高粱七、人头七、桃儿七、扇子七、铜锣七、拐枣七、偏头七、马牙七、南瓜七、茴香七、盘龙七、朱砂七、凤尾七、铁牛七、金牛七、云雾七、荞叶七、象牙七、虎尾七、马蜂七、螃蟹七、鸳鸯七、白窝儿七、松打七、竹根七、猪毛七、蝎子七、秤杆七、飞天蜈蚣七、沙七、麻布七(又名破骨七、、网子七、蓑衣七、龙骨七、龙膝、辫子七、花花七、七连环)、七叶莲、霸王七、七爪风(枫)、七星草、七叶胆、七里明、七星鱼(又名七星鳗、七星子鱼、七鳃鳗)、七星剑、荞麦七、七仙草、七星菌、七厘丹、七筋姑、七里香、七星草乌……
中药方剂里,用“七”冠名的有:七宝美髯丹、七厘散、七味地黄丸、七味羌活膏、七生汤、七珍丸、七汁饮、七子散、七圣丸、七制香附丸、七宣丸、七枣汤、七珍散、七仙丹、七香丸、七福饮、七厘丸、七德丸、七鲜汤、七鲜育阴汤、七气手拈散、七星丸、七气汤、七三丹、七疝汤、七皮饮、七伤散、七宝饮、七圣汤(丸)、七星剑汤、七味广枣丸、七味安神丸、七味都气丸、七味苍柏散、七正散、七味散、七味圣神汤、七味治肾汤、七宝洗心散……
神农尝百草,历经七七四十九天,口尝365种药,并写就《神农本草经》,惠及天下。
把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称为“七情”,七情异常就会引起“七情之病”。
药物方剂组成配伍禁忌中有七情: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恶、相杀、相反。
治疗有七法:补泻宣通理散收。
伤害身心有七举:一为大饱伤脾;二为大怒气逆伤肝;三为强力举重,久坐湿地伤肾;四为形寒、寒饮伤肺;五为忧愁思虑伤心;六为风雨寒暑伤形;七为大恐惧、不节伤志。
养生中有“七损八益”之说。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食伤、忧伤、饮伤、房室伤、饥伤、劳伤、经络营卫气伤,合为七伤。
《诸病源候论●七气候》:“七气者,寒气、热气、怒气、恚气、忧气、喜气、愁气。凡七气积聚,牢大如杯,若拌在心下腹中疾痛欲死,饮食不能,时来时去,每发欲死,如有祸状,此皆七气所生。”
《证治要诀●诸气门》:“喜怒忧思悲恐惊,谓之七气所伤。有小疾,在咽喉间,如棉絮相似,咯不出,咽不下,并宜四七汤,未效,进丁沉透膈汤。”
七方,即大方、小方、急方、缓方、奇方、偶方、复方。完素曰:“流变在乎病,主病在乎方,制方在乎人,方有七,大、小、缓、急、奇、偶、复也,制方之体,本于气味,寒、热、温、凉四气生于天,气为阳,味为阴,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淡味为渗泄为阳,或收、或散、或急、或燥、或润、或软、或坚,各随脏腑之证而施,药之品味,乃分七方之制也。故奇、偶、复者,三方也,大、小、缓、急者,四制之法也,故曰治有缓急,方有大小。”
《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任脉为病,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马莳注:“七疝乃五脏疝及狐疝、㿗疝也。”
《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七疝者,厥疝、癓疝、寒疝、气疝、盘疝、胕疝、狼疝,此名七疝也。”
《儒门事亲》卷二:“七疝者何,寒疝、水疝、筋疝、血疝、气疝、狐疝、㿗疝,是谓七疝。”
《医宗必读》卷八:“所谓冲疝、狐疝、㿗疝、厥疝、瘕疝、㿉疝、㿉癃疝,分言七疝之状也。”
《素问识》卷七:“(丹波元)简按:七疝,考经文,其目未明显,姑从马、张之意。王永辅《惠济方》以石、血、阴、气、妒、肌疝、癖为七疝,亦未知何据。李中梓《医宗必读》别立七疝之名,分㿉与㿗,误甚。”
张玉龙,中医世家,毕业于安徽中医学院,本科。师从杨俊、杨任民、马俊、周楣声、潘嘉龙、董洪强、马山等国家级名老中医,精于切脉、面诊、舌诊诊断疾病,擅长中药(内治外治)、针灸、推拿、艾灸、刮痧、火罐、刺络放血等综合治疗疾病。
擅长治疗:
内科:感冒、咳嗽、哮喘、支气管炎、高血压、糖尿病、中风、心血管疾病、肠胃疾病(腹痛、腹泻、急慢性胃炎、急慢性肠炎、萎缩性胃炎、肠道息肉)、肝胆疾病(急慢性肝炎、胆囊炎、胆道息肉、黄疸)、肾病(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肾盂肾炎等)、顽固性失眠、头痛(偏正头痛、头风、外伤性头痛)、结石及各系统肿瘤调治等。
妇科:月经不调、闭经、痛经、妊娠病(妊娠恶阻、妊娠外感、妊娠高血压、高血糖、妊娠便秘、尿潴留等)、崩漏、妇科炎症、产后病、乳腺病、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多囊卵巢综合症、子宫腺肌症及不孕症等。
儿科:感冒(反复性上呼吸道感染)、咳嗽(急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腺炎、腹泻、虫症、小儿厌食症、遗尿、多汗症、湿疹、水痘、小儿多动症等。
男科:遗精、阳痿早泄、前列腺炎、不育、阴囊湿疹、生殖器疱疹等。
五官科:牙痛、口腔炎、鼻炎、咽喉炎、结膜炎、飞蚊症、中耳炎、耳鸣耳聋等。
皮肤科:皮炎、湿疹、黄褐斑、青春痘、带状疱疹、荨麻疹、白癜风、脱发、肥胖症等。
骨伤科: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膝关节炎、痛风、腰扭伤、股骨头坏死、神经痛、落枕、滑膜炎、筋膜炎、肩关节周围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骨质增生及各种痛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