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肾阳虚调治方案

临床上,脾肾阳虚的患者是最为常见的,既有脾阳虚运化失健,又有肾阳虚水湿泛滥之征,主要临床表现包括三个方面:①阳虚寒盛,气机凝滞,而见面色㿠白,畏寒肢冷,腰膝酸软,腹中冷痛;②水谷失运而见腹胀,久泻久痢,甚或五更泄泻,下利清谷;③水湿泛滥,而见小便不利,面浮肢肿,甚则腹胀如鼓;或见小便频数,余沥不尽,或夜尿频多。舌质淡胖而有齿痕,苔白滑,脉沉迟细弱,也为阳气亏虚之象。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 ,肾水需要后天脾土滋养才能长盛不衰,若素体阳虚,或年老体衰,阳气不足,或脾阳虚日久,连累肾阳虚亏,均能出现脾肾阳气不足,故而临床调治要注意①是脾病及肾还是肾病及脾,②是脾阳虚甚还是肾阳虚甚,而后选方用药,治疗大法宜温补脾肾。

脾肾阳虚临床上往往表现的病症多样,故而治疗如果不能当下的病候就不能针对性用药,即使能诊断出脾肾阳虚的证候,而用药也看似对证,但是起效未必尽人意。临床治病,务必要把控好整体观,人体是一个整体,病情可能互相交错复杂,故而选方用药务必兼顾各证,要认真总结各项证候之间的关系才能明确病机,以免撒网式处方用药。

临床上治疗脾肾阳虚证常用真武汤、苓桂术甘汤、附子理苓汤、济生肾气丸、附子理中丸、四神丸、金匮肾气丸、右归丸、王清任急救回阳汤、术附汤等。经方是临床诊疗的基础,也最能发挥治疗效果。只是要根据病证进行取舍,并且要注意辨证加减变通。概而述之,治疗脾肾阳虚方药多是健脾药+补肾药+温阳药组成。健脾药物多选用白术、苍术、陈皮、柴胡、厚朴、豆蔻、人参、茯苓、山药、太子参、春砂仁、莲子、广木香、炒香附、白扁豆、薏苡仁、黄芪、玉竹、豆蔻、草豆蔻、草果、鸡内金、焦三仙等;补肾阳常用黑附子、肉桂、鹿角片(霜、胶)、淫羊藿、仙茅、巴戟天、补骨脂、吴茱萸、锁阳、菟丝子、肉苁蓉、韭菜子、阳起石、紫石英、蛤蚧、海龙、海马、续断、紫河车、益智仁、沙苑子、核桃仁、覆盆子、葫芦巴、杜仲等;温阳药常用干姜、桂枝、附子、肉桂、吴茱萸、高良姜、川花椒、荜茇、丁香、荜澄茄、小茴香、胡椒、艾叶、乌头等。

临床上,温补脾肾之阳,务要注意不能一味使用大辛大热补火之品。有很多医者,但见患者畏寒就投入大剂量姜附之剂,而患者服药后,常常见舌苔反而更加白厚、腐腻,畏寒怕风未能缓解,甚者会更加严重。我曾遇见有医者使用数十克上百克附子、干姜治疗脾肾阳虚病症,一直到患者出现中毒也未能痊愈。有很多医者感叹明明烧了一堆火,却不能祛除一分一毫的寒湿!有些医者,甚至怀疑附子的药性是不是属于“寒凉”而非“辛热”,却不反思临床未能因人体质不同、病情不同而区别施药,特别是一些医者仅仅凭借药理组方用药,而不考究药物配伍,故而临床取效寥寥。在临床上,我们可以借鉴《素问·阴阳应相大论》所云“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马莳认为:“气味太厚者,火之壮也,用壮火之品,则吾人之气不能当之,而反衰矣(如用乌附之类,而吾人之气不能胜之,故发热)。气味之温者,火之少也,用少火之品,则吾人之气渐尔生旺,而亦壮矣(如用参归之类,而气血渐旺者是也)。”张景岳认为:“阳和之火则生物,亢烈之火反害物,故火太过则气反衰,火和平则气乃壮。

我经常在门诊接诊一些服用姜附剂而无起色的脾肾阳虚患者,常常使用中药配合穴位治疗,常用甦阳汤(张学礼家传方)调理,药用:炒二朮、嫩桂枝、北柴胡、鹿角霜、仙灵脾、仙鹤草、仙茅参、红参片、菟丝子、紫丹参、鸡血藤、大泽兰、云茯苓、广陈皮、怀山药、菟丝子、淡干姜、炙甘草,水煎服,日一剂,早晚温服。脾阳虚甚加砂仁、肉豆蔻、草果仁、荜茇、荜澄茄、古月等;肾阳虚甚加黑附子、肉桂片、巴戟天、肉苁蓉、紫河车等;气虚甚加黄芪、刺五加,易红参为高丽参;伴阴血不足者加五味子、麦冬、酒当归、熟地黄、山茱萸、玉竹参等;脾虚不运者加布渣叶、焦三仙、鸡内金、白豆蔻等;肾虚水肿显著者加泽泻、猪苓、防己、木通、车前子、冬瓜仁等;大便稀烂或者鸡鸣泻者加赤石脂、补骨脂、诃子肉、肉豆蔻、罂粟壳等;大便秘结者加肉苁蓉、核桃仁、柏子仁、杏仁、桃仁、瓜蒌仁、芝麻仁、当归、芦荟,炒白术易生白术;不孕症者加紫河车、续断、桑寄生、覆盆子、紫石英等;阳痿不举者加蜈蚣、蛇床子、酒当归、蛤蚧、阳起石,射甘散(射干、甘松各1.5—3克,共为细末)酒冲服;腰背酸痛无力者加鳖甲散(醋鳖甲研细末,日20克,早晚冲服)、金狗脊、炒杜仲、牛大力、川续断、川独活等;畏寒惧风者加紫河车、黑附子、肉桂末等,并施以艾灸(任督二脉灸)。

艾灸疗法是临床上最常用补阳的方法之一,艾草为自然界阳气充沛植物之一,通过艾灸之热刺激人体经穴,可以迅速恢复人体阳气。《扁鹊心书》云:“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灼艾即艾灸,针对于脾肾阳虚常选用:中脘、神阙(脐中)、天枢、气海、关元、大椎、合谷、太溪、足三里、三阴交、照海、阴陵泉、丰隆、背俞穴(心俞、脾俞、肝俞、肾俞、肺俞)、命门等进行温灸或者温针灸。丹药则为练气,道家认为通过练气而成内丹可以温润脏腑经脉,达到防病强身之效。内丹之术近人研习者比较少,多少跟西方科学论冲击有关,毕竟虚无缥缈的术法是无法使用西方“科学”来解说的,然而,只要坚持研习,气纳丹田,久而久之,丹田之处就会出现“小太阳”似的温热之感。现代很多内家功武术学派和气功养生术派对于内丹多有研究,从而挽救了这一古老中华传统,非常不易。附子即川附子,古人推崇附子回阳救逆续命之要药,譬如张仲景、张介宾、张锡纯等皆擅长使用附子疗疾,近人以李可为代表的火神派把附子剂发扬更广更深。

张玉龙,中医世家,毕业于安徽中医学院,本科。师从杨俊、杨任民、马俊、周楣声、潘嘉龙、董洪强、马山等国家级名老中医,精于切脉、面诊、舌诊诊断疾病,擅长中药(内治外治)、针灸、推拿、艾灸、刮痧、火罐、刺络放血等综合治疗疾病。

      擅长治疗

内科:感冒、咳嗽、哮喘、支气管炎、高血压、糖尿病、中风、心血管疾病、肠胃疾病(腹痛、腹泻、急慢性胃炎、急慢性肠炎、萎缩性胃炎、肠道息肉)、肝胆疾病(急慢性肝炎、胆囊炎、胆道息肉、黄疸)、肾病(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肾盂肾炎等)、顽固性失眠、头痛(偏正头痛、头风、外伤性头痛)、结石及各系统肿瘤调治等。

妇科:月经不调、闭经、痛经、妊娠病(妊娠恶阻、妊娠外感、妊娠高血压、高血糖、妊娠便秘、尿潴留等)、崩漏、妇科炎症、产后病、乳腺病、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多囊卵巢综合症、子宫腺肌症及不孕症等。

儿科:感冒(反复性上呼吸道感染)、咳嗽(急慢性支气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