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报:百岁老太正骨传奇
中国消费者报 李唯同 【2004-11-03 13:33:26】
北京有一位正骨高人,名叫罗有明。因为她曾是北京市双桥地区“三间房卫生院”的骨科医生,所以人们都称她为“双桥老太太”。她要是还在人世,今年应该已经100岁了。
提起“双桥老太太”,在北京,四五十岁往上的人几乎都知道。不光是因为她有300多年的祖传正骨绝技,为数十万中外患者解除了病痛的折磨;还因为她是慈祥、正义的化身。
几经周折,近日记者终于打听到,“双桥老太太”在北京开有医院,就在朝阳区东郊的高碑店北路路西侧甲八号。
双桥老太太的传说
一位亲戚惊悉记者要采访 “双桥老太太”,激动地说:“我20岁的时候胳臂骨折,就是她给我看好的!那个老太太可好了,不收患者的钱,而且特别'厉害’!她给一个腿骨折的解放军战士看病,用两根树杈一拧就好了,病人从担架上下来就可以走路了。我认识的好多人都是她看好的。”
在记者前往采访的路上,出租车司机听说记者要去采访“双桥老太太”,大惊:“她还在?我的天呀!——她应该有100多岁了吧?真是好人一生平安!我的一个本家腰坏了,就是她给看好的。看病那天,'双桥老太太’问我的本家家住什么地方,我的本家告诉她,他家住北京市大红门。谁知'双桥老太太’竟狠狠地说'我最讨厌那个地方,从不给大红门的人看病!你回去吧!’我那个本家气坏了,站起身就走。就在他转身的一刹那,'双桥老太太’飞起一脚踹在他的后腰上——好了!我那个本家要给她钱,她竟不要!还说:'我看病不是为钱,所以不要你的钱。’——真是活菩萨!”
老太太一生经历坎坷
来到北京市东郊的“罗有明中医骨伤科医院”,这是一家不大的医院,院子里一切都很质朴,和旁边富丽堂皇的华润饭店形成鲜明的对比。记者经过打听才知道罗有明医生由于年事已高,早就无法给人看病了。现在的副院长——罗有明的儿子罗金殿都已经74岁了,还在给病人看病。
记者从罗金殿那里了解了“双桥老太太”的坎坷经历。
1904年,整整100年前,罗有明出生在河南开封夏邑县城东南的罗楼村。5岁时,奶奶开始教她摸骨头,教她祖传的罗氏正骨术。这种正骨术在罗家已4世单传,奶奶决定让自幼聪明善良的罗有明成为第5代传人。病人来了,奶奶就让她去摸,再教她怎么治疗。10岁时,她已经能帮奶奶治病;16岁时,她就能独立行医了。
18岁那年,她嫁给了县城东关王家的王治中。王家也是穷苦人家,吃了上顿没下顿。有一年豫东大旱,王治中为了寻找出路,一个人背起铺盖逃荒去了,这一走,就是20年!
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月,罗有明独立支撑着这个家,一等也就是20年。
20年后的一天,一位“病人”来找罗有明,见四下无人,便从破棉袄里掏出一张照片说:“你认识这个人吗?”罗有明哭了——相片上的人,就是他等了20年的丈夫王治中。
那人说:“首长派我来接你,你收拾一下,跟我走。”
罗有明带上行李,跟着那个人走了7天7夜,终于在陕北见到了丈夫王治中。从此夫妻俩便随部队南征北战,丈夫在前线打仗,她在后方救治伤员。
1948年,北京解放前夕,王治中所在部队住在通县北刘庄、伊格庄、双桥镇,扼守京、津要道。罗有明就在252军医院当起了骨科医生。由于罗有明高尚的医德和高明的医术,很快“双桥老太太”就名闻京都,享誉华夏。关于“双桥老太太”的传说也多了起来,有人甚至深信她是“华佗在世”、“神仙下凡”。
周总理为“双桥老太太”取名
还是从罗金殿教授那里,记者才知道了,“罗有明”这个名字竟然是周总理给她起的……
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一天,邓颖超扭了腰,躺在床上不能动,经多次治疗无效,后来周总理说,还是把“老王家的”请来吧!周总理每次叫王罗氏都是按传统的习惯叫“老王家的”。王罗氏来了后,一边和周总理说话,一边给邓颖超治疗,帮她翻身、按摩,疏通了经络,并对她说:“不是很大的毛病,疏通了,好了,你起来吧!”邓颖超还是不敢起来。王罗氏又说:“不要怕,治好了,起来吧!”邓颖超这才慢慢站起来,又在地上走了几步,笑着说:“真的不痛了,不痛了,真的好了!”
周总理十分高兴,笑着说:“真是名不虚传的双桥老太太,是国家的活宝贝。” 工作人员端来一盆水,王罗氏洗了洗手,周总理让王罗氏坐在沙发上休息喝茶,笑着说:“给你添了麻烦,让你大老远跑一趟。”
“怎么能叫麻烦?不用这么说,总理为国家操多大心,这点小事实在不值得一提。”
“你的医术高明,让你治疗我放心。以后……”周总理突然想起什么似的,“啊!你的名字叫什么?我还不知道,总是叫你老王家的,像什么话。”
“我就叫王罗氏,没名字。”“怎么还叫王罗氏,新社会了,得有个名字。”周总理想了一会儿说:“你现在是有名的医生,有名的好人,在北京、在中国都有名气,我今天索性给你起个名字,就叫罗有名,你看合适吗?”但是罗老太太很谦虚,她把“名”改成了“明”。
看病不收钱也是祖传的
在罗有明的医院里,挂号费如今也只有5毛钱,这是为什么呢?罗金殿告诉记者,他的家族一直以救死扶伤为己任,给病人看病通常收费很低,而且不收穷人的钱,也不因为看病的人“有钱”就多收钱。这也是祖传的。
在罗有明12岁那年,一天,一个摔断胳膊的妇女来到罗家,奶奶让罗有明独立操作,她给病人接好了骨头,病人要付钱,奶奶不要。病人临走塞给罗有明5个铜钱,让她买糖吃。后来奶奶发现了,用竹板把她的小手打得红肿了好几天。奶奶一再告诉她:“医生一定要行好,不能贪财!”
故宫博物院为罗有明题词
不“牵”徐悲鸿的马
曾受惠于罗有明高超医术的国画大师齐白石、徐悲鸿、李苦禅等,都曾经先后向她赠送画作。徐悲鸿大师曾手指着挂在墙上的几匹马对罗老太太说:“为了感谢你对我全家治病的恩情,我的几匹马随你牵!”罗有明谢绝了:“我不要,给人家治病不收礼,这是我的信念。”
罗有明大师一生两袖清风,淡泊名利,只有付出,从不索取,至今还住在一间12平方米的平房里,过着简朴的生活。她多次谢绝外国的出访邀请,多次婉拒别人的巨额礼金。20世纪70年代,日本政府派人登门邀请她出席一家医院的开业典礼,并赠送一辆名车和20万美金,都被她好言回绝了。
“我心眼好,所以能活这么大岁数”
罗金殿告诉记者,由于年事已高,罗有明身体也不是很好,现在已经不见外人了。还是在记者的“死缠烂打”下,罗教授终于答应在第二天早晨让记者见罗有明一面。
第二天一早,罗金殿教授带记者走进了一间12平方米的小房子。罗有明的家简朴得令人瞠目!屋子里只有一张床、一张写字台、一个衣柜和一个沙发,连电视机都没有。这间房子里的家具至少都有20年的历史了,现在在家具城里根本见不到。
只见沙发上端坐一人,满头银发,红衣红袜,三寸小脚,脸上皱纹犹如刀刻一般,面带着慈祥的微笑——她就是罗有明大师!
“你好!”罗有明大师对记者说。声音洪亮,咬字清晰。
罗大师伸手拉住记者的双手:“来,让我摸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现在罗大师的眼睛不好使了,只能摸一摸你。
“我那会儿一天看好几百个病人。现在年岁大了,手上没劲了,虽然不能给病人看病了,但见到人还是想摸一摸。”罗大师笑着说。当她摸到记者的左手腕部时,说:“你的手腕骨折过吧,呵呵,长得不错!” 然后,问身边的罗金殿教授:“你给他看过了吗?”罗教授连声说:“看过了,看过了。”
罗大师得知记者是来采访的时,对记者说:“你是记者,看看我们哪里干得不好,给我提提宝贵意见,我好好地干!”
罗大师的长寿秘诀是什么呢?她告诉记者:“其实我什么也没有,就是有两点,第一点,我心眼好,给什么人都看病,我不爱财,爱国家,爱人民,我谁都爱。我现在虽然没钱,绸子缎子的被子我也买不起,但我是为劳动人民服务的。我给你治好了,你去为人民服务,我就高兴!我教了好多学生,哪个国家的都有。让我的学生们都给别人看病,看好的人都去为人民服务,我就高兴了。一高兴,就高寿!第二,我一直都在劳动,劳动能锻炼身体。所以我身体好,不生病。劳动也让人长寿!”
“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把我的技术传下去,给更多的人看病。”
记者问老人“最大的愿望是什么”?老人告诉记者:“现在的社会,时时好,天天好,一切都好!现在,我的技术儿子学了,孙子学了,连重孙子都能给人看病了!我最高兴的事,就是我的技术传给我的后代。他们都能给人看病了!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把我的技术教给更多的人,让我的技术永远传下去,给更多的人看病。我还希望我能多看点病人!我是一个大夫,看好一个病人我就高兴。有技术的人要多为人民服务!有钱的没钱的我都给看。对待没钱的病人,我还要给他馒头,给他喝稀粥,给他端一杯水——我就爱做这个事!我觉得社会主义好!我对你好,对他好,就是不喜欢钱。对有钱人,我也不优待他,只要是病人,我都以礼同待。我是不是很傻?人家都叫我傻奶奶了!”
在记者为罗大师拍照的时候,罗大师对记者说:“我今年活到一个整数了——活到100岁了!等我再活几个整数——活到500岁的时候,你再来给我照相!到那个时候你要是不来,我就要打你屁股了!呵呵。”
在记者临走的时候,罗大师拉着记者的手反复说:“你来到这个地方,一定要给我提宝贵意见,我哪里做的不好,我跟你学习!下次来的时候我请你喝棒子面粥!”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