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痕春雨漫评明朝历史(四十八)济南保卫战

上一节我们说到,李景隆兵败白沟河,一时兵败如山倒。
先退到德州,立足未稳,再次被燕王击败;于是又退到济南,再次被燕王击败;于是,李景隆率军再次南逃......。
这样败退下去,什么时候是个头呢?
乐观的想象,燕王席卷天下之势,已正式拉开序幕了。因为这样追下去,一举越过长江,夺取南京城,也不是无法想象的事。
帝国到了这个阶段,敢于揽权、任事人终于出现了。
现在,帝国的这口锅,好像已烂的没法补了。在这种背景下,你突然给它补好了,你说小皇帝皇帝怎么看你,帝国政府怎么看你,全国人民怎么看你?
关键是,现在,你只要是了为帝国政府,不论怎么玩,也不论败得有多惨,也没有人会追究你擅自行动的责任。
因为,在这种背景下,中央政府,或是前方统帅,还要斥责你擅自行动,那真是一点天理也没有了?
事实上,此时此刻,中央政府也好,前方统帅也好,都希望突然有人站出来高呼,是爷们儿的,跟我来!
这是一个呼唤英雄的时代;而且让人感觉,成为英雄也不是多遥远。
要知道,帝国政府有着压倒性的资源优势;现在帝国一再陷入被动,甚至出现崩盘的危机,仅仅是因为各种原因,无法让这些资源实现有效整合、应用。
在这种背景下,如果你站出来用实际行动向小皇帝保证,你能让这些资源实现有效整合,你说小皇帝会怎么对你?我估计小皇帝,肯定让你当操盘手的。
在这种背景下,盛庸横空出世了。
盛庸大约是一个军级将领;这种级别自然不算低;但是在50万规模的集团军里面,恐怕也就是张三、李四一样存在。毕竟这种级别的将领,真心说能黑鸦鸦的坐一会议室。
一个人混到了省军级,距离名垂青史,其实还非常遥远。
最简单而言,李景隆手下,这种级别的军政长官,那是多的去了;但是大多数人,不要说名垂青史了;就是在帝国层面,恐怕也就是张三李四一样的存在着。
遥想当年,大唐帝国一副要崩盘的架式,有一个太守横空出世,成为大唐帝国当时最耀眼的新星。但是,当人们把这个太守的名字,说给大唐皇帝时。大唐皇帝既感动,又有些失落,因为这样牛X的小弟,他以前竟然没有什么印象。
盛庸大约也是这种级别的人吧。要说,他的职务,也能称得上高级军政长官;但是,你说皇帝一定听过他的名字吗?实在未必!
读史的时候,我常常有一种说不出的敬畏。
因为在现实社会中,一个人白手起家混到县级,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恐怕也会惊为天人,因为这得多成功啊。
问题是,不要说放到历史书上了,就是放到帝国层面,白手起家混个县级,算个屁啊。
要知道,就是盛庸这种省军级的大哥,放在帝国的层面,恐怕也就是张三李四一样的存在。
但是,盛庸马上就要成为这个时代,最耀眼的巨星了。
其光芒之盛,一度让燕王也黯然失色。因为盛庸最辉煌的战绩,并不是济南保卫战,而是后面的东昌大捷。
在东昌大捷中,盛庸指挥大军打得燕王屁滚尿流;并且在战场上打死了张玉。
张玉何许人也?张玉在燕王一系的地位,大约相当于徐达在朱元璋一系的地位。
是不是说得有点远了,我们书归正传。
李景隆所率的围剿大军,当时真称得上兵败如山倒。
燕王朱棣趁胜追击,不给他任何喘息的机会,帝国的军事主力,就如刹车失灵的大货车,只能沿着山坡一路向下飞奔。这样飞奔下去的结果是什么,没有人知道。因为悲观的想象,小皇帝的统治就会由此崩盘了。
而此时,盛庸突然站出来高呼,这是我们报效帝国的时候了;更主要的是,这也是大好男儿建功立业的时候了。
于是,奇迹发生了!
帝国军事主力崩盘之势,顿时得到了缓解,并且停止了。
朱棣到达济南城时,感觉通过政治攻势,就可以夺取济南了。毕竟帝国的军事主力,已是一副兵败如山倒的局面,区区一个济南城,靠什么阻止他南下的道路呢?
但是很不幸,盛庸横空出世了,燕军势如破竹之势就此打住。
我们常有一种错觉,那就是在济南保卫战中,一直是盛庸死守孤城。小皇帝也好,李景隆也好,都跟活死人一样,坐在那里看大戏。
其实呢,如果小皇帝、李景隆真的在看戏,盛庸再神功无敌,也是没有用的。
说一千道一万,这只是一座孤城啊。燕王可以越过它,也可以困死它。
事实上,济南保卫战的价值,只是让帝国政府有了喘息的机会。
有了这个喘息机会,帝国的军事主力,就有了重新整编的机会;就有了重新补充的机会。
以前,政府军败溃之势,是一种刹不住车的感觉,朱棣紧追在后面狂追就可以了。以大明帝国那种官僚体制的效率,面对这种突发的、迅雷不及掩耳玩法,是很难应对的。
但是,济南城下受阻,一切就改变了。
李景隆所率的军事主力,渐渐站稳脚跟,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援助济南城;关键是,坐镇真定的政府军,也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威胁燕军的后路了。
在这种背景下,钝兵于济南城下三个月后,在姚广孝的建议下,燕王终于决定退守北平城了。
战争的过程,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我们已很难知道了,因为传统史书中的相关记载,都是充满文学化的描写,而且也经不起情理的推敲。
比如,盛庸诈降燕王,竟然不用出城迎接燕王,而燕王率领少数亲兵,就敢兴致冲冲的走进济南城,如果不是反应快,当时就死在那里了。
而正常的投降程序,通常都是城内最高军政长官,率领大家出城迎接胜利者啊!
投降者躲在城里,就是打开个城门,让胜利者进,哪个胜利者敢进入啊?就算敢进,也不可能让老大领着少数人,走在最前面啊?
再比如,守军在城楼上,挂了个大明太祖皇帝的神位,燕军就不敢炮轰城池了。
按这种逻辑,守军的将士身上,挂着大明太祖皇帝的神位,是不是就等于练成了护体神功?因为按这种逻辑,燕军肯定不敢随便砍他们、射他们了。
但不是管怎么说,燕军钝兵于济南城下三个月,终于接受了失败的事实。
关键是,燕军撤退时,政府军也组织了各种反攻。于是,燕将陈享身受重伤而死。要知道,陈亨并不是普通人;他在大宁军区,一直是最前排就坐。
于是,燕军占据的德州,也被政府军收复了。要知道,德州并不是普通城池;李景隆以前,一直就是坐镇德州指挥军队的。
总的来说,政府军的整体实力,占据绝对优势,所以燕王取得了这场大胜后,依然只能退回北平城;而双方的战线,又大致回到了战前的态势。
总的来说,燕王的整体资源处于劣势;既然政府军稳住了阵脚,燕王就只能再次被困在北平城为中心的一隅之地。
不知道,我们有没有注意到,李景隆兵败如山倒;盛庸力挽狂澜,让大明帝国的军事系统,终于冲破了官僚体制的束缚。
李景隆兵败如山倒之际,整个前方的指挥系统发生了质的变化。
总的来说,以前的政府军,一直是官僚模式,谁的职务大,谁就出来主事,而职务大的人,并不意味着他的担当大,更不意味着他的能力大。
李景隆兵败如山倒,在这个关键时候,盛庸等人振臂高呼时,就不是谁的职务大,谁出来主事了;而是谁有担当,谁有能力,谁出来主事了。
在这种背景下,整个军事系统当时就充满了朝气。
而小皇帝随后的举措,也非常可圈可点,因为小皇帝马上就追认当时的既成事实。
换而言之,盛庸为代表的济南城,在那个关键时候,绕过正常的军事系统,成为事实上的指挥中心;小皇帝随后就追认这个指挥中心合法。
而且,我相信,在那种一片混乱的时刻,出现的绝不是一个盛庸;而是出现了无数个大大小小的盛庸。
他们都是在关键时候,表现出了自己的担当、首领魅力;然后呢,事后论功,他们在混乱中取得的权力地位,都会得到小皇帝的追认。
这可是一个非同小可的事实。
因为这意味着,大家清晰的看到,只要你在关键时候有担当、而且做出成绩,什么单车变摩托,那就是小事。
比如,盛庸一战封神,马上就取代李景隆,成为帝国的军界一哥。
再比如,协助盛庸的行政长官铁铉,同样也是一战封神,马上升任山东布政使,还以兵部尚书的身份坐镇前方,继续协助盛庸。
盛庸取代李景隆成为大军统帅;铁铉作为盛庸的助手,不但是山东布政使、更是兵部尚书。
这意味着中央政府把军权、财权、人权,都最大限度的下放到了前线。
在这种背景下,政府军宛如突然打通了任督二脉。因为整个指挥层,普遍都是有担当、敢于任事的人;而且拥有了更多的军权、财权、人权。
但是,燕王显然没有意识到,自己眼前的对手,已经发生了这种不可思议的变化;于是燕王还以老眼光看人,遂遭受了起兵以来,最大的一场惨败。
欢迎大家关注下一节 燕王惨败东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