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研究|徐天送 雅,永康地名文化的一抹青绿
探讨与研究
这是一部
获全国地名文化微视频大赛三等奖的作品
这是一部
金华唯一获奖的作品
这是一部
浙江三个获奖作品之一作品
她
——《诗画永康》
展现了锦簇花团般的
不乏一抹青绿的
永康地名
……
“你洽那?”“我永康。”
“永康洽那?”“长田下庄。”
这是永康电视台“西津茶馆”中的开场白,让永康百姓听了很亲切。
然而,“长田”“下庄”这两个地名的写法,却值得玩味:是“长田”“下庄”,还是“长恬”“雅庄”?据1986年出版的《永康县地名志》,目前标准地名是“长田”“雅庄”。
为什么不用“下庄”,而用“雅庄”呢?有些人认为,地名无非是一个符号,怎么写,怎么叫都无所谓。果真如此吗?“永康”可否写成“永坑”,“可口可乐”可否写成“克扣克勒”,“宝马“可否写成“包骂”,当然不行!联合国通过的有关决议明确指出“地名是民族文化遗产”“地名有重要的文化和历史意义,随便改变地名将造成继承文化和历史传统方面的损失”。地名是世世代代流传下来,而且反映一地品格的特殊信息系统,留存有人们对特定自然和人文环境的独到认识,是人类宝贵的文化财富;人类不应该忘了自己的来路,我们对地名之时时触摸,就是对自身历史文化的追寻与怀念。
“雅庄”与“下庄”一字之差,给人的感受和印象也有天壤之别。雅庄,那是一处文雅、优雅、高雅的村庄。这样的村庄其面貌应该是清洁、清新的,是书声琅琅、鸟语花香的,其内质应该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是桃花源般的“小桥、流水、人家”……
而“下庄”呢?有下等、下作、向下之嫌,似乎可见污水横流,垃圾遍地,小偷出没,强人横行之情景,是“老树、枯藤、昏鸦”的村庄。
当年,永康先民之所以选“雅”而弃“下”,是有原因的。《永康县地名志》载:“相传村中有上、下两书院,景色雅致,是'文雅之庄’,故名。”宋代已有雅庄,据《李氏宗谱》载:“雅庄李氏始祖景祥公,仕宋吏部侍郎。公生季世,南北扰攘,致仕归田,道经永邑,观风俗醇厚,由稠门迁居雅庄。”可见,历史上的雅庄与我们对“雅庄”这个地名的直观感觉是不谋而合的。
永康地名文化之“雅”,不只是反映一个“雅庄”上,而且反映在许许多多的地名上。她是永康地名文化的一大特色,是绚丽多彩的地名文化中的一抹青绿。具体地说,主要反映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盎然的生态。你若仔细品味一下永康的地名,你就会感受到迎面扑来的盎然春意,触摸到勃勃的生命脉动,领略到这一方沃土欣欣向荣的生机。
看!这里百花齐放,万木争荣:
桃花、槐花、杏里、柿后、果园、荷沅、枫林、宅树下、桑园下、独松、橙麓、柳墅、梅墩、山荷里、古竹畈、油草塘、梨树乢……
再看!这里百鸟争鸣,群兽竞雄:
白雁口、鸦塘、八哥畈、鹤鸣桥、鱼杜、蟹坑塘、鲤鱼塘、象鸣畈、九狮口、马过滩、牛筋岭、龙盘岭、弱犬、斑虎、仙牛山、飞龙山、鸟坑……
真是“万类霜天竞自由”!这些丰富多彩的动植物地名,折射出永康这方水土动植物的繁荣,北方的黄土高坡,就很难找出这样的地名。一个宜于动植物生长的地方,肯定也宜于人类繁衍。这种与动植物和谐共处的生态思想,正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雅”的一个重要标志。
其二,迷人的诗意。诗意地栖居,是人类追求的一种幸福的居住方式。永康不少地名正寄托了先人对这种幸福梦想的追寻。他们用如诗如画的地名绣出了这方充满诗意的土地。
放眼望去,花街、花园、花楼、华村,姹紫嫣红,锦簇花团;新店、新楼、文楼、英阁、水阁楼,美仑美奂,栉比鳞次;柳前塘、白莲塘、泉湖、清渭、华溪、酥溪,碧波荡漾,流水潺潺;虹霓、双锦、皂曙、朱明、青山口、白塔下,七彩纷披,目不暇接……如果单看这些赏心悦目的地名,你可能还以为进入了“伊甸园”。2018年,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光明网承办的“美丽中国 地名寻梦”全国地名文化短视频征集与展播活动,评选出了100部获奖作品,由永康市文联、市民政局选送的永康市时唐影视文化有限公司拍摄出品的《诗画永康》荣获三等奖,这也就不足为奇了。
其三,深厚的道义。永康地名的“雅”,不仅体现在自然生态,而且表现在精神层面。一个地方仅仅自然优美是不够的,一定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注入,才是真正宜居的地方。永康先民对精神高雅的追求是执着的,从永康地名“雅”字运用的高频率上看:雅吕、雅湖、雅庄、雅堂、雅仁、雅英、雅应、雅陈、整雅、石雅……表现为先人们对仁义道德、高雅文化的尊重、崇尚。
如对仁义的崇尚:尚仁、仁村、厚仁、善塘,对祥和、平安、幸福的企盼:永祥、和乐、长恬,等等。
追溯永康地名形成的轨迹,我们不难发现,永康地名之“雅”不是固有的、天生的,而是历代先民不断提炼、提升、诗化、雅化的结果。如山窝里——山荷里,井下——整雅,石下——石雅,全胡——泉湖,缸窑——江瑶,山寨——山色,瓦灶——夏作,借屋——柘坞,应角——英阁,八百——葩陌。
以上地名就是通过谐音手法进行雅化的,也有的是在保持原意基础上进行美化、提升,如扛轿屋——车家园,岩孔——华拱,山脚地——石锦等。
面对祖先的“雅化”,我们不得不佩服他们的锦心绣口和高情雅致给我们永康大地绣上了这一片七彩织锦般的地名。然而,我们也不能不看到历史长河中总有一波一波隐约可见的“俗化”的浊流,如长恬一一长田,雅恬园——下田园,厚泽—后宅,和让桥—和尚桥,夕辉巷—石灰巷。也有的则是当政者的需要,给地名蒙上政治色彩,如西街——人民,虹霓——立新,白岩下——红岩下,有的改名甚至是莫名其妙,与原来地名没有一丝一毫的关联,更缺乏文化底蕴,难怪现在许多年长的人已经找不到叫了几十年的村庄,年轻人的导航已经找不到位置,多年的游子找不到回家的路……
永康的地名史上,为什么会出现“雅化”和“俗化”两道轨迹呢?
“雅化”,能使人们产生审美的愉悦;“雅化”,反映了人们对文化的尊重,对高尚情怀的崇敬。从整个历史看,雅化是主流,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大势。而“俗化”的产生,既有人们喜欢简便的需求,也有缺乏文化,缺乏对本土人文历史了解的实际情况,更有取名人士本身不尊重文化,或不懂得文化,或“唯上”“媚上”的心态,或为了政绩需要,罔顾史迹文脉和村情民意。
反观现实,我们不能不看到当下出现的物质生活“雅化”和精神生活“俗化”的现象。前者的“雅化”,固然与经济发展、物质丰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有关,许多以前王公贵戚享受的生活已开始走入平民百姓家,特别是“先富”起来的人们,有些已经过上了难以想象的奢侈的生活。但是,在精神层面,却“高贵”不起来。以取名为例,看看当今的一些产品、店号、楼盘,“雅”不足,“俗”有余。到处充斥的是霸气、金粉气,贴的是“土豪金”,念的是“外来经”,简直要把永康地名文化中的一抹“绿”变“黄”了。
这里,不妨讲一个地名故事,也许对崇拜“土豪金”的人有所启示。
苏州有个同里镇,是明清时富得流油的地方,原名叫“富镇”。后因不堪苛捐杂税,将“富”字头上去一点,将上下拆开,加个“土”,变成了“同里”。浙江开化有个“钱江源”,书法家将“钱”的繁体字多写了一点,意谓“钱多一点”。这“少一点”与“多一点”,却折射出江浙两地不同的人文风格:江苏人含蓄、婉约,重集体、重均富;浙江人张扬、进取,重个体、重先富。应该说,这“少一点”与“多一点”均无可厚非,但从目前的经济发展的生态环境和人们的心态健康来看,江苏似乎略胜于浙江,这也许是“厉害了,我浙江”热炒中的一丝凉风,让人清醒,引发深思。
插图/永康乡村组照:施天安
作者简介
徐天送,1946年生,永康人,退休教师,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永康市作家协会、永康市诗词学会顾问,出版有《清音》、《寻找永康精气神》、《品味永康话》、《永康话与永康文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