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说语言文字在诗词创作中的重要性

我们讲诗词的好坏优劣,从表面看,比较的是作品,骨子里比较的却是作者本人。首先比较的是作者的道德人品,其次是文化底蕴,再次就是语言文字功夫。在这里撇开诗词作者的人格魅力和文化魅力不谈,单就语言文字在诗词创作中的重要性谈一点不成熟的看法。

对于诗词的创作,现在总有那么一些人,一味地奢谈首先立意,在他们眼里语言文字似乎一钱不值。他们根据杜牧在《答庄充书》中说的诗“以意为主,气为辅,以辞彩章句为之兵卫”一段话,而偏执一端,把诗的立“意”,抬到“帅”的宝座上,开口闭口就是“统帅”,其余的就什么都不重要了。甚至有人说一首诗“只要立意好”,语言文字差些没关系。这不就像面对一幅书法作品说,这幅字写得很不错,就是大章法不合布局规矩,小章法线条、使转不到位一样吗?一幅书法“大章法、小章法”都存在问题,那么这幅书法又能好到哪里去呢?“语言文字差些”能算得上好诗吗?殊不知“帅”后无“兵”何以为“帅”?“兵”前无“帅”何以为“兵”?如果一首诗不能一气流转,气贯其中的话能算得上好诗吗?其实,“意、气、辞彩章句”应该是三位一体而不能偏废的。这也正是杜牧的真实本意。还有一点值得一提,他们对杜牧所提到的“气”字后面的那个“辅”字和“兵”字后面的那个“卫”字,都没有给予足够的注意。他们更没有考究、探讨杜牧在这里所提到的“意”字,就像“诗言志”里的“志”所表示的意思一样,是包含着诗人之“情”的,而不是我们常说的什么政治意义、思想意义或一篇文章的中心大意。正因为少数人把立意当作写诗填词至高无上的法宝和不可逾越的律条,从而导致了一些诗人词客,眼睛只紧紧地盯住“帅”,而对“气”和“兵”则不屑一顾。特别是那些刚刚接触中华诗词的人,要么视此道为畏途,要么以政治口号和政治术语为诗为词。而轻视形象化的语言文字对表达诗人思想感情和表现生活形象的巨大作用。

我这么说,绝对不是要把语言文字提高到诗词的统帅地位而贬低其它,只是提请诗人词客注意的是,千万不要把杜牧所说的某一项抬高到高不可及的地步,而把另一点矮化到眼睛看不见的程度。在中国文学史的长河中,占绝对主导地位的诗词,哪一首不是语言玉润,文字珠圆呢?语言低劣、文字粗俗,能成就好诗吗?能成为好诗吗?

从根本上来说,玩弄中华诗词的人,都会遇到一个共同的问题,即语言文字的运用问题。作为传统诗词的爱好者、赏析者和创作者,必须大量地掌握语言文字这一基本功。学习越勤奋,读书越广泛,接受民间语言越丰富,积淀的语汇必然越多,掌握的语汇越多,一旦外象触发了诗兴,情绪激动,大脑亢奋,平时积累的语言文字就会活跃起来,就会自觉地接受你的驱使,成就诗的内象。这绝对不是临到创作时才去翻辞书、查资料所能奏效的。

对于中华诗词,我一直坚持说,她是中国一切传统文学艺术的精华、根本和源头。因为自从二千多年前第一本诗歌总集《诗经》产生后,人们就一直在不断地学习、研究她,并且把她发扬光大。就个人来说,最早的学习、研究者,可以追溯到孔子就国家来说,从西周到满清政府,可以说都是以国家行为在学习、研究。为什么说中华诗词是中国一切传统文学艺术的“精华”、“根本”和“源头”呢?因为她直接影响了其后的元曲、戏剧、小说及民间说唱文学,甚至影响到了中国的绘画和书法。所以说,诗词,是最能体现中华传统文学艺术的美学价值和审美情趣的文学体裁。那么又是什么要素最能体现中华诗词的这种美学价值和审美情趣呢?这就是具有独特魅力的汉民族的语言文字。而语言文字就是中华诗词的“脸面”。如果诗词没有了这副漂亮的“脸面”,“回头率”能高得了吗?

我们讲诗词必然要讲到形象思维,讲到形象思维,必然要讲到形象。但是,形象思维只是一个概念化的东西,而形象就不一样了。形象是生动具体的、是客观存在的现实图景和生活表现。不管是无形的形象思维,还是有形的形象,都必须通过语言文字才能够把它表达出来。虽然传统诗词拼的是作者的道德人品和文化底蕴。但是,归根结底拼的还是语言艺术。因为直接表达诗人情志的是语言文字。说句那些一味强调立意的人最不愿意听到的话,自古以来玩弄传统诗词的人,都是在玩弄语言文字。中国文学艺术历来如此!

宇宙是复杂的,但是,却可以通过语言文字充分地描绘出来。人体也是复杂的,特别是人的内心情感世界更为复杂。但是,就是这么一个复杂的内心情感世界,同样可以通过语言文字充分地展现和表露出来,这就足以说明语言文字的无穷奥妙和无穷魅力。古今不是在传颂着“一字师”的故事么?我也说过,一字,一词,一句能使一首诗大放异彩,甚至能救活一首诗。“妙手回春”是赞美名医的妙语,如果把这句话移植到诗词创作中,叫做“妙字回春”、“妙词回春”、“妙句回春”难道不可以吗?

杜甫在《戏为六绝句》之五中有这么一句诗,叫做“清词丽句必为邻”。对于这句诗,你只要稍作揣摩,就会理解写诗填词的语言文字有两种:一种是清词,一种是丽句。

什么是清词?清词,就是不事雕琢的口语,但是必须朴中带雅,雅而无华。就朝代而言大体是汉、魏为清词,那些乐府诗和古诗十九首,一如清水芙蓉,天然成趣;就诗人而言渊明、太白和乐天以清词擅场,做得最好。在词人中做得最好的要算后主李重光、柳耆卿两家;什么是丽句?丽句,就是人为雕琢,缜密高华的书面语,但是必须畅达流美,收成天籁。就朝代而言大体是六朝为丽句;就诗人而言昌龄、商隐以丽句取胜,做得上佳。在词人中做得最好的要算贺梅子、周美成两家。我们经常讲某某作家、诗人的语言有自己的风格,而我在这里想说的是,语言文字就其本身而言是不存在什么风格的,但是,一旦被作家、诗人运用了就产生了风格。原来所谓语言风格,说到底就是人的风格。渊明、太白和乐天以清词为主,是一种风格;昌龄、商隐以丽句为主,也是一种风格。

不管是从事诗词创作,还是从事诗词赏析,都有一个切入点的问题。这个切入点就是从形象的语言和抽象的文字中去体认诗词表现的生活意象及描绘的艺术形象。宛敏灏先生对诗词曲有过一段精彩地评说:“诗贵温雅,故多用朴实的文言;曲尚尖新,故时采聪俊的口语;其上不似诗、下不类曲的清辞丽句,则是词中常见的语言。”对于宛先生“文言”诗说,我持异议。我一直坚持认为诗的语言是以经过锤炼锻造、提纯去芜的口语为主的。当今一些人甚至把口语化的诗说成没有诗的底蕴,这就违背了中华诗词三千年的一贯传统。以《诗经》为例,今天的人们仍然能一读就懂,就是因为口语入诗;再以韩愈的诗文为例,韩诗我们能读懂,因为用的是口语,而韩文读起来就有些吃力,因为用的是书面语。一首诗,一阕词,没有艺术的语言,没有恰到好处的文字去表现、表达,“意”从何出?“情”因何显?

因此,诗人在吟咏情性的同时,必须注意锤炼语言文字,以便更好地表达所要表达的感情!

{作者:齐周梦;系中华《诗词月刊》安徽安庆工作站站长;摘自(中华《诗词月刊》}

(0)

相关推荐

  • 【诗话文章】邓寿康|《莽然长短句》自序

    欣有松风竹韵香 --<莽然长短句>序 邓寿康 我有一首答友人诗: 形醉神清最乐康,自由吞吐自由狂. 铜琶铁骨飘萧处,欣有松风竹韵香. 这首绝句是我心灵真情的流露,亦是我经年诗词写作中构建诗 ...

  • [新视点] 中华诗词精品刍议

    中华诗词精品刍议 张柏成 出精品,出高峰,是繁荣中华诗坛,振兴诗词大业之关键.一首精品之价值远胜千万首平庸之作已成为人们的重要共识.创作精品力作,是当今诗人.词家.诗词爱好者为之不懈追求的最高目标.但 ...

  • 管窥之见——古典诗词创作中意象的运用

    隱-喆 发布于2021-05-13 17:21    本文所称古典诗词,包含古体诗,近体诗,词,曲,楹联,对子 ∨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元 马致远<秋思> ...

  • 诗词创作中,景物描写的七种方式

    中国古典诗歌"贵含蓄,忌直露",有情不直言情,有恨不直说恨,而是借助于外界事物来表达,诗人惯用的手法便是借景达情,于是就产生了为数众多的写景诗.但写景因抒情的不同而方式各异,常用写 ...

  • 【云帆荐读】刘庆霖:书橱已立万峰青——王海娜诗词创作中的故事

    [云帆荐读] 刘庆霖:书橱已立万峰青 --王海娜诗词创作中的故事 作者简介 刘庆霖,黑龙江省密山市人,1959年出生,曾任某部政委,上校军衔.退役后,历任<长白山诗词>副主编.国务院参事室 ...

  • 诗词创作中的典故运用

    诗词创作中的典故运用 学极盛于两宋,读宋人词当于体格.神致间求之,而体格尤重于神致.神致从哪里来?这个既需要不断的练笔学习,还需要思考和悟性. 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诠释"用典&q ...

  • 【诗词学堂】诗词创作中的典故运用

    诗词学堂 诗词创作中的典故运用 学极盛于两宋,读宋人词当于体格.神致间求之,而体格尤重于神致.神致从哪里来?这个既需要不断的练笔学习,还需要思考和悟性. 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诠释" ...

  • 诗词爱好者请收藏:浅谈诗词创作中的谋篇布局

    学写作文的时候,老师会着重讲写作方法和技巧,首先就是写作结构,什么总分式,什么并列式,什么对照式,如果是叙事类作文,还要讲什么顺序,倒叙,插叙-- 写作文前,我们都是预设好了结构,然后进行写作的.诗词 ...

  • 【诗话文章】残荷|浅谈诗词创作中拟古的现象

    纵有山深吾不卧,云如郊岛太清寒 --浅谈诗词创作中拟古的现象 今天和<重庆诗词>的编辑网聊,她知我素来关注诗词,并好写些评论性的文字,遂问我能否谈谈关于今人拟古的看法.想到这个话题颇有意思 ...

  • 诗词创作中的布局艺术

    诗境浅说(与王国维<人间词话>并称"诗词双绝",收录 400 多首诗词金句,领略唐诗声律涵义之美) 作者:俞陛云 诗词曲赋知识手册(第2版) 作者:常法宽 白话格律楚辞 ...

  • 诗词创作中的句法

    古典诗词的句法,一言以蔽之,即古典诗词组词成句应遵循之原则. 古典诗词创作,追求语言的具象性与隐喻性,遣词造语极力避免日常用语中的逻辑演绎,专以呈现诗性语言之特质,组句尽可能选用实字,按对称原则并置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