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字

花坞夕阳图(局部) 清·恽寿平

“雪”是“䨮”的异体字。羽,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鸟类的绒毛。䨮,甲骨文:(雨,云层降水);(羽,白色轻盈的绒毛),比喻天空中纷纷扬扬飘飞冰晶,像白色羽绒一样。

简体甲骨文将“雨”省略成雨点状的“水”,将明确写成“羽”。金文“䨮”将甲骨文字形中的“雨”写成,并用“彗”(持帚扫地)代替甲骨文字形中的“羽”,表示可以清扫的雨,即羽绒状的冰晶。篆文“䨮”承续金文字形。俗体楷书“雪”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彗”简写成“彐”,省去表示帚草的字。造字本义:名词,零度以下的低温状态,空气中的部分水汽凝结成的、从天空飘落的羽绒状冰晶。古籍多以“雪”代替“䨮”。“霜”是近地空气中的水汽在低温下凝结的白色晶体;“雪”是从空中飘落的白色羽绒状冰晶。对农作物来说,霜和雪都是严重打击,“雪上加霜”比喻严重的双重打击。

晚望

【宋】杨万里

月是小春春未生,节名大雪雪何曾。

夕阳不管西山暗,只照东山八九棱。

十月为小阳春,杨万里写这首诗的这一年,十月很冷,并没有些许春意。大雪的时候,也没有雪下,远望西下的夕阳,背对着太阳的西山的东面,幽暗、黝黑,而正对着夕阳的东面山峦,山棱被被照得分外清晰。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大雪。二十四节气萌芽于夏商时期,定型于战国至西汉时期,起源于黄河流域,反映了北方气候的特征。而对身处长江流域及以南的人们来说,这个节气和气候其实是有些对不上的。

大王的面子

公元前319年冬,魏惠王去世了。出殡这天下起了大雪,史书上说“至于牛目”,也就是雪快堆到牛的眼睛了,现在算来,至少也有一米深。整个都城大梁白茫茫一片,连北都找不到,更别说拉车走路了。

按说这是唱赞歌的好时机:惠王功德盖世,去世也能感天动地,你看老天爷都哭成这样子了。

但这帮当官的完全顾不上,最要紧的是出殡这件事还能不能如期举行。如果硬要举行,大家伙儿就都要从暖融融的房间里出来,冻得一把鼻涕一把泪,浩浩荡荡地去送葬。更少不了要发动大批老百姓清理积雪,抢修栈道。耗费大量资金不说,还免不了要冻死饿死人,再激起老百姓反抗,这可就是大麻烦了。

于是,大家纷纷向当时还是太子的魏襄王提意见:“雪实在是太大了,按期出殡的话,成本会很高,老百姓也受不了折腾,要不咱们改一天?”魏襄王一听,马上就给怼回来了:“做儿子的,难道因为心疼钱和老百姓,就不给自己的爹出殡?岂有此理。”

大家灰溜溜地回来,在还不死心的情况下想到了一个人——惠施。这个人能说会道,说不定他会有办法。于是相国公孙衍亲自出马,请惠施出面做工作。

惠施见了魏襄王,不着急说出殡的事儿,而是先讲了个故事:“当年,周文王的父亲死后,被安葬在麓山脚下,结果刚入土就赶上了大暴雨,把棺材都冲了出来。文王一不着急,二不上火,更不去琢磨什么敌人故意搞破坏之类的阴谋论,而是平静地说:一定是先王不舍得离开,还想再看看大家。他干脆下令把棺材取出,重新放回朝堂,供大家瞻仰膜拜。三天后大雨过去,才重新安葬。”

看魏襄王听得入神,惠施继续说:“您看,今天下这么大的雪,也是先王不舍得大家,想看着您安心即位,让老百姓安心。您非要按原定时间出殡,岂不是显得很着急要把先王送走?还是改改日期吧,周文王都这么做,咱们效仿一下也不过分。”

魏襄王听完,只说了一句:“太对了,我马上改日子。”

这个故事简单,但很有嚼头。同样一件事情,为什么那么多人上书提意见都不管用,惠施三言两语就把领导说服了?

关键就是两个字:角度。

群臣进言,说的都是执行层面的客观困难,完全没有顾及领导的感受。给先王办丧事,魏襄王最在意什么?面子。办得风光体面,不仅是给亲友、家族的交代,更是对自己继位合法性的背书。所以,魏襄王只能坚决说“不”。

惠施就不一样了。他丝毫不提客观困难,完全站在领导的立场上考虑影响、利弊,有针对性地提出合理化建议。领导当然不傻,话说到位了,自然就顺水推舟,马上应允了。

一正一反,两种沟通角度,效果截然不同。

某某城市的风雪

某某城市的冬天常有大风雪,扑面的雪花(不但)令人难以睁开眼睛,(而且)连呼吸都会吸入冰冷的雪花。有时前一天晚上还是晴朗,第二天已经积雪盈尺,连门都推不开了。遇到这样的情况,公司、商店常会停止上班,学校也会通过广播宣布停课。但

是,令人不解的是,唯有公立小学,(虽然)那雪已积得难以举步,(但是)仍然开放。犯得着在大人都无须上班的时候让孩子去学校吗?

于是,有家长给校长打电话。奇怪的是,每个打电话的人,反应全是一样﹣--先是怒气冲冲地责问,然后是满口道歉,最后是笑容满面地挂上电话。

原来是校长告诉家长,在某某城市有许多百万富翁,但也有不少赤贫家庭,这些家庭白天开不起暖气,供不起午餐,孩子的营养全靠学校的免费午饭。学校停课一天,穷孩子就受一天冻,挨一天饿,所以老师宁愿自己苦一点,也不愿意停课。

也许有的家长会说:何不让富裕的孩子在家里,让贫穷的孩子去学校享受暖气和营养午餐呢?学校的答复是:我们不愿让那些穷苦的孩子感到他们是在接受救济,因为施舍的最高原则,是保持接受者的尊严。

1."雪花"是不带叶子的"花",请你再写出三种这样的"花"。

(水)花    (窗)花     (泪)花

2.在文中的括号内填入合适的关联词。

3."犯得着在大人都无须上班的时候让孩子去学校吗?"的意思是(犯不着在大人都无须上班的时候让孩子去学校)

4."因为施舍的最高原则,是保持接受者的尊严"句中的接受者指的是( 那些穷苦的孩子),他们的尊严指的是(不觉得他们是在接收别人的救济)。为了保持他们的尊严,校长(没有让学校停课,这样可以给穷苦孩子提供暖气和营养午餐了。 )

5.读第3小节,请根据短文内容写一段某位家长(例:李文爸爸)与校长的对话(要运用不同的对话形式并描写好人物说话时的神情语气,不少于两组对话)。

参考:

“校长,难道你不知道风雪有多大,天气有多寒冷吗?"李文的爸爸拨通了校长的电话,劈头盖脸地责问校长。

“这样的鬼天气,全市早就停课、停业了,为什么你们还让孩子来上课呢?你们有什么权力这样做”电话听筒里传来李文爸爸愤怒的声音。

校长平静地说:“先生,您先别发火,听我说几句。”

“好,我倒要听听你们有什么不得已的理由。”

“先生,你应该知道,在我们城市,有许多百万富翁,但有不少但也有不少赤贫家庭。在我们这所公立学校里就有这些贫穷家庭的孩子。这些家庭白天开不起暖气,也供不起午餐,孩子的营养全靠学校的免费午餐。现在学校停课一天,就意味着这些可怜的孩子要受一天冻,挨一天饿,所以老师宁愿自己苦一点,也不愿意停课。”

李文爸爸沉默了片刻后,说:“校长,这些学生只是少数,我们很乐意帮助他们。能否让他们来我们家里?这样也不必让所有的孩子都来学校。"

“谢谢您的好意。可我们不愿让那些贫苦的孩子感到他们是在接受救济,因为施舍的最高原则,是保持接受者的尊严。希望您能理解校方。"

“原来是这样,我明白了。我为我刚才的冲动与莽撞向您道歉。”李文爸爸不好意思地挂上了电话。

春秋时期,有一年齐国连降大雪,天气异常寒冷。齐景公穿着温暖的狐皮袍子,站在窗前欣赏雪景。国相晏子进去朝见,景公对他说:“你看这景色多美啊,下了三天雪,一点都不冷,感觉像是春暖的时候了。”晏子看着景公身上裹得紧紧的皮袍,问他说:“真的不冷吗?”景公点点头。

晏子近前说:“我听说古时贤明的君主自己吃饱了还能想到别人在挨饿,自己穿暖了还能想到别人在受冻,自己安逸了却知道别人的劳苦,经常推己及人,这样国家才会兴旺。”景公说:“说得好!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于是他命令发放衣服、粮食给那些挨饿受冻的人,并且发布命令说:在路上见到的,不必问他们是哪乡的;在里巷里见到的,不必问他们是哪家的;巡视全国统计数额,不必记他们的姓名,已有职业的发给两个月的粮食,病困的发给两年的粮食。孔子听到后说:“晏子能阐明他的愿望,景公能实行他认识到的德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