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坪里的人物
历史上,第一号人物,从大坪里形成的第一天算起,当属敖家的敖兼淦。据新余敖氏家谱上记载,敖兼淦在嘉庆17(1812年)迁徙宜春,道光16(1836)年落户大坪里。时隔五年,也就在道光21年(1841年)因参加剿匪立了战功,蒙袁州协宪保奖颁给了六品顶戴,并授以候补总司。我仔细翻阅了下新余的敖氏家谱,敖家家族近两三百年还没有第二个上了六品顶戴的人物。即便有一官半职的,大多数都是七品八品的县乡官绅。有了六品顶戴这个官衔,在当时的宜春城,应该算是一个响当当的人物。
大坪里第二个人物,又要算敖兼淦之子敖焕阜。敖氏家谱上是这样记载的:“同治六年(1867年)调扎省征贱匪围城战胜有功蒙贺协宪保给军功六品,授袁州分防分宜把总在任并候补守府。”他继承发扬了父业,在后来的围城剿匪中立了战功,在任把总并候补守府。
大坪里直到解放后,才陆陆续续冒出一批精英。解放后第一年,宜春城文化界最著名的教育家易增锡,就和他岳父岳母落户于大坪里张开成住宅。易增锡是宜春中学校长,宜春城遐迩闻名的高级教师,他一生虽没什么学术著作,但在教育界积淀尤著,特别是在晚年,他德高望重,在宜春城是个响当当的文化人。
大坪里解放后第二号著名人物,当属著名京剧演员解炳南。解炳南,天津人,国家二级演员。解炳南出生于京剧世家,其父是全国著名京剧武生解叫天。解炳南10岁从父学艺,习文武老生。1954年解炳南应邀来宜春演出,同年落户宜春大坪里,他家就住在我家敖家公馆对面。解炳南先生五十年代主演的连本济公传(解炳南饰演济公),轰动了宜春全城。我们几个孩子没钱买票,就爬在解炳南先生家的后院围墙上,透过窗户看他演出。解先生的家属也从不过来干涉。1959年,宜春县成立少年京剧班(后改为少年京剧团),解炳南任团长。后来的宜春县采茶剧团的骨干演员欧阳治洪、张春辉、黄冬云、柳芳弟、李少民等,都是解炳南先生一手培养出来的。解炳南先生身为天津人,却为宜春戏剧界人才的建树,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960年后,解炳南连续当选第三、四、五届县政协委员、常务委员。文化大革命期间,解炳南先生受到冲击下放,1974年恢复原职调回宜春,仍住在大坪里,1977年不幸在大坪里病逝。
五十年代的宜春的京剧界,在大坪里落户的还有著名武生赵月亭,洪义明等,都是当时宜春戏剧界里屈指可数的精英。除了演员,在音乐界,现在在市老年大学和区老年大学当二胡老师的二胡演奏员桂金荣和敖敏波,以及宜春城著名摄影家王绍慈,都是大坪里人。
除了演艺界,大坪里在体育界也是人才辈出。先有篮球队员李焕清、瞿保生(显赫一时的宜春汽车分局篮球队主力)后有一中著名体育老师易庭选的得意门生篮球运动员马赣湘(宜春学院体育组组长),以及晚一辈的后起之秀的宜春市青年队一号主力后卫敖平华,还有宜春城里数一数二的篮球裁判张鹤云,以及宜春城里四大象棋名将敖宜恒,都是宜春城里体育界当时叫得响的人物。
大坪里除了文体界出了不少精英,在政界,正科、副科、正县、副县级干部也层出不穷。现以正县为例,如宜春镇第一任镇长(正县级)杨本才就在大坪里住了一二十年。除了杨本才是南下干部,在大坪里土生土长的干部有易光华,他是1965年在宜春一中高中毕业,尔后考取了赣南医专。1980年调回宜春,先在宜春地区卫生局任局长、党委书记,后在2000年任宜春学院副院长,退休后2006年新余“渝州科技职业学院”聘他当院长。在大坪里土生土长的正县级干部还有宜春市建设局副局长兼宜春市城投公司总经理李逢时;宜春市精神文明办主任吴兆鹏;宜春市总工会党委书记周鹏华等,都是从大坪里走出去的行政干部。除了正县,还有副县以及正科副科等,更是数不胜数,我这里不一一列举。.当然,大坪里另外也出过几个小混混,他们不入流,不管是正面还是负面,但在社会上的影响也颇有名气。所以宜春城里一提起大坪里的人,就有些莫名其妙的肃然凛然,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