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襄阳之广德寺的传说】襄阳西部的著名古...
襄阳西部的著名古刹广德寺,以刹深殿高著称于世。该寺寺院方正,四周有护寺壕沟,水宽十数米,常年碧水环流,绿波荡漾;院内茂林修竹,古木参天,鹤栖鸟鸣,幽深古朴。
其实,广德寺原本不在这里,而在隆中山麓,寺名也不叫广寺,而叫云居禅寺。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广德寺的前身云居禅寺,是唐代贞观盛世年间修建的一座梵刹。当时选址在隆中山麓的原始丛林中,朝廷亲招名僧为持,是僧人们修炼的清静之所。其后襄阳虽历经兵火,这里却仍是香火绵延不衰。到了明代,皇帝钦点道行精深的大云和尚为持。大云和尚慧眼识珠,传住持位于高徒道园,自隐石窟而去。一来,云居禅寺更是名扬天下。
明朝成化年间,襄阳王的爱妃病故。襄阳王认为云居禅寺香火盛,出高僧,是一块风水宝地,执意要将爱妃葬在这块风水宝地上。襄阳百姓和佛门弟子异常气愤,坚持不允,道园法师据理力争,最后气得要重觅佛境。消息传出,中原各地寺院气愤填膺,纷纷上书襄阳王,提出异议。迫于佛门和民众压力,襄阳王无奈,只得将此事上奏朝庭。宪宗皇帝是个糊涂虫,接到奏章后竟不顾民意,立即降旨礼部,就近选址,重新建寺,并御笔亲赐“广德禅林”金匾,以示对憎人的安慰。从此,云居禅寺改名为广德寺了。
广德寺在鼎盛时期,号称是“骑马关山门,鸣钟开斋饭”。南山门上悬挂着御赐金匾“广德禅林”,两旁的石鼓墩上驮着一付石联:“地接隆中鹫岭千峰云叠嶂,塔悬汉上虎溪一派水环流”。山门内塑有“哼、哈”二将镇守,十分威严。进山门,穿过天王殿、伽蓝殿、韦驮殿,便是广德寺最宏大的大雄宝殿。殿内塑有一尊高达十米的毗卢佛像,两旁供有十八罗汉像。殿前两侧有钟、鼓二楼,既对称又壮观。殿后一墙之隔是观音殿,穿过观音殿就是藏经楼,上藏经书,下设经坛,如来佛像端坐正中。
驰名中外的多宝佛塔就在藏经楼的后面。多宝佛塔始建于明弘治年间,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是我国仅存的三座印度式佛塔之一,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传说当年建设多宝佛塔时,塔中间的圆顶久筑不成,监工的大和尚为此伤透了脑筋。有一天半夜时分,乌云突起,风雨大作,天摇地动。监工和尚赶紧起床,出来察看佛塔工地,见一个黑糊糊的圆东西在塔顶上飘来飘去。和尚认为这是天助他,便顺手拿起一块砖将那圆东西压住,定晴一看,原来是一口大锅,刚好和塔顶一样大小。风停雨住以后.工匠们在锅上砌圆顶,圆塔顶很快就建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