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家训】开卷有益,一字见心
家训原典
吾遭乱世,当秦禁学,自喜,谓读书无益。洎[jì]践祚[zuò]以来,时方省书,乃使人知作者之意,追思昔所行,多不是。
吾生不学书,但读书问字而遂知耳。以此故不大工,然亦足自辞解。今视汝书,犹不如吾。汝可勤学习,每上疏宜自书,勿使人也。
原典释读
我生逢乱世,恰遇秦朝禁绝百家之学;我沾沾自喜,认为读书无用。但自登基称帝后才领悟到:读书能令人明白作者的真正意图。回想从前的种种行为,多有不是。
我平生没有学过书法,只在读书问字时略有涉及。因此写得不够工巧,但也能表达我的意图了。现在看你的字,还不如我。你一定要刻苦习字,自己书写奏章,不要让人代笔。
原典出处
这段话出自《手敕太子》,是汉高祖刘邦在病重之时对嫡长子刘盈,即后来的汉惠帝的谆谆告诫与教导。通篇无华丽辞藻,全为肺腑之言。概而言之,包括四方面内容:
首先,多读书。
刘邦追悔当年不喜甚至轻慢读书人的错误做法,鞭策儿子提高阅读量。
第二,多习字。
刘邦指出自己虽没有专门学习书法,但在读书问字的过程中有所涉及。要求儿子亲笔书写奏章,不得旁人代劳。唯有如此,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意图。
第三,礼遇功臣。
刘邦深知自己夺得天下、儿子坐稳天下,皆离不开萧何、曹参、张良、陈平等开国功臣。为此要求刘盈对他们必须以礼相待。
第四,托孤。
刘邦晚年宠爱戚夫人及其所生之子刘如意,虽多次想改立太子,但最终未果。临终前,他将戚夫人与刘如意托付刘盈多加关照。
先贤典故
开卷有益,一字见心,这是刘邦临终前对儿子的最后教导。令人有些难以置信:这是被很多人冠以“无赖”的汉高祖刘邦的人生感悟。
少年时,刘邦仗剑而行不喜读书,宣称自己虽为布衣百姓但仍可凭“三尺剑”夺取天下。因自身缘故,他看不起读书人,甚至做出在儒生冠中便溺之事。即便是身边辅佐他的读书人,刘邦也经常表现出傲慢无礼的样子。他曾怒骂在他面前谈论诗书的陆贾,认为自己的天下是“马上取得”,谈论诗书“顶屁用”?言语之粗鄙,态度之恶劣,令人瞠目。
不过陆贾也毫不客气,“马上夺得天下,难道还能马上治理天下?”并列举秦朝倒行逆施、焚书坑儒最终招致灭亡的种种行为,暗示若非如此刘邦也没有机会夺取天下。刘邦虽心有不甘,但仍虚心受教,并下令让陆贾著书立说总结前朝家国成败得失之因由引以为戒。
这恰体现出刘邦知错能改的宽广胸怀,这大概也是他能够夺取天下的原因之一。
花雨感悟
三国时期,东吴大将吕蒙骁勇善战,但不喜读书。为此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手握实权,应当多看书学习,对自己大有裨益。”吕蒙以“军务繁忙,没有时间”加以推脱。
孙权不肯放弃:“我又不是想让你成为经学博士,你能有我忙吗?我很小就开始读书,一直到现在也是手不释卷,受益匪浅。你聪明灵活,多读书一定有好处,为什么不去做?汉光武帝领兵出征都孜孜不倦,曹操也自称老而好学,何况是你?”至此后,吕蒙开始学习,读书之多甚至超过许多老先生。
“孙权劝学“的典故由此而来。
有一次,鲁肃代理周瑜职务巡查军务,途经吕蒙屯兵之地。有人建议鲁肃去拜访吕蒙,鲁肃有些瞧不起武将出身没什么学问的吕蒙;但架不住身边人劝谏,便前去拜访。饮酒正酣,吕蒙问鲁肃打算如何应对关羽随时可能发动的偷袭,鲁肃不以为然,认为随机应变即可。
吕蒙则认为:东吴西蜀只是暂时联盟,关羽的威胁时刻存在,必须早做打算。同时,他还提出了五种应对之法。鲁肃为之折服,跨过饭桌坐在吕蒙身旁:“我不知道您的才能谋略竟达到这种地步!以前我总说你是一介武夫,现在学识渊博,早已不是吴下阿蒙了啊!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成语“吴下阿蒙”以及“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即从此而来。
莫说武将奋起直追成果斐然,即便是饱学之士也不辍书卷。
春秋时期纸张还没有出现,传世之书都是用竹简或木简写就,皮条穿好。孔子晚年苦读《易经》,因为翻阅的次数太多,皮条竟断了三次。成语“韦编三绝”由此而来,以赞叹勤奋好学之人。
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自幼酷爱书法,勤奋刻苦。他每天练完字后,都会到家门前的池塘里漂洗毛笔。久而久之,一汪清水也变成了一池墨水。后人便将其称之为“墨池”,以“书圣”之名表达对王羲之的崇敬赞叹。
一命二运三风水 四积阴德五读书
六名七相八敬神 九交贵人十养生
这是古人认为能够改变一个人人生轨迹的十件事,“读书”无疑是最易行也最廉价的方式。苏东坡有云“腹有诗书气自华”,用“读书”的习惯影响我们的孩子;“读书”,终将令我们受益匪浅,必将助他们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