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家训】人皆因禄富,我独以官贫

“配享太庙”,相较于“文正”的谥号,对古代官员而言是更加少之又少的尊荣。
乾隆年间张廷玉,三朝元老,告老还乡之际竟然上书要求皇帝写“保证书”!保证其身后能够如雍正皇帝所赐,配享太庙。
普通人面对这种不信任,都会觉得是一种折辱吧?乾隆皇帝心高气傲,怒火中烧,对自己的老师接连进行了如下操作:
首先,剥夺自己赏赐的一切荣誉和伯爵爵位。
其次,打压张廷玉门生,罢黜其配享太庙的资格。
第三,张廷玉辞官回乡之后,被抄家。
乾隆朝“文字狱”大行其道,抄家过程中竟没有找到只言片语对当朝的品评,甚至沾边儿都没有!抄家大臣都钦佩不已。想来张廷玉混迹官场多年,谨慎小心到翻遍史书都找不到一点儿错处;若不是太在意,怎么会犯这种“利令智昏”的错误?
配享太庙,是可以随同当朝皇帝,一起接受后世皇帝的祭祀。
也无怪乎一辈子“清心寡欲”的张廷玉,晚节不保。
相较之下,唐初宰相房玄龄配享太庙之旅似乎顺畅了一些。
房玄龄,名乔,字玄龄;名字源于《诗经》“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寄予了父亲房彦谦对其学有所成、建功立业的期待。房玄龄也不负父亲厚望:
唐朝历史上掌权最久的宰相......
唐太宗称赞他是“唐朝开国第一功臣”......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去世后,配享太庙......
任何一项都足够傲视后来人,他全中。
身为“官N代”的房玄龄如此优秀,父亲房彦谦功不可没,他正是沿着父亲的教诲一步步走向巅峰。
论孝悌,不相上下。
房彦谦早年丧父,被母兄收养。养母去世后,他五天不进食为之守孝,甘食美味也一定要先请养父品尝。
房玄龄则为父亲赢得无上尊荣。身居高位后,朝廷下旨为父亲迁坟,成为当年的一大盛事:达官显贵莫不云集响应,当朝两位著名书法家为之书写墓志铭碑文。
论官声,同样廉正。
官N代房彦谦,家中颇有资产;加之多年多代为官,俸禄也积攒了不少。但房彦谦经常周济同僚或其他穷困的亲朋,最后几乎家徒四壁。
官N+1代的房玄龄,病重弥留之际太宗皇帝前去探视时,仍不忘国家大事积极进谏。以至于唐太宗哭着对女儿高阳公主,也就是房玄龄的儿媳妇,表达对房玄龄的怀念与不舍。
房彦谦生前曾教育儿子说:
人皆因禄富,我独以官贫。
所遗子孙,在于清白耳!
无论为官做宰还是凡夫生活,能“安贫”就不会生贪心,无贪心就不会“枉法”。以“清白”传世,是诸多贤人的共同选择。
战国时期的屈原,在其《离骚》中就有“伏清白以死直兮”,宁愿清白正直而终,也不愿苟且偷生;《明史》盛赞“与日月争光”的大臣于谦,也身体力行了自己“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宣言。
清代虎门销烟的林则徐,晚年曾给儿子们留下一副对联:
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
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增益其祸。
贤者的教育理念,一脉相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