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的韭菜,铁打的杀熟大数据
昨日,一则《我被美团会员割了韭菜》的公众号推文席卷各大互联网人的朋友圈。自称为互联网老兵的作者以个人风格极强的纪实写法介绍了自己使用美团会员点外卖过程中遭遇的“差别对待”。
目前割韭菜事件的最新动态,是美团发布相关声明:否认“差别对待”情况,并指出问题出在用户的历史定位缓存上。
美团的回应似曾相识。与2018年那一场处于“杀熟”风暴中心的携程、滴滴等众矢之的操作大同小异。
互联网是有记忆的。如果你现在在网络上检索“杀熟”,跳转的信息除了这次“美团会员割韭菜”还会有大面积的,2018年的那一场风暴肆虐后的互联网遗址。
互联网是善忘的。纵使众人再出离愤怒,媒体再针锋相对,这样的怪圈仍然如同野草般生生不息。当人们又一次提及,仿佛曾经的一切都从未发生过一样。
常态化杀熟 间歇性爆发
2017年12月,一位ID为廖师傅廖师傅的微博网友在微博上吐槽,在手机上进行打车和订酒店时都遭遇了差别对待。这样一番极具个人经验的表达没想到却平地一声雷一般引起巨大共鸣。更多的人在自己的手机上,看到了面对同一段行程、同一家酒店或者同一个商品时不同的价格。
其中不乏滴滴、飞猪、美团和淘票票等多个生活服务领域的互联网头部公司。
关于杀熟的讨论开始一波接着一波,蔓延至2018年整个上半年。以至于“大数据杀熟普遍”成为当年十大消费者维权舆情中的热点话题TOP3。更多的消费者开始声讨——
在飞猪上看到一家酒店,用自己的账号和别人的账号显示不同的价格; 打开滴滴打车,iPhone 用户会比 Android 用户显示出更高的预估车费; 级别更高的白金用户,行程升舱到专车后可能结算价格并没有得到优惠; 在购票网站买夜场电影票要 38 块,而在电影院柜台只要 15 块。
2019年 3 月 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关于大数据「杀熟」的调查
像是商量好了一般,被指名的互联网企业口径一致地否认了有意差别对待的情况。
彼时,OTA平台则是澄清:“网友看到的价差可能由于日期、支付方式、是否含早、取消政策、不同供应商等原因导致的不同”。
滴滴出行则是回应:预估价不是最终支付的车费,而是参考价,方便用户做决策,它和实际支付价是两回事;实际的车费会根据具体路况来决定。
可以说,2018年是互联网杀熟出现在中国视野的元年。整个互联网的发展历程,让2018年成为被时代选中的这一个。实际上,在互联网发展进程更快的欧美,根据互联网数据差别对待消费者已经是老生常谈。
亚马逊至今都被认为是“大数据杀熟”的始作俑者。
在20年前,海外电商巨头亚马逊悄悄地进行了一项以韭菜为对象的实验。
同一张 DVD 碟片,对于不同的用户施行不同的价格政策。新用户看到的价格是 22.74 美元,但如果一棵被算法判断为有意购买的老用户,价格则会显示为 26.24 美元。如果删除本地数据Cookie,价格马上又回落。
这个鸡鸣狗盗的实验很快被用户发现并投诉。之后,亚马逊 CEO 贝索斯公开道歉,解释这仅仅是一场实验,并承诺不再进行价格歧视。
可以说,这是世界范围韭菜们打响杀熟被割保卫战的第一枪。纵使是亚马逊讨饶,捍卫者胜利这样的结局,也无法改变20年后再次爆发大数据杀熟的宿命。
新兴的互联网巨头 不变的敛财手段
很显然,20年前的实验会被健忘的韭菜遗忘,而亚马逊,在道歉这样对于自己而言小小的风波之后,还是成为了全球市值破万亿美元的公司。在2018年就将CEO贝索斯送上全球首富的宝座,甩开第二名比尔盖茨675亿美元。2020年,贝索斯的财富高达1854亿美元。
就是这样的财富和地位,让贝索斯和亚马逊成为国内新兴互联网巨头们视野范围内目标对齐的那一个。手段,也成为了看齐的对象。
在价格歧视的实验告败之后,亚马逊并未放弃对大数据的利用。动态定价,则是另一种应运而生的割韭菜方式。
2013 年价格调研机构 Profitero 的数据
据介绍,亚马逊的动态定价算法之下,其商品会根据需求,每天变动价格 250 万次,也就是平均每半个小时,商品价格都会变动 5 万多次。用户的购物模式、竞争对手的价格、利润率、库存以及其它各种数据,都是让价格产生变动的原因。
而现在,推陈出新的运营手段,付费会员、优惠券、满减活动,琳琅满目。而用户的消费习惯,终端设备的功能权限,等都成为了互联网公司们赖以生存的利润空间获取途径。
毋庸置疑,系统越来越聪明,但这过程中,一定是有人在做出牺牲。被割的韭菜们和被控制的外卖员,从本质而言,都是系统之下利益受损的那一方。
如何避免被割韭菜
一名合格的韭菜,必须知己知彼。知道产生杀熟行为过程中的陷阱,就能将被割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减少不必要的访问权限。例如麦克风、通讯录、地理位置等。在下载某项APP之前,谨慎注意相应提示。
反向“伪装”用户画像。无优惠券,不下单。
交叉验证。在进行不可避免的消费前,与同事好友比较,择低选购。
模糊营造画像。在搜索某项目标商品的过程中,同时搜索无关或者反向的商品。
韭菜尚能自卫,但也无法抵挡无节制的大数据歧视。溯源问题,最终仍会归于这双伸向消费者口袋的手。
在11月,关于互联网反垄断热议不止。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平台经济反垄断指南(征求意见稿)》,并已经依据《反垄断法》对三家企业未依法申报违法实施集中案进行行政处罚。
互联网巨头自律已成奢望,唯有监管出力。大数据杀熟,作为垄断行为中的差别对待,符合无正当理由对交易条件相同的交易相对人实施差别待遇的禁令。
《反垄断法》会让这样的历史循环中断吗?让铁打的大数据杀熟溃散,让公平和透明回归消费本身,还需要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