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姓之说 ||王贵忠(河北)
颜姓之说
文/王贵忠(河北)
编辑/落英小桥
一九六九年,我参加工作不久。有一天,我在宿舍里正聚精会神地看着巜三国》。颜繁铭工程师推门进来问:“小王,看什么书呢?这么专注!”
“我在看三国演义。”我顺嘴就这么一说。
在那个年代三国、红楼、西游、水浒传可是禁书。我慌忙合上书,藏于枕头下。
“你看三国,发现没发现有我们姓颜的名人。”
“有啊!名将颜良。”
“对。”
颜工面帶悦色,并无责备之意,他讲:“那我就给你说说我们颜姓的故事吧!”
咱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我们中国是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汉族人口数量最多,姓氏也最多,有好几百个姓。
其中就有我们颜姓。我出生在河北南部与山东接壤的大颜庄。我们那有大、小颜庄,上、下颜庄村。家里的家谱写有我们都是颜良的后代。我好像是第四十八代了。属于"繁"字辈份。
在四个颜姓村子中央,有共同的颜公祠堂,供奉着颜良老祖。祠堂前有千年的参天古柏环绕着的练武㘯。石錘、石鎖、石墩、石虎摆在两旁。
在中国,只要有人居住的地方都会有关帝庙。但在我们四个颜姓村庄没有。我们供奉的是武圣颜良(我们称之)。逢年过节我们搭神棚,供桌上三柱香前面也不放置猪头。我们千百年来一代传一代,凡是颜良之后,不管在何时何地,从不进关帝庙、武圣祠,从不拜关老爷,更不会期盼关帝保佑一生平安,从来不会留下笔墨、照片于关庙、武圣祠。儿娶女嫁也决不会选择关姓人家。从颜良之后的第五代始,凡颜氏子孙不再从武;改为读史书、念论语,参加科举考试,爭做朝廷文吏。仍讲忠义,不保二主。
我颜姓起名字有千年不变的规定,我名中有"繁"字,我儿必须用“祥”字,我孙必须用“令”字,从我上推三代是:眧、宪、庆字。也就是说:眧、宪、庆、繁、祥、令。是我应该牢记的几代人用字之规。走到那里,只要听名字便知彼此的辈份、称呼。
颜工之说使我十分惊讶,我问颜工,你们这些老族宗传下的规矩,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呢?颜工说,可能是因为关羽诛杀了大将颜良、文丑,所以颜氏后人与关公有不共戴天之仇,颜氏后人才不建关庙、不拜关帝、不买不卖关羽画像,更别说两姓联姻了。
这正是大千世界无奇不有!祖国之大包容万象。百家姓中学问多,每一姓氏都有一个故事啊。
菊野文化传媒编辑部组员:
韵律诗评:
大筱 罗学贵 北地梅香
诗歌评委:
钟金洲 槐花飘香
湘子 新新 五月雪
组稿:
罗学贵 湘子 剧明水
明月心 秋实 李汉军
主播:深谷幽兰 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