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有效落实思维方法?这两个案例值得借鉴

本文共3141字,仔细阅读需8分钟

我国的课程标准十年一大修,新一轮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即将在近期颁布。整体而言,新课标的不同之一是核心素养在学科课程中的具体化,且都会重点涉及学科思维。

当下,教学改革正在逐渐走向深入,走向学习的本质——思考,而教学的核心就是思维。教师应该要对思维能力有基本的判断,在课堂中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成为头脑聪明的人。

▲教育部科学课程标准修订组成员李霞

如何理解学科思维?

语文素养中的学科思维包括: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创造思维。

数学素养的学科思维包括:直观想象、数据分析、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

科学素养中的学科思维包括:推理论证、模型建构、创新思维。

语文的直觉思维就是对语言和文学形象的直接体验。语文的联想想象就是能够在阅读、表达、梳理活动中运用联想和想象。此外还包括运用语言逻辑与规律进行表达,能运用批判性思维审视语言作品,能够分析比较、归纳概括基本的语言现象或文学形象,并且进行创造性改造。

上述就是语文思维的具体内容,其中的联想、想象、概括等其实就是基本的思维能力。数学素养以及科学素养中的学科思维也都是思维方法的综合运用。

综观三个学科中所包含的思维素养,我们可以总结出四大类: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直觉思维、创造性思维。基于这四种不同的思维形式细化,我们就能得到15种基本思维方法以及5种综合思维方法。优秀的教师要让学生学会二十种思维方法,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成为头脑聪明的人。

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直觉思维、创造性思维这四种思维形式是根据思维的材料的不同来区分的。

形象思维是以表象为思维材料进行的思维。以人物形象、具体事物的样貌作为思维的材料展开的思维都能称为形象思维。

抽象思维又称逻辑思维,是以概念为思维材料,以概念、判断和推理的形式来反映自然界物质的形态、结构、性质、运动规律及物质间相互作用,达到对事物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认识的过程。

直觉思是以由概念和表象结合而成的、具有整体功能的“知识组块”为思维材料进行的思维,指人脑不借助逻辑推理而是综合运用已有知识、表象和经验知觉,以高度省略、简化、浓缩的方式洞察事物的实质,并迅速做出猜测、设想或突然领悟。

直觉思维看似虚无缥缈,但是人对一个事物的感知一定是有其背景的,比方说对一个人的了解、做某事件的长期经验积累等,都会影响到个人的直觉判断,直觉思维也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条件。

创造性思维是指思维结果具有新颖性、独特性、目的性和价值性的思维活动,是思维的高级形式。

▲OECD2030学习框架

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21世纪对学生进行素养培养的最高追求。OECD关于2030年的教育框架中指出,我们要培养孩子成为具有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自主学习、自主合作能力的新一代公民。随时间的增长,或许留在孩子脑海中的知识已经忘却,但是形成的思维能力会伴随其一生。

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思维方法,发展学生思维?

1

巧妙设问,激发思维潜力 

以语文课文《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为例。《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是一篇描写雷锋精神的散文诗,用细腻的笔触赞美雷锋精神,非常典型地体现了形象思维。教师在授课前就需要思考应该运用什么样的思维方法,经历什么样的思维过程。在课堂中,可以运用以下几个提问方法,激发学生的思维潜力。

提问1:“边读边想象画面,你仿佛看到了雷锋叔叔……”教师通过这一提问,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其中要考虑到学生的想象够不够发散,想象的内容是否合理等。

提问2:“猜猜'泥泞'是什么意思?”此句由“瞧,那泥泞路上的脚窝 ,就是他留下的足迹。”引出,目的是锻炼学生的直觉思维。

提问3:“看着浑身湿透的雷锋叔叔,看着泥泞路上深浅不一的脚印,此时此刻你想对他说什么?”这一提问通过创设情境,培养创造性思维。要注意,创造性的表达过程中没有统一的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提问4:根据“背着年迈的大娘,踏着路上的荆棘”提问:“能说“年迈”的老师吗?”该提问不仅能够培养类比思维,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词汇含义。

提问5:“不能说“年迈”的老师的话,那应该如何形容老师?”该提问将上一个问题迁移应用,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表达能力以及迁移思维。

提问6:“想一想,还可以在哪里找到关心他人的雷锋叔叔?”此处属于开放性提问,培养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拓展迁移。

在分析解读文章的时候,不妨刻意地思考思维能力的培养如何融入文本当中,从而让学生深刻理解文章,产生更多生成性内容,拥有更丰富的感受。当教师对“学思维”活动课程有了深入的了解,在心中建构起二十种思维方法的进阶概念,就能在学科教学中真正渗透思维含量。

2

方法不一,丰富多样思维 

以二年级数学加减法为例。二年级孩子在面对15-8的问题时,由于处在直觉动作思维阶段,他们需要借助形象具体的事物展开运算。教师可以创设一个真实的问题情境,帮助他们理解。例如一共有15只船,划走了8只,还剩几只?一共有16瓶矿泉水,被买走了7瓶,还剩几瓶?

方法一:通过15根小棒,一根一根地减,最后剩下7根小棒。这是一种以形助数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整合。当他们能够用数字代表具体的事物时,就有了抽象思维的概念,有了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结合。

方法二:根据破十法,15可以分为10和5,且10-8=2,2 5=7。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以分析能力为代表的抽象思维得到了锻炼。

方法三:根据平十法,8可以分为5和3,那么15-5=10,10-3=7。能够培养学生抽象思维中的分析和逻辑能力。

方法四:想加法,算减法。因为8 (7)=15,所以15-8=(7)。通过逆推的过程,锻炼学生的逆向思考能力。

面对同样的内容,不同孩子的思维方式是不同的。掌握了方法之后,运用抽象思维进行建模与随后的练习,并加以反思。总之,思维的内容决定了教师采取什么样的思维方法。长期的思维方法培养,能逐渐形成这个孩子良好的思维品质。

在课堂中渗入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可以影响教师的思维方式。它在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同时,也促进了教师问题解决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此外,它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而教师在给学生上课的时候,也能推动自己课堂提问等能力的提升。

李霞老师的现场分享片段:

版权说明
本文为思维智汇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

林崇德:思维品质的训练对学生有多重要?

胡卫平——为素养而教,我们需要思维型教学

胡卫平——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原中央教科所副所长滕纯——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需要提升思维能力

著名心理学家张梅玲——将哲学思维渗透到数学教育中

改变我们的下一代,从思维教育开始

以思维为“核心动力”,这所学校抓住了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

湖南湘潭九华和平小学丁素平:“学思维”课程正在改变着我们的课堂教学

“思行合一”:这样提升专业能力才是当下教师所亟需的

“学思维”开学第一课来了!看看这些“玩”high了的课堂都是什么?

(0)

相关推荐

  • 杨易程《高考数学备考满分策略》之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现代教育观认为,数学教育是一种思维教育,其灵魂和核心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学教学之数学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对于提升学生思维能力与理解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学数学的教学目的之一就是.学数学教学,一方面要传 ...

  • 如何将阅读变成“悦读”

    马敏 观摩广东省中山市东凤中学王艺锦老师执教的<简爱>,惊叹于这是一节富有冲击力的课.所谓"惊叹"不仅指课堂教学的现场效果,还指对于名著教学来说,<简爱>这 ...

  •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视觉思维

    一.采取有效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视觉思维 数学教学课堂就是激发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其数学探究意识,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利用学生的形象思维,激发其视觉思维,通过视觉教学方式激发学 ...

  • 独家 | 严文法:在学科教学中,处处都可训练学生的思维

    人物简介: 严文法:科学教育学博士,陕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副教授,研究生导师,陕西师范大学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中心兼职教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兼职研究员,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访问 ...

  • 【优秀成果】高中生物学科教学中生涯规划指导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在高中各年级学段中进行生涯规划专业指导,有机地进行生涯规划和学科教学融合,充分利用生物课外活动,开展职业讲座活动,培养学生学科生涯意识,加强学校实验教学,培养生物学科兴趣,锻炼学生学科生涯实践能 ...

  • 如何在化学学科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

    谈谈在化学学科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 注:本文是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成果  批准号:XJK04AJJ005 摘要:对中学生来说,"创新"包含三个层次,即自我实现的创新.智能常模创 ...

  • 前进小学《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教育的研究》课题活动

    前进小学开展三年级语文教学研讨会 前进小学<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教育的研究>课题组 微风夹带着细雨却丝毫无法冲散春日的芬芳,在这芳菲四月天里,为了全面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水平,深入探 ...

  • 石中英:老师在学科教学中,比知识教授更重要的是“价值观教育”

    学科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渠道,学科教学过程中会产生很多问题,其中有价值观问题.有一次我去天津听一节语文课,在课上就发生了这样的问题,老师教的主题是<范进中举>,根据教科书的要求,老师提出来 ...

  •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石中英:学科教学中的价值观教育问题

    石中英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 明远教育书院院长 学科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渠道,学科教学过程中会产生很多问题,其中有价值观问题.有一次我去天津听一节语文课,在课上就发生了这样的问题,老师教的主题是&l ...

  •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思维训练

    一.从具体的感性认识入手,积极促进学生的思维 在数学基础知识教学中,应加强形成概念.法则.定律等过程的教学,这也是对学生进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然而,这方面的教学比较抽象,加之学生年龄小 ...

  • 石中英:学科教学中的价值观教育问题

    石中英 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教授 明远教育书院院长 学科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渠道,学科教学过程中会产生很多问题,其中有价值观问题.有一次我去天津听一节语文课,在课上就发生了 ...

  • 教学中如何落实三维教学目标

    <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其中,知识与技能仍然被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放在了突出地位,后面两个目标则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