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散文: 豆面条儿

点击加载图片

在那食物短缺的岁月里,吃饱已是不易,能有顿美食,更是奢侈,豆面条儿便是那时的奢侈品。

母亲勤劳,为了能让全家人吃饱,她尽可能在所有的土地上撒下各种种子。南河滩那块沙土地,是专门用来种萝卜的。村口一块自留地大多种棉花,地周围点种一些南瓜。我们七队八队每家分得一小块菜地,母亲会种上各种蔬菜。最要紧的是大块地,因为面积大,全家人口粮全出于此。九月底种小麦,小麦收割完毕,母亲便令姐姐们种上玉米、高粱和黄豆。地头儿留一方土地,种上豇豆、绿豆甚至花生。豇豆、绿豆、花生不算主粮,只是我们的“零食”。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全家人都欢天喜地。扫得光溜儿的小院里,堆满了玉米棒子和高粱穗子;另一边晾晒着新打下来的黄豆、绿豆和豇豆,及一些花生,一家人可以敞开肚皮饱吃几天。

待绿豆、黄豆和花生晒干,母亲便灌大半袋小麦,用大瓢舀四五瓢绿豆、两瓢黄豆、一瓢花生,与小麦拌匀,淘洗干净晾晒一日,次日便装上板车,拉着去村里磨豆面。

母亲拉起板车,妹妹与我跟在后面推,老远就听到磨面机房轰隆隆的响声。磨面机房外站着几个等待磨面的乡邻,母亲与他们攀谈,我与妹妹挤进机房看磨面。高高的磨面机上方,站着一个人,把一面筐子的麦子倒进机器,机器飞速运转着,把麦子分离成白白的面粉和黄色的麦麸。

点击加载图片

很快轮到我家,我与妹妹扶着车把,母亲与邻家婶娘合力把袋子抬进机房。磨面师傅把麦子、豆子倾倒入面筐,提了筐登上高台,把麦子、豆子倒入机器。在机器的轰鸣声中,麦子、豆子被碾碎分离。一个出口吐出不太雪白的面粉,一个出口吐出黄的麦麸,但似乎黄的不那么纯正,应是里面多了豆皮和花生皮。

面粉吐出那一刻,即飘出浓浓的豆麦香味,满屋人都夸真香。母亲笑盈盈地说:“去俺家吃豆面条儿。”婶娘笑答:“明儿就去吃。”

舀了小半盆豆面,淋上清凉的井水,母亲把豆面揉搓成絮状,放入轧面机轧面条儿。手摇面条机吱吱响着,挤出一块大大的面饼,反复挤轧几次,粗糙的面饼变得光滑结实,调近轧辊距离,让面饼变薄,再装上面条刀,就可以出面条儿了。轧好的面条被母亲整整齐齐放在盆里。

母亲命姐姐去菜地拔一些青菜、绿葱、蒜苗,清洗干净。姐姐烧火,母亲掌勺。随着油在锅里冒烟飞溅,葱、姜、蒜苗、辣椒纷纷散发出各自的香味。母亲适时倒入青菜迅速翻炒,炒好的青菜装碗备用。母亲将水瓢探入水缸,舀出一瓢瓢清凉的井水,倒入锅中。

姐姐坐在灶膛边烧火,跳动的火苗映红了她的脸。母亲在灶台边等待,看到锅盖上冒起大烟,掀开盖子,沸腾的水在锅中翻滚。母亲抓起一大把豆面条儿,均匀地撒入锅中,任它水中翻滚舞动。待豆面将熟,倒入炒好的青菜,用筷子搅拌均匀,锅里便飘出豆面条儿浓浓的香味,一个院子都要盛不下。

点击加载图片

我们一家都端了碗围在锅边,等母亲一碗一碗盛给我们。父亲更是拿了一个大海碗给母亲,被母亲骂他能吃。一碗碗的豆面条儿从灶房端出,放在院中的水泥桌上。碗里冒着热气,浮着绿肴,卧着浓香的豆面条儿。一家人埋下头心满意足地吃着,直吃得浑身热乎,满嘴飘香。吃完第一碗,还要返回灶房盛第二碗,直至一口大锅干净露底。

我和妺妹更是吃得肚皮胀圆,坐在椅子上不愿动弹。那边厢,母亲已收拾了碗筷,又入了灶房……

审阅:廖林

简评:豆面条儿来之不易,食之味美,种收制煮,作者见证了勤劳和快乐,享受了家庭温馨。文章充满了真情实感,品读起来感觉很亲切自然。

终审:严景新

(0)

相关推荐

  • 八月,故乡的豆瓜香

    八月,故乡的豆瓜香 去饭店吃饭,服务端来一碟煮熟的黄豆荚,剥了几颗吃了,新鲜清甜的豆汁润滋了我的喉咙,有一个半月没有回乡下了,看着碟子里的黄豆荚,心里荡起了一种莫名其妙的惆怅-- 中秋过后,家乡的乡野 ...

  • 【刘亚军散文】父爱“粽”关情——怀念父亲

    点击"草庐书屋"免费订阅 父爱"粽"关情 --怀念父亲 原创/刘君亚 我悬挂一枚装满香香草的香囊,闻着大街上飘过的粽香,看着女人们手中刚刚折回来的艾草,就知道中 ...

  • 东篱把酒(二)

    东篱把酒(二) 寒冬里的感动 从我很小的时候,母亲就知道我喜欢吃面条儿,于是隔三差五总会给我做上一碗.炝锅面.白水面.肉丝面等各种面条儿,母亲没少做给我吃.每当看到我狼吞虎咽地吃面条儿的样子,母亲脸上 ...

  • 今年春节的饹馇盒 | 刘心武

    本文作者(右)与三儿2019年元月的合影 儿媳妇说,要给我网购饹馇盒,被我制止了.儿子儿媳妇都知道,近十来年,每逢春节,我都喜欢在喝小酒的时候,拿饹馇盒下酒.那饹馇盒都是我的村友三儿送来的.今年三儿所 ...

  • 乡土散文:家

    老家怀想 家对我来说太普通了,可什么是家呢?是高楼别墅还是民房土瓦?是生活的港湾还是不老的牵挂?家对我来说就是父母住的地方,有父母就有家.有一首歌唱得好"家有父母的情,家有父母的爱,父母在家 ...

  • 乡土散文:交公粮

    难忘那时交公粮 我出生于农民家庭,并且亲身经历过多年的交公粮过程,品透了交公粮的滋味.而这种在我国延续了2600多年的皇粮国税制度,于2006年给全部取消了.那一时刻的如释重负之感和无比愉悦之情,充满 ...

  • 乡土散文:菜窖

    记忆中的菜窖 "菜窖"一词对于现在人来说可能是陌生字眼.可对于我这个上世纪60年代出生在农村的孩子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因为小时候北方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菜窖.菜窖是北方农村用来储存 ...

  • 乡土散文:老屋依旧在,无处话凄凉

    任凭时光如何变迁,留在心底的那份记忆是无法忘怀的.曾经满园的欢笑,吵吵闹闹,鸡鸣狗叫,上树爬墙 ,不知天高地厚的我们,再也回不去了,而有些人却再也见不到了. 再一次老家,回到爷爷奶奶曾住过的老屋,心里 ...

  • 乡土散文:推磨

    磨道·推磨·磨面 总有一块热土令人魂牵,总有许多往事记忆犹新. 一个阳光明媚星期天,我回到五十里外的老家.吃过午饭,闲着没事儿,出大门右拐正北走了百十米远.走到路口往左前方看,有一块不太规则.有点艺术 ...

  • 乡土散文:远去的土灶台

    2021-04-27 08:30:00 这些日子,每当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一个人常常在梦境里穿行,在故乡的烟雨中徘徊.饱经风霜的老树在浅睡低眠,孤独寂寞的老屋亦沉默无语.脑海中忽然想起老家的土灶台,那红 ...

  • 以张文翰散文《忆母背柴》为例谈乡土散文的重构和本土化语言之美 || 作者 尹新武

    乡土散文的重构和本土化语言之美 --以张文翰散文<忆母背柴>为例 作者    |    尹新武 乡土散文是和乡土小说并驾齐驱的重要文学现象.随意翻开一本中国散文集子,其中有不少我们耳熟能详 ...

  • 乡土散文:推磨人

    推磨 我家院子的角落里有盘老石磨,像一个隐退的孤独老者默默地蹲在墙角.抬眼看去满目灰尘,没有当年的丰润和活力.看着眼前的些许凄凉,我突然想起老石磨从前热闹繁忙的红火时光. 在我幼小的时候,适逢使碾推磨 ...

  • 乡土散文:回忆农村脱坯

    文:乔玉璞 脱坯(鲁西阳谷一带说pēi,普通话说pī),就是制作土坯."脱坯"的事儿,恐怕40岁以下的人没有记忆了. 以前,很多地方,盖屋垒墙用不起砖而以土坯代之,而我的老家阳谷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