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浙江高考作文下水文:得与失

【按】写浙江高考的作文,关于“得与失”的下水文一篇。这篇前几天在另外一个自媒体号上为参与征文而首发,今天再发在微信公众号上。卑之无甚高论,不过是老生常谈而已。
得失之辩,从古至今文章可谓多矣。但有两点需要注意:一个是不能用别人的文章代替自己的思考,另外一个是不能用思考代替行动。
从教育角度来说,学生关于得与失的思辨绝不只是高考写一篇作文的问题,其实从很小的时候就应该开始了。虽然有些时候他们可能说得明明白白,但真做起来,还蛮不是那么回事。
比如,单以语文学习而言,要日积月累关注长时段大量阅读带来的得,而不要急功近利只是盯着眼前考试的得,这个道理仿佛人人都懂,但是,实际操作如何呢?大多数是猴吃麻花——蛮拧。

2021年浙江高考作文:
有人把得与失看成终点,有人把得与失看成起点,有人把得与失看成过程。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正文】
是得?还是失?这是个问题。得到什么?又失去什么,这也是个问题。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为什么很多人经常会被近忧所困扰,是因为缺乏远虑。无远虑,就不能做到未雨绸缪;无远虑,就只能一直临渴掘井。趋利避害是人和动物的共同特征,但真正聪明的人应该有别于动物,那就是动物只看到眼前的利和害,而人看到的不只是眼前的利和害,还应当看到长远的利和害。
有些事情眼前看是得,长远看则是失;有些事情眼前看是失,长远看则是得。今日之蜜糖,可能是他日之毒药,反之亦然。因此,一时一地一事的得与失,完全没有必要挂碍于心。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常言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被很多人奉为人生至理。这样的人,一定会把荣华富贵看作是得,把贫穷卑贱看作是失。这样的人为了获得功名利禄,可以不择手段,直到到头来“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他们不能理解为什么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更不能理解颜回为什么“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任何荣华富贵之乐都无法替代安贫乐道之乐。“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唯有勘破名利,才能知道什么是得到,什么是失去。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孟子曰:“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文天祥在绝命词中这样写道:“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他用生命完成了人生最后的答卷,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真正做到了“留取丹心照汗青”。唯有勘破生与死,才能知道什么是得到,什么是失去。
何者谓得,何者谓失;得到什么,又失去什么。在具体而细微的每一件事上,可能有时得失是起点,有时得失是过程,也有时得失就是终点。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得与失从始至终都关乎价值判断。
那么,人生中最大的“得”是什么,为了这个“得”又可以抛却什么,可以失去什么呢?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用诗歌给了我们一个参考答案:“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