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枪·借枪·埋枪·起枪 朱德赠送的“汉阳造”见证太宁革命
1928年的一个冬夜,大埔茶阳太宁村福兴寺前面不远处的小坝里,人影晃动。借着灰暗的月色,他们动作迅速,连挖几个深坑,将50余支长枪悄悄掩埋。
埋枪的正是工农革命军第十五团第一营营长饶寿田及其部下。这50余支长枪是当年朱德率领“八一”南昌起义军进驻大埔时,赠给太宁农军的汉阳造“七九”五响步枪,是起义军留给太宁的革命火种。
掩埋完毕,其他队员迅速消失在夜色中。唯有饶寿田,久久伫立,思绪深远……
1927年8月,南昌起义军南下广东,意图建立粤革命根据地。根据中央指示,广东省委决定发动东江暴动,迎接起义军入粤。同月下旬,中共大埔县部委按潮梅暴动委员会的指示,成立了由郭瘦真、郭栋材、饶龙光、饶寿田等20人组成的大埔县暴动委员会,指挥全县暴动。
9月16日,贺龙率起义军由永定沿汀江进入大埔,前锋第二十军第二师第四团于大埔石下坝,击溃陈铭枢驻石下坝虎市的一个营。中共大埔县委书记、农军独立一团团长饶龙光闻讯,即与附城区委书记饶炳寰以及一连连长饶寿田等率领太宁农军(即第一连农军),在永定农军配合下,从北门和西门两路攻入县城,直捣县府,解除县警队武装,县长刘职超狼狈而逃。攻入县城后,宣布成立大埔县人民革命政府,迅即派江弼群北上石下坝向起义军报告胜利消息,沟通联系。两天后,起义军主力部队进驻县城茶阳,成立工农革命政府,饶龙光任主席。
20日,朱德、周士第、李硕勋率起义军后卫部队第十一军二十五师、第九军教育团入城,看望了在城警卫的太宁农军,并赠送150支汉阳造五响长枪。相比太宁农军成立之初自购自造的单响土枪、鸟铳等武器,这批枪支可谓不同凡响,不知要强多少倍。在场的农军战士们摸着这些亮锃锃的长枪,无不欢欣鼓舞,斗志昂扬。
10月1日,三河坝战役打响。留守三河坝起义军3000人及大埔农军1000余人与国民党钱大钧部展开激战。同时,饶龙光、饶寿田等率领第一连坚守县城,严防闽西之敌偷袭起义军腹背。永定农军编入第一连参加战斗。第三天,国民党薛岳师一部联合肖雨史商团军进攻县城茶阳,企图切断起义军后路。饶龙光、饶寿田指挥第一连农军与敌人激战,多次击退敌人进攻。最后,农军弹尽粮绝,饶龙光率领县委和工农革命政府以及太宁农军退守太宁。
1928年6月,永定县委决定举行大规模武装暴动,推举张鼎丞为暴动总指挥。与太宁有深厚感情的张鼎丞(曾在太宁由饶龙光、张高友介绍入党),两次派人到太宁借枪,并向饶龙光、饶寿田等发出邀请,请求派出我工农武装十五团第一营支援。
永定暴动后,第一营活动于闽粤边境两省三县(大埔、永定、平和),遭到敌人层层进剿、封锁,最后不得不疏散,枪支武器集中由饶寿田处理。饶寿田经与堂侄饶福昌、同族侄子饶赛昌、饶焕昌等商议,将枪支武器埋藏在福兴寺对面的河滩小坝里。这批当年朱德赠送给太宁农军的汉阳造“七九”五响步枪,就这样掩埋在了小坝里,太宁早期革命的高潮落下帷幕。
1929年10月,太宁党组织接上级指示,东江红军四十六团扩充兵员,在大埔成立第十二连,简称“红十二连”。根据上级要求,太宁党组织将埋藏的50多支汉阳造步枪挖出,充实到“红十二连”,并动员游击连战士参加。月底,从全县各区抽调180名武装人员,集中在埔北的严背畲整训后,正式成立“红十二连”,归属四十六团。全连有长枪百余支,驳壳枪10支,是当时埔北地区的主要武装力量。
时隔10个月,朱德赠送的这批汉阳造“七九”五响步枪又重新投入战斗!
梅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