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测试展望(下)

前言

在上篇中(2020测试展望(上))聊到了整体行业的发展和技术走向,在回顾了一下最近半个多月的沟通和讨论后发现大家想聊的更多的并不是明天是怎么样而是明天该怎么走。所以在2020下篇内容中我聊下关于不同级别的团队在2020的展望及个人发展的展望,为大家提供给个参考。

对于传统行业,并不是一定要全部转型敏捷,受到业务方的影响分离敏态业务和稳态业务是行业变化所推动的,作为质量部门并不能解决该问题,而针对稳态业务的传统测试体系与敏捷业务的敏捷测试体系都会并存。

下面的分类都是针对敏态业务为主的(测试开发比为1:8-10),请大家注意。

初级团队

初级团队,一般指测试1-5人级别。

对于小型测试团队面临两种情况:

A. 如果团队是有非常强的研发基础的,会面临两个问题普通测试跟不上,高级测试招不到的状态。由于研发的CI&CD体系做的很好,出现了可以不需要专职测试的情况(其实还是招不到那么强的测试),安排初学者匹配基本业务回归成为兜底和培养业务专家的目标。在这种情况下测试人员有效梳理业务流程,构建产品经理级别思维,构建用户故事地图及帮助用户故事实例化会成为初级核心技能培养重点,后期可以添加技术方向为未来的持续测试提供业务基础。

B.  如果团队是非常混乱的,那么就会出现测试人员忙着解决各种问题,在这种团队的测试一边需要忙着解决业务测试,一边又要找着解决持续交付下的测试瓶颈解决手段。从某些角度这种团队是比较容易出英雄的团队,很多测试高手都来自于这种团队,所谓靠别人不如靠自己,能够活下来的测试也就意味着真正的让测试团队创造了价值。对于这种测试人员在确保测试自身高效(有效自动化)的基础上,要参考敏捷团队的概念与整个团队进行沟通,拉通技能及价值目标,让人人皆产品,人人皆测试。提高团队的交付能力,再逐步复制团队能力。而对于这类公司的难度在于如何从10个人到100个人,再从100个人到1000个人,因为前者不难,后者非常难。

总的来说在初级团队是个人英雄主义,做好自己,做好解决一切问题的目标,做对公司最有价值的事情。

中级团队

中级团队,一般测试5-10人级别。

在这种团队中一般已经进入了稳定期,应该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作为测试员工和测试领导“各怀鬼胎”。测试人员总想着涨工资求发展,测试领导总在想着我是跳槽还是做点啥,但是我不知道还能做啥啊,下面的兄弟一个比一个牛逼或者一个比一个2逼,要么被下面干掉,要么被下面蠢死。

在这种情况下管理层要保证自己进步的同时要“稳”住下面的各种“青春荡漾”,自己的成功是可以复制的,才能做好管理,所以准确的根据下属特点去区分猴子(有想法的)和兔子(没想法的,家里有矿的),分配工作内容是重点。

对于组员来说,如果有个好领导那么未来5年就跟着吧,否则就要好好搞定技术了,核心内容自动化(一般业务有人做),要把重复的工作释放掉,所以从构建自动化到构建有效自动化是重点。有效自动化的核心在于设计分层自动化,并且逐步推进分层自动化与研发团队技术的同步性,让测试设计思想与研发思想开始同步。

总的来说中型团队的核心是构建方向及培养团队,对于公司来说这个周期可能会很短,互联网公司的爆发都在这个阶段,面对人面好人是减少工作量的重点,想法大于能力,技术都很好学!

大型团队

大型团队,一般指测试10-30人级别。

到了大型团队就难说了,因为在这个团队规模上已经无力改变些什么。整个团队应该已经定型了,熬到这个团队规模也有了很多“大白兔”,该有的流程也已经稳定和适应了,要没有特别大的事情和高层的决心是很难推动的,这是公司活下来的基础也可能是公司活不下去的基因(舒适区)。

作为管理层的你可能拿着不错的薪水,在行业内也能被叫大哥,老师,前辈等。在这个阶段要么搞点副业(投资房地产估计来不及了),要么就要构建自己的圈子。需要解决的问题已经不是你需要考虑的问题,而是团队的投资回报比,有问题找圈子有人来指导就行了,而且外来的和尚好念经的道理应该也明白了。

而作为非管理方向的你就保持初心在技术上继续前进,优化交付流程,量化团队指标,关心各种技术发展。

总的来说在这个阶段上要做的事情就是多去分享和认识同阶段的各种人,构建自己的解决方案体系,在家靠父母出门靠兄弟。加油,你们是这个行业的方向标。

巨型团队

巨型团队,指测试30人以上级别。

其实到了这个阶段已经没啥好说了,我们还是来互相商业吹捧吧。

TestOps|测试运维

精益技术 赋能过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