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鲜药中成药辨治热病经验【一点资讯】
孔伯华先生曰:“欲尽诸药之能,必须依据《本经》;欲尽诸药之用,必须参酌仲景《伤寒论》。”先生用药极有特色,自成一路,参《伤寒论》之法,借温热病之善用滋阴清热、芳透淡渗之品治疗各种热病及内科杂病。
选药用药注重药材道地性,如川军,川连,川柏,川郁金,川萆薢,川椒,杭菊花,广霍梗,雅连、仙露半夏、金钗石斛、鹅枳实。如一处方中用鲜石斛又改用金钗石斛,用后者取其质润、津液多,以适用津少阴亏的病人,早日恢复阴津,鲜品取其速效,制品取其质优,二者并用于一方中,煞费苦心。
炮制如法,如木香、鸡内金、诃子选用煨制,使药性缓和;茯神、莲子心、远志,选用朱砂拌,发挥安神清热之功;川黄连用吴茱萸水泡,制其寒性;川郁金用白矾水浸去其燥性,增加解郁除痰的功效;橘核、荔枝核、乌药、知母、黄柏盐水炒,以入下焦;杏仁、桃仁、苏子、柏子仁为了减少油性,多制霜用;稻芽炒用偏于消食,炒焦稻芽则化积滞,用于积滞不消。熟地用砂仁拌炒,防其滋腻;全瓜蒌用玄明粉拌,发挥润肠通便之效;以秋石水浸之玄参心,加强滋阴降火而不伤胃,补益下元真火,散瘀血助阴精,降邪火归真阳;诃子肉用川连五分泡水炒,去其温性;茵陈、山桅子同炒退黄,本于伤寒论茵陈蒿汤。
注重药物用法,旋覆花包煎,恐其戟人咽喉;车前子包煎,是防其黏性;六一散、益元散、碧玉散、黛蛤散包煎,为防止散面药粉混悬、煎后焦煳,又恐其分布不匀,无法煎出药力,采用布包后使药水浸入其中,将有效成分尽量溶出;竹沥水另兑,清肺豁痰止咳,充分发挥其疗效;酒军开水泡兑,只取其气,不用其味;先煎生石膏、生滑石块、生石决明、生牡蛎、生龙骨、鲜石斛等使有效成分充分溶解,钩藤、薄荷等后下以防止有效成分破坏。兹以分析医案中常用的一些药物以管窥先生用药特点。
善用鲜药
孔伯华先生以善用鲜药著称,鲜药有干药所不能发挥的作用。先生热病医案发热多为急症,鲜药力未有损耗,效力较干品强得多,故先生喜用之。孔伯华先生常用鲜药有10余种,如鲜芦根、鲜白茅根、鲜石斛、鲜九节菖蒲根、鲜藿梗、鲜竹茹、鲜生地、鲜荷叶、鲜薄荷、鲜藕、鲜佩兰、鸭梨、梨皮、西瓜翠衣等,此类鲜药多为清热养阴、芳化辛散之品,是治疗热病的常用药。
▶芳香化湿类
鲜九节菖蒲根、鲜霍梗、鲜佩兰三药皆芳香之品,菖蒲开心窍,霍梗醒脾胃,佩兰除肺胃秽恶。
石菖蒲,《本经》治五脏心下邪气,口中烂臭,坚齿,明目聪耳。久服轻身耐老。菖蒲辛苦而温,入心胃经,先生认为石菖蒲芳香而散,善开上窍,开心孔,利九窍,鲜品九节者尤良,凡属痰湿郁闭者,皆用之。热邪深陷,逆传心包,神昏谵语者,必用鲜九节菖蒲根配伍川郁金、安宫牛黄丸、紫雪丹等清心开窍,芳化醒神;兼感时邪,寒湿外束,肢体痛楚者,以石菖蒲配苏合香丸芳化湿痰,疏通经络;热实于中,清窍闭阻,耳聋耳鸣者,配生石膏、生石决明、龙胆草等清化开窍;中风痰闭者,配辛夷花、麻黄、生石膏、苏合香丸、至宝丹等芳通开窍。轻者入煎剂,甚者捣汁兑服。
藿香,辛微温,入手足太阴。芳香之气助脾醒胃,故能止呕逆,开胃进食。温中快气,去瘴气,止霍乱,治心腹痛。湿困脾胃呕吐,常配鲜藕汁、鲜竹茹醒脾化湿、降逆止呕,是先生芳香化湿之常用药。
佩兰,辛平能散结滞,芬芳能除秽恶,清肺消痰,开胃除恶,散郁结之圣药也。先生所载暑湿病案中,吐利交作,腹痛颇甚,四肢厥逆,以藿香梗配佩兰梗,以芳香清化暑湿。
▶清热利尿类
鲜苇根、鲜白茅根、西瓜翠衣三药皆清热利尿,热病见发热口渴,小便不利。
鲜苇根,甘寒,归肺、胃经。主消渴,胃中客热,利小便。先生常用于热病烦渴配麦冬、天花粉、藕汁、梨汁,甘蔗汁;胃热呕哕常配竹茹;肺热咳嗽常配瓜蒌、浙贝母、杏仁;热淋涩痛常配白茅根、生滑石等用。
鲜白茅根,《本经》主劳伤虚羸,补中益气,除瘀血,血闭寒热,利小便。白茅根,甘寒能降除伏热,利小便,止渴,见发热口渴,小便不利,先生常用本品配鲜苇根同用,以甘寒能滋阴祛虚热,而无伤犯胃气之虞也。
西瓜翠衣,先生唯取其鲜,专取其质,用为清热利尿,暑湿之发热常用之。
▶芳香清疏类
鲜薄荷、鲜荷叶皆芳香上清头目,且能凉肝,先生常以二药配伍使用。
鲜薄荷,辛凉,上升入肝肺二经。辛能发散,专于消风散热。凉能清利,故治咳嗽失音、头痛头风,眼目口齿诸病。先生常于温病初起,以薄荷与地骨皮配伍退热尤良。
鲜荷叶,苦涩平,无毒。凡暑湿外感,湿热内蕴,血热妄行,肝经有热等,先生常用之清利芳化,升清降浊,凉血、凉肝。
▶甘寒养阴类
鲜石斛、鲜生地、鲜藕、鸭梨皆为滋阴之品。石斛主养胃阴,生地养肾阴,藕滋养阴液,鸭梨滋肺阴。
鲜石斛,《本经》治伤中,除痹下气,补五脏,虚弱羸瘦,强阴,久服厚肠胃,轻身延年。鲜石斛,甘苦、微寒,入肺、胃、肾经。功擅滋养胃阴,清热生津,用于热盛伤津,口干烦渴,其在清热生津的同时,又有补益之功,且气味轻薄,性虽补,却并不碍邪,故先生喜用之。胃阴损伤者,必用鲜石斛或配伍鲜生地、肥玉竹、天花粉等益胃生津之品;即使在温病初期,热势已起,有伤阴之象者,亦用鲜石斛配伍生石膏、生知母、鲜苇根、莲子心等清气之品,以清热护阴。石斛体瘦无汁,味淡难出,入煎剂先生常先煎。
生地,《本经》主伤中,逐血痹,填骨髓,长肌肉,做汤除寒热积聚,疗折跌伤筋,久服轻身不老,生者尤良。生地黄乃新掘之鲜者,性禀至阴,入手足少阴、厥阴,兼行足太阴、手太阳,为散血之专药,先生常用之于热病阴分余邪未清,以生地黄配玄参散阴分血分之余热。
藕,生者甘寒,能凉血止血,除热清胃。胃阴不足,肝热血热者先生常用之,或取汁用。
鸭梨,清凉润肺生津,止咳。凡阴虚肺燥有热作咳者用之。
善用中成药
孔伯华先生热病医案,几乎每案均有中成药1~3种之多,常用的有凉开三宝紫雪丹、局方至宝丹、安宫牛黄丸;芳香温通开窍的苏合香丸,清热开窍之轻剂牛黄清心丸;化痰开窍之十香返魂丹;清热解毒消肿的六神丸、犀黄丸;疏肝和胃的左金丸;补肾助阳的金匮肾气丸;小儿解毒镇惊的牛黄抱龙丸等,这些成药的并用,起到与汤药发挥协同作用或补充汤药所不及的一面,共同发挥疗效,有时也将丸药包煎与汤药一起煎煮,临用时以汤药送服。
▶凉开中成药
温病凉开三宝紫雪丹、安宫牛黄丸、局方至宝丹均具有清热解毒、豁痰开窍之功,先生热病常用之又有区别。紫雪丹为其最常用之药,无论外感内伤,凡见体内有郁热者,即使发热初起亦可用之,以其清透少阳里热之功甚佳。安宫牛黄丸用于温邪逆传心包,高热烦躁神昏谵语者用之,内热极盛,即使未见神昏谵语亦用之以清心涤透阴分之余热,是为先安未受邪之地。局方至宝丹清热豁痰开窍之力较佳,先生除热入心营者用之,更常用于中风痰热内闭之症。牛黄抱龙丸具有息风化痰镇惊之功效。先生用于热病以脉左关盛,小儿惊风、成人皆可用之。牛黄抱龙丸镇惊之力较安宫牛黄丸和局方至宝丹较弱。在热病医案中,先生常灵活应用。常以局方至宝丹清热豁痰开窍,化有形之痰,以去邪之有形之势,再以安宫牛黄丸护未受邪之心主,继以紫雪丹清透里热。
▶温开中成药
苏合香丸为温通芳开、解郁化痰之品,先生善用此药,以开诸闭。外感风寒,表为寒束、肢体痛楚者,用之温散相当于辛温解表,其效甚佳;体为寒湿所困,甚者如风寒湿痹者亦常用之,是取其芳香温散,宣统周身经络,兼有祛湿化浊之功;气闭心胃疼痛用之以芳开止痛。十香返魂丹系芳香开窍、清新化痰之品,热病挟湿,伴肝风内动,痰迷心窍者先生每用之。
▶清热解毒消肿中成药
六神丸是先生治疗诸疔毒痈疮、痰核流注、瘰疬横痃等疾的常用药,外感热病伴头目肿痛,其咽喉肿痛及发颐者或有无名肿毒必用,常用剂量为30粒。犀黄丸具散瘀解毒之功。外感热病湿热内蓄,下肢浮肿者亦或用之散瘀消肿;湿热深入肠道血分,里急后重,脱肛肿痛,以犀黄丸解毒散瘀消肿;血分湿热,遏于皮肤,湿疹疮疖者,用此药以散瘀解毒;或治疗由于血热迫血妄行,瘀血湿毒内闭之证,往往以犀黄丸配生柏叶、血余炭以化瘀止血,引血归经;血分湿热郁结,黄带黏稠者,配之以化瘀散湿;湿热痹症关节疼痛,用之解毒散瘀止痛。
学习《伤寒论》书,首先要学习张仲景的辨证论治的思路与方法,这对于临床诊断与治疗思维起到决定性作用。
看书中'辨XXX病脉证并治',虽然了了六个字,却把在临床的辨证论治的思路与方法都说了出来,仲景虽然没有专篇论述,但把深层的含义包含在普通的言语之中。
张仲景的辨证论治分为三部分,大致为:辨病----辩证---辨治三个方面,但是有的条文也没有按照这个规律,那是针对一些简单的容易辨别的疾病,或在主证的基础上的一个兼证,采取的另外一个治疗方法。现在针对大致的条文来做一简述。
一。辨病
辨病是根据临床症状的不同,首先辨别出这个病的病证是在哪个范围,来确定当前这些症状中属于什么病。张仲景根据自然规律与人体的结合,分析出人体的六种不同位置与功能,完全合乎自然规律,结合人体的生理与病理,形成了六病学说,分别为太阳病,少阳病,阳明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至于病位另外专篇论述,在此大致说说,以便理解。
太阳病是病位在全身的皮表,由心肺的气血来供养,而达到抵御外邪的作用。
阳明病为人体的内通道--胃肠道,其从口到肛门均属于阳明的范围。与皮表正相反,因而分为表里。太阳对外,阳明对内。
少阳病的病位可涉及全身,为元气运行的道路,由阴而生,上达于阳,类似于人体的静脉神经(动脉神经为卫气的循行)。在人体局部为肝胆的调节。
太阴病的病位在胃肠道,但是他的作用为吸收与运化水谷精微。也就说胃肠道虽为阳明,但是阳明只是储存水谷,而吸收与运化属于太阴的范围。
少阴病的病位在腹部,局部为在肾与膀胱,但是结合功能是在全身的血脉中的包含者,如同地球的吸引力,虽在土中,但是却表现在地球的外部各个方面。
厥阴病主脉,其病位有两个一个在上,一个在下,上面的 通阳,下面的起阴,交通阴阳,相互交接。遍及全身。
所以张仲景首先要辨病,才能有利于辩证论治,确定了病位的大方向,再进行分析病机,通过辩证来辨出得病的病机来。
二。辩证
辩证是辨别症状与分辨类型,在古代,证与症不分,到近代才区别开,此处言辩证,是通过辨别症状来辨出疾病的病机为主。
张仲景的辩证思路为全书的重点,不论何条均以辩证为主,但是辩证又分为三类,即辨主证脉,便鉴别证脉,辨兼证脉。此思路的排序有前后之不同,有辨别之先后,主次缓急之不同,因此,辨主证脉为主,鉴别证为次,兼证为末。刘渡舟教授指出:“临床辩证,要先抓主证,才符合辩证的思维方法,才能进一步认清兼证及变证,分清辩证的层次,而使辩证的程序井然不紊。”
1.辨主证。主证是一组症状中的主药症状和体征,是病人表现最痛苦,或最突出的一个症状。它最能显示出该主证与病机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与病位的统一性。从书中来看,主证可能是一个或两个,但是不能太多。如:
(1).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微沉,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
(2).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与小柴胡汤。
上面两条文中,分别以红色标志者为主证,书中如此条文甚多,可以查阅。
2.辨鉴别证。鉴别证是根据主证脉来加以对比鉴别的其他症状,有利于对主证的存在起到支持作用,并有利于显示主证病机的一组症状。其症状或多或少,但是必须突出与其他病症的相鉴别之处。鉴别证是临床的重点,他表现了一位医生的理论基础的深浅,临床经验的多少,辩证思维的灵活与否,显示了医生的临床辩证水平。
如上面两条中之绿色标志者为鉴别证。1条文中不呕为不是少阳病证,不渴为无阳明病证,加之无表证说明没有三阳病的表现,那么就从三阴来辨别,那么三阴从何处来辨别,从兼证中来体现。所以后面的兼证为前面主证与鉴别证的重点表现者。2条文中发潮热,怎么引起的,需要辨证出病机来,从鉴别证来区分,一般潮热有三种,阴虚,湿热,腑实,那本条的鉴别证是“大便溏,小便自利”,阴虚大便偏干,小便不利,湿热者大便粘滞不爽,小便不利,阳明腑实者大便偏干,小便黄,以上三个均与本条文不相符,那如何辨别,当从兼证中来寻找。
3.辨兼证脉
兼证为临床见证中的一些次要症状,但是在主证与鉴别证无法辨别出病机时,那兼证则起到决定性作用,能帮助确定病机所在,并且还有利于加减用药。如上面用蓝色标志者为兼证。
1条文中脉沉微,身无大热为兼证,脉沉为在里,脉微为阳虚,沉微说明是肾阳虚衰引起的,身无大热者说明虚阳上浮引起的。从而显示了该病机为汗下伤阳,阴寒内盛,迫阳外出,阳与阴争而出现烦躁。
2条文中胸胁满不去者,说明发潮热不是阳明之热引起的,而是由少阳升发不及,血郁于阳明而致。
三。辨治
是针对病机采取的治疗原则,治疗方法,以及治疗方药的辩别。
张仲景的治疗原则大致分为治病求本,扶正与祛邪,以及调整脏腑的生理功能。
治疗方法大致为所谓的八法,临床可以根据病情灵活加减组方用药。
从《伤寒论》的条文来看,仲景选方常用“主之”“可与”“宜”三种,从中可以看出“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及“对证治疗”的三种治疗方法。其中对症治疗用“主之”来说明,同病异治用“可与”来表示,而异病同治用“宜”来表示。如上面1条文用“主之”说明是对症治疗,其他条文也是一个道理。上面2条文用“与”来说明是同病异治,同是发潮热,又为阳明病,本当用阳明方,反而用小柴胡汤,所以属于同病异治。其次,大承气汤条文较多,在应用上大多说为“宜”,是异病同治的表现。
【组成】黄芪生,四两(120g)归尾二钱(6g)赤芍钱半(4.5g)地龙去土,一钱(3g)川芎一钱(3g)红花一钱(3g)桃仁一钱(3g)
【用法】水煎服。
【功用】补气活血通络。
【主治】气虚血瘀之中风。半身不遂,口眼斜,语言謇涩,口角流涎,小便频数或遗尿不禁,舌暗淡,苔白,脉缓无力。
【方歌】
补阳还五赤芍芎,
归尾通经佐地龙,
四两黄芪为主药,
血中瘀滞用桃红。
【证治机理】
本证之中风,由正气亏虚,气虚血滞,脉络瘀阻所致。正气亏虚,不能行血,以致脉络瘀阻,筋脉肌肉失养,故见半身不遂、口眼㖞斜。正如《灵枢·刺节真邪》所言:“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荣卫,荣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气虚血瘀,舌本失养,故语言謇涩;气虚失于固摄,则口角流涎、小便频数、遗尿失禁;舌暗淡、苔白、脉缓无力,为气虚血瘀之征。本证以气虚为本,血瘀为标,即王清任所谓“因虚致瘀”,非独用活血化瘀或益气补虚之所宜。治当以补气为主,活血通络为辅。
【方解】
方中重用生黄芪,甘温大补元气,使气旺以促血行,瘀去络通,为君药。当归尾活血通络而不伤血,为臣药。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助当归尾活血祛瘀,为佐药;地龙通经活络,力专善走,并引诸药之力直达络中,为佐使药。合而用之,则气旺、瘀消、络通,诸症可愈。
【配伍特点】
重用补气,佐以活血,气旺血行,补而不滞。
【运用】
本方为益气活血法之代表方,又是治疗中风后遗症之常用方。以半身不遂,口眼㖞斜,舌暗淡,苔白,脉缓无力为辨证要点。本方久服方能显效,故取效后多需继服,以巩固疗效,防止复发。方中生黄芪用量独重,宜先用小量(30~60g),效果不显者逐渐增量;原方活血祛瘀药用量较轻,可根据病情适当加量。
【方论选录】
至清中叶王勋臣出,对于此证,专以气虚立论,谓人之元气,全体原十分,有时损去五分,所余五分,虽不能充体,犹可支持全身。而气虚者经络必虚,有时气从经络处透过,并于一边,彼无气之边即成偏枯。爰立补阳还五汤,方中重用黄芪四两,以竣补气分,此即东垣主气之说也。然王氏书中全未言脉象何如,若遇脉之虚而无力者,用其方原可见效,若其脉象实而有力,其人脑中多患充血,而复用黄芪之温而升补者,以助其血愈上行,必至凶危立见,此固不可不慎也。(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
临床医案
头痛
张某,女,53岁。2001年6月3日初诊。
主诉:头痛半年。患者半年前因受外伤而头痛如锥刺,固定不移,动则加剧,经服中药后好转,继服原方则无效。现仍感头痛隐隐,夜间尤重,伴气短乏力,上肢麻木,舌暗红,舌下脉络迂曲青紫,脉细涩。
诊为头痛,证属气虚血瘀。治当益气活血,祛瘀醒脑。投以补阳还五汤加减:
黄芪30g,当归10g,川芎10g,赤芍10g,地龙10g,细辛3g,白芷10g,磁石30g(先煎),菊花15g,天麻10g。水煎服5剂而愈。
按:头痛病属瘀血者甚多,然瘀血程度不同,头痛之性质、轻重迥异。观此患者先期病历,初期独用大剂量活血化瘀之药以祛因外伤而致之有形瘀血,实为急则治其标,有形之瘀血已去故头痛渐缓,而隐隐头痛当责之无形之瘀血,此无形之瘀血实因患者年事已高,气虚无以助血畅行,西医多责之动脉粥样硬化,血液黏稠度增高等。此时若守原方独用活血祛瘀之品,恐有伤正之嫌,对医治头痛似无裨益。治法上应是补气使气旺以助血行,佐祛瘀通络则头痛自去。现代研究亦证实补阳还五汤能扩张脑血管,增加脑的血流量,改善脑的血液循环,药证相符,故效若桴鼓。[张梅奎.张学文教授运用补阳还五汤的经验.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03,10(3):40-41]
面神经麻痹
女,48岁。2010年4月3日初诊。
患者2天前出现左侧口眼歪斜,伴肢软乏力,舌淡,脉细涩。
西医诊断:面神经麻痹。
中医诊断:口眼歪斜,辨证属气虚血瘀,脉络阻滞。治宜益气活血,祛风通络。补阳还五汤加味:
黄芪30g,当归尾15g,赤芍10g,地龙20g,川芎10g,桃仁12g,红花6g,白附子1g,僵蚕10g,全蝎10g。水煎服,日2剂。
40剂后,口眼歪斜大有好转,再予上方加减,原方加党参12g。20剂后口眼歪斜基本消失。
按:口眼歪斜好发于40岁上下之中年人。其发病原因主要由于正虚,气血不足,营卫失调为风邪所中,留于经络,阻碍气血之运行,致局部肌肤麻木失去作用。治疗应着眼于祛风活络,调和营卫,但要视其虚实而灵活掌握。本例具有气虚血瘀体征,所以选用补阳还五汤,重用黄芪补气,当归、赤芍、川芎、红花、桃仁、地龙活血化瘀通络,再加白附子、僵蚕、全蝎以增强息风化痰、通络之功。[费传统,金强.补阳还五汤眼科应用举隅.山东中医杂志,2012,31(7):524-525]
黄褐斑
女,32岁,宁夏银川人。2012年8月6日来我院皮肤科门诊就诊。
主诉:面颊两侧蝴蝶状黄褐色斑块18个月。
现病史:患者于妊娠第5个月开始,面颊两侧便各出现了一块如蝴蝶状的黄褐色斑,无瘙痒疼痛等不适。2011年7月于宁夏某医院行剖宫产后,斑块颜色逐渐加深,范围扩大。自行使用各种祛斑膏(具体不详),效果不佳。
现症见:面色苍白,面斑色灰黑,形状不规则,对称分布于面颊部,身疲体倦,伴自汗,手脚麻木,舌体胖大,舌淡有紫暗色瘀点,脉沉涩。
既往史:平素体健,纳可,眠佳,二便调,无药物过敏史,一年前有剖宫产手术史。
西医诊断:黄褐斑。
中医诊断:黧黑斑(气虚血瘀型)。
补阳还五汤加减:黄芪30g,川芎10g,炒桃仁10g,红花10g,炒赤芍10g,当归尾12g,地龙12g,白芷12g,橘络12g,炒白术12g,三棱6g,莪术10g,白僵蚕10g。水煎服,日1剂。
1周之后复诊,患者血瘀诸证减轻,去三棱、莪术,加党参15g,白茯苓12g。续服14剂。
复诊:斑块颜色变淡,有正常皮岛出现,加鸡血藤30g,炒柴胡10g,续服14剂。
复诊:面部皮肤颜色恢复正常。[蒲兴华,齐莉,庞艳阳.补阳还五汤治疗黄褐斑体会.山东中医杂志,2014,33(5):371-372]
胸痹
段某,男,65岁。2001年3月5日初诊。
主诉:胸闷、心慌两年余,加重半年。曾在当地医院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近半年来有时心前区疼痛,发作不定时,疼痛时心慌出汗,不能动,自感疲乏无力,纳少,消瘦,舌质淡而暗,苔薄白,脉细弱而涩。综合脉症,诊为胸痹。证属心脉痹阻,气虚血弱。治当益气除痹,畅通血行。方拟补阳还五汤加减:
黄芪30g,当归12g,川芎18g,赤芍15g,桃仁6g,红花6g,地龙10g,瓜蒌15g,薤白10g,炒酸枣仁15g,生山楂15g。6剂水煎服。
2001年4月5日二诊:患者述上方服6剂后感到有明显疗效,胸闷胸痛减轻,四肢有力,纳食增加。因路途较远,交通不便,当地医生建议不必更方,继续服上方约30剂。
二诊时,诸症大减,胸闷偶发,胸痛已未发作,再求巩固之方,鉴于患者年岁偏大,按气虚血瘀治疗已获良效,故仍以上方为主加补肾药杜仲、桑寄生,做成散剂,每次冲服6g,以防再发。
按:冠心病心绞痛临床有瘀血阻滞、痰湿痹阻、气阴两虚、胸阳不振等型,分型施治多有效验。然此例患者除心脉痹阻外,还有其他两种情况在治疗时应予以注意。
第一,气虚症状甚为明显,气虚无力鼓动心脉,可造成心脉痹阻;
第二,心气不足,饮食减少日久,心血亦虚,血不养心,则可出现心慌心悸脉细等症。
故治以补阳还五汤补气活血为主,加瓜蒌、薤白以宽胸行气通痹,炒酸枣仁配当归以补养心血,生山楂既能活血化瘀又可以消食健胃。故用后效果十分显著,因此,只要抓住气弱乏力、纳差、脉弱、自汗等气虚之症,再加瘀血症状,即可放心使用。[张梅奎.张学文教授运用补阳还五汤的经验.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03,10(3):40-41]
心悸
张某,男,43岁。2001年3月18日初诊。
主诉:心悸气短3个月,伴周身乏力,时有头昏,夜寐差。
刻下症:心悸,面色淡黄,唇甲青紫,心肺听诊无异常,舌暗红有瘀斑,苔薄白,脉涩。心电图提示:心肌缺血。综合脉症,诊为心悸,证属气虚血瘀。治当补气行血,祛瘀通络,方拟补阳还五汤加减:
黄芪30g,赤芍、川芎各10g,桃仁、红花各12g,丹参10g,山楂15g,太子参15g,柏子仁15g,夜交藤30g,甘草6g。7剂水煎服。
1周后复诊,诉心悸已愈,精神转佳,面色渐见红润,仍守原方去桃仁、红花,加麦冬15g,五味子10g,龙眼肉10g。5剂。养心脾,安心神,以巩固疗效。
按:心悸常由心之气血不足、瘀血阻络而成。心主血脉,心脉的正常搏动,依赖心气之充沛,才能维持其正常的心力、心律和心率。若心气不足,鼓动无力,血运不畅,则既不能濡养周身,也不能濡养心脏本身,故而心中悸动不安,面色萎黄,气短无力;唇甲青紫,舌暗有瘀斑,脉涩是瘀血所致,而瘀血则是因气虚搏动无力,血运受阻而来。故治之单独补气行血则瘀血难去,一味活血祛瘀则气虚依旧,故当益气行血,活血化瘀。[张梅奎.张学文教授运用补阳还五汤的经验.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03,10(3):40-41]
水肿
龙某,女,32岁。2001年5月6日初诊。
主诉:颜面、四肢浮肿3年,加重半年。患者3年来晨起即感颜面、四肢浮肿,至午后则足不能履,劳累后加剧,伴周身乏力,少气懒言,曾查心、肾、肝功能无异常,经多方医治无效。症见面色淡黄,眼睑浮肿,唇色青紫,双下肢凹陷性水肿,按之如泥,舌暗红,苔白厚腻,脉滑缓。诊为水肿,证属气虚血瘀水滞。治当补气活血,利水消肿。方用补阳还五汤化裁:
炙黄芪30g,当归12g,川芎10g,桃仁10g,红花12g,赤芍12g,益母草15g,白茅根30g,泽泻15g,茯苓12g,威灵仙12g,炙甘草6g。7剂水煎服。
1周后复诊,诉药后四肢、颜面浮肿较前大为减轻,晨起如常人,唯午后下肢稍感肿胀,周身亦较前有力。效不更方,上方去桃仁、泽泻,加巴戟天10g,鹿衔草15g,补肾助气化以利水行,又7剂而愈。
按:此例当为特发性水肿,即是指非心、肾、肝或其他已知原因引起的水肿,多见于20~50岁的妇女,主要表现为面部及四肢肿胀,有紧迫感,以手按之或有凹陷,或随手而起,朝轻而暮重,夜消而晨发。中医学多责之肾、脾、心之功能失调,认为气血同病是一个重要原因,气助血行,气虚则血郁,甚则瘀而不行,血不利则为水,日久则气血水同病而致水肿。此患者少气懒言,周身乏力,必是气虚无疑;因其职业原因(售货员),日间久站,下肢血液循环不畅,加之又有气虚,故血瘀当属明症;气虚无以助津运行,血瘀则津血在脉管内外的物质交换受阻而成水瘀交结之症。循气虚—血瘀—水肿之病理过程,投补阳还五汤,顽疾自去。[张梅奎.张学文教授运用补阳还五汤的经验.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03,10(3):40-41]
牵掣性神经损伤
刘某,女,16岁。因背跃式跳高运动致伤右下肢,感右大腿疼痛难忍,继之右大腿前侧麻木,不能行走。曾在当地医院按闪扭伤治疗1个半月,因疗效不佳而来我院就诊。郭老查其右股四头肌明显萎缩,大腿前侧温觉、触觉、痛觉消失,股四头肌肌力为0级。诊断为右股神经损伤。郭老认为,患者素体虚弱,伤后失治,气血虚而瘀滞,故见麻木等症。治疗以按摩及补阳还五汤加减内服,药用:
黄芪30g,丹参15g,川芎15g,桃仁15g,红花10g,当归15g,地龙6g,川牛膝10g,木瓜10g,赤芍10g。水煎温服,日1剂。
服药6剂后,患者右大腿前侧温觉、触觉、痛觉已有明显恢复,右股四头肌肌力Ⅰ级。遂将黄芪加至45g,再服5剂,药后右股四头肌肌力达Ⅲ级,右股神经支配区感觉恢复正常。
以上方又服5剂停药,嘱其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
2个月后患者右股四头肌肌力及功能完全恢复正常。[张虹.名老中医郭维淮应用补阳还五汤的经验.四川中医,2009,7(3):6]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王某,男,41岁。于2009年6月初诊。
右下肢疼痛3个月余,左下肢麻木,自觉发凉、下肢乏力、水肿,间歇性跛行。体检左侧足趾呈苍白色,左侧足背动脉搏动明显减弱。舌质暗红,苔薄白,脉沉涩。经西医检查,诊断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I期。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方用补阳还五汤加减。药物组成:
黄芪40g,当归20g,赤芍15g,川芎15g,桃仁10g,红花15g,党参15g,地龙15g,鸡血藤15g,忍冬藤15g,丹参20g,茯苓15g。每日1剂,水煎服。
二诊:服7剂后,左下肢麻木、下肢乏力等症状减轻,上方加水蛭5g,又服10剂,诸证消失,随访1年未复发。
按:本病早在汉代华佗的《华佗神医秘传》中记载:“此病发于手指或足指远端,先痒而后痛,甲呈黑色,久则溃败,节节脱落。”中医多认为由气虚血瘀,脉络不通所致。气虚血行不畅,加重瘀血,血瘀阻滞下肢,经脉运行不畅,致双下肢浮肿,皮肤苍白。“气行则血行,血行则瘀消。”方中重用黄芪大补脾胃之元气,令气旺血行,瘀去络通为君药,当归为臣药,使活血化瘀而不伤血;赤芍、红花、川芎、桃仁助当归活血祛瘀之力,地龙通经活络均为佐药。纵观全方,补而不滞塞,通而不伤正,加水蛭可增强逐瘀之力,全方配伍得当,切中病机,故获佳效。[李书霖,李岩,刘慧.李延教授运用补阳还五汤治验举隅.中医药学报,2012,40(1):106-107]
肩周炎
张某,女,61岁,万县市某厂退休工人。1969年10月18日初诊。
患者左肩关节疼痛近2个月,抬举、梳头均感困难,动则疼痛加剧,尤其是夜间疼痛而难以入眠,但局部无红肿。曾用针灸和封闭治疗,效果不明显,经人介绍前来要求中药治疗。患者平素体健而形体胖,偶有短气、脉弦,舌质淡,余无不适,亦无明显血瘀体征,但有气虚见症。拟补气与活血药同用。用补阳还五汤加味,每日1剂,水煎服。处方:
黄芪20g,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各12g,地龙、桂枝、甘草、大枣各10g,生姜3片
服药5剂后疼痛缓解,功能障碍有所好转,按上法续治半个月告愈,后未见复发。
按:补阳还五汤系益气、活血、通络的代表方,原方主要用于中风后遗症。本案例虽无明显血瘀征象,但患者自觉关节疼痛难忍,本着中医“通则不痛,不通则痛”之原理,投补阳还五汤加味而取效。(陈代斌,王恩元.中国现代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李寿彭.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