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罗马帝国中古时期历史大事典 东罗马帝国中古时期历史资料简介文化
东罗马帝国
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为东西两部分,其东半部称东罗马帝国,因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是古希腊殖民城市拜占廷旧址,故亦称东罗马帝国为拜占廷帝国或拜占廷。中国古时称之为拂菻或大秦。4世纪初,罗马帝国危机,旧都罗马渐失其政治中心作用。皇帝君士坦丁 (Con stantine)于330年将首都迁往经济发达的东方,以博斯普鲁斯沿岸的拜占廷为新都,并改名为君士坦丁堡。此后,东、西帝国走向分裂。395年,皇帝狄奥多西一世(Theodosius Ⅰ)逝世,东、西两帝国正式分裂,此为东罗马帝国独立存在之始。西罗马帝国476年灭亡,东罗马帝国继续存在。东罗马帝国的统治中心在巴尔干半岛,其疆域还包括:小亚细亚、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美索不达米亚以及外高加索的一部分。该帝国奴隶制危机的影响甚微,城市日趋繁荣,首都君士坦丁堡地理位置优越,扼黑海出海口,又兼欧、亚陆地之桥梁,为中世纪东西交通要道,全世界船只云集于此,马克思称之为“沟通东西方的金桥”。亚历山大里亚(Alexandria)安提拉(Antera)等大城市,亦堪称工商业发达的经济中心。皇帝查士丁尼统治时期(527—566),实行一系列反动政策,对内编纂法典,加强统治;对外进行武力征服,占领了北非、意大利等地,以重建罗马帝国,恢复奴隶制度。但此时奴隶制在西方已不合时宜,其倒行逆施终于破产,西方领地逐渐丧失。7世纪初,阿拉伯人兴起,东罗马帝国先后丧失美索不达米亚、叙利亚、巴勒斯坦、北非及南意大利和西西里岛,帝国版图大为缩小,面临崩溃。7—11世纪是拜占廷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时期。其封建制为帝国早期的封建因素和斯拉夫人农村公社制度相结合的产物。11世纪末封建关系最终确立,大贵族独立性增强,导至封建分裂倾向的加剧。12世纪末帝国日趋衰弱,外族入侵,领土日蹙。1204年4月,第四次十字军东侵,攻陷了君士坦丁堡,对该城进行空前野蛮的洗劫,著名建筑物和古代珍品横遭破坏,西欧侵略者在此建立拉丁帝国。东罗马帝国虽在1261年复国,但领土更小。国势日衰。14世纪商品货币经济发展,货币地租盛行,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出现,由于帝国的反动统治和外族入侵,阻碍了历史的发展进程。14世纪末,工商业开始衰落,封建剥削沉重,城市人民不断起义反抗。在帝国岌岌可危之时,土耳其人不断向帝国进攻,1453年4月,土耳其人以二十万大军和三百艘战船围攻君士坦丁堡,人民英勇抗战,激战五十六天,终因众寡悬殊,君士坦丁堡被攻陷。不久土耳其苏丹在此建都,并将其改名为伊斯坦布尔。1461年又征服东罗马的全部领土,帝国最后灭亡。
查士丁尼王朝
东罗马帝国时期的奴隶制王朝(518—602)。为恢复基督教的罗马奴隶制帝国,皇帝查士丁尼(Justinian)实行了一系列反动政策。对内加强中央集权统治,即位之初,便着手编纂法典——《民法大全》,保护奴隶制度,歌颂君权,倡导君权神授。在宗教上实行狂热政策,要根绝异教、消灭异端,对非正教徒和异端派进行迫害,强令重奉正教。同时大兴土木,在君士坦丁堡兴建宏伟的宫殿和辉煌的圣索菲亚教堂。帝国庞大的官僚机构均以金钱贿买,贪污腐化成风,加之军队的耗费,造成赋税、徭役苛重,帝国境内到处发生人民起义。规模最大的首推532年1月发生在首都的“尼卡起义”。查士丁尼的对外政策,是用武力消灭西欧各日耳曼族封建国家,恢复罗马帝国的版图。6世纪中叶,先后征服了汪达尔王国、东哥特王国和西班牙的部分土地。至此,帝国领土几乎扩大一倍。查士丁尼在所征服的土地上恢复奴隶制,大地主重新上台,进行反攻倒算,人民灾难深重,苦不堪言。经济残破,人口减半,查士丁尼恢复奴隶制的倒行逆施终于破产,其死后不久,西方领地逐渐丧失,外族入侵和国内人民的起义接连发生,统治阶级内部矛盾进一步加深。602年,发生宫庭政变,结束了查士丁尼王朝的统治。
波斯战争
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统治时期与波斯的战争(527—562)。查士丁尼的对外政策,旨在消灭西方封建国家,恢复昔日罗马帝国。而波斯却成为他实现西方计划的最大障碍,因此查士丁尼与波斯进行了长期的战争。由于东罗马帝国把曾处于波斯统治下的卡拉齐(Karachi)置于自己的最高政权之下,迫使卡拉齐国王在君士坦丁堡接受洗礼,引起波斯人的严重抗议。此时,波斯看到东罗马日益强盛,亦感不安,于527年向东罗马帝国宣战。两国战争延续的时间较长,妨碍查士丁尼实现自己的西方计划,于是在532年以大量金钞(约五百万金卢布)同波斯订立和约。东罗马保持了在卡拉齐的优势,波斯将驻军从要塞撤出,暂时结束了两国的战争。540年,战争重新爆发,波斯占领了安提阿,541年进攻卡拉齐,夺取东罗马的要塞庇特拉。544年,由于意大利战争的影响,查士丁尼被迫对波斯人赔款讲和五年。547年,波斯终于占领卡拉齐。查士丁尼不肯使波斯获得黑海出海口,又与波斯人进行激烈地战争,集中五万大军于卡拉齐,最后波斯人感到因地理条件无法扼守卡拉齐,于562年与查士丁尼又订和平条约,接受巨额赔款,同意退出此地区,战争停止。
哥特战争
东哥特王国反对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侵略的战争(535—554)。因系东罗马帝国征服意大利,亦称意大利战争。535年,查士丁尼为实现其征服西方的计划,派大将贝利撒留(Belisarius)侵入意大利。初期获胜,迅速消灭了西西里的东哥特军队,次年占领南意大利,但进攻罗马受阻。东哥特人在初期失利的情况下废黜无能的国王,并选出军人出身的维提海斯(Vitichas)为国王。新国王以全部兵力(约十五万人)围攻贝利撒留,但未能如愿。在哥特人屡遭失败时,东罗马的增援部队占领了哥特人的后方据点和北部最大的城市米兰(Milan),使维提海斯被迫撤离罗马。翌年,维提海斯率残部逃往拉温那(Ravenna),又遭包围,虽坚持六个月之久,因无外援,被迫于540年投降。维提海斯与一些哥特显贵被送往君士坦丁堡。意大利重归东罗马帝国版图,恢复昔日的管理制度。此时,东哥特广大被压迫群众参加的国内战争正继续进行,哥特人在新选出的首领托提拉(Totila)领导下,很快使东罗马人的统治龟缩到沿海一带。更由于东罗马统治下的隶农和奴隶的反封建压迫的斗争和波斯战争的重新爆发,使意大利战争更趋持久,东罗马兵力不足,在意大利领土上仅存四个城市。但经整编补充兵源,终于在553年的维苏威火山(Ve-suvius)麓之战,使哥特人惨败。554年,经二十年的残酷战争,意大利重新归属东罗马帝国的统治,东哥特王国灭亡。
尼卡起义
532年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爆发的一次平民大起义。起义者以“尼卡”(Nika希腊语“胜利”之意)为口号,故称尼卡起义。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的平民对统治者贪赃枉法,苛重的徭役和赋税负担以及帝国的宗教狂热政策与对外侵略政策强烈不满,他们利用赛车会上的矛盾,掀起反暴政起义。起义者捣毁监狱,焚烧官府和富人宅邸,袭击皇宫,斗争延续八天之久。起义者控制了除皇宫以外的整个君士坦丁堡,并推选了新皇帝。富人们逃往博斯普鲁斯海峡亚洲海岸,查士丁尼见形势危急,假意认罪,答应实行大赦,罢免群众最痛恨的赃官。但为时已晚,起义群众坚持斗争,最后查士丁尼的大将贝利撒留施展阴谋诡计,将起义者诱进赛车场,利用雇佣军四面包围,残酷地镇压了起义,三万五千起义者被杀,领袖被处决。然而,尼卡起义因规模巨大且发生于首都,给予帝国统治以沉重打击。
民法大全
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统治时期编纂的法典,亦称《国法大全》,其中包括:《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和《新法典》等四部,总称《民法大全》。查士丁尼即位后,为巩固帝国内部,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确保奴隶制,实行了一系列措施,其中之一是编纂法典。首先组织法典编纂委员会,由法学家特里波尼安主持。根据君主专制与基督教密切结合的精神,修改古罗马法,将罗马共和国以来的法律系统化,使之成为政府法官的指南。第一部为《查士丁尼法典》(Code of Justinian,529年颁行),共10卷,其中包括狄奥多西(Theodosius)法典及其编行后新颁发的法令,删去过时和矛盾的部分;第二部为《法学汇纂》(Institutes Iawers manual,533年颁行),共50卷,为历代法学家论著,其中矛盾和重复部分亦被删除;第三部为同年颁布的《法理概要》,是一部简明的法学原则,作为法学家的指南和学习罗马法的教材,供讲授和研读罗马法之用;最后一部为《新法典》(Norels),是534年以后颁布的皇帝法令汇编,此为《查士丁尼法典》的补充。至12世纪,查士丁尼时代编辑整理的罗马法律文献统称《罗马民法汇编》(简称“罗马法”)或《民法大全》。为西欧历史上系统完备的法典,它保存了罗马法,成为后来西欧各国研制法律的基础。
圣索菲亚大教堂
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的东正教的宫廷教堂,建于6世纪(在今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圣索菲亚大教堂是东罗马帝国建筑风格的典型,在建筑、艺术和绘画方面具有独特风格,设计人为东罗马的建筑师米利都的伊锡多和特拉尔的安提密阿。他们改变了古希腊的传统形式,在长方形大厅内有两排圆柱,建筑物中央采用圆屋顶,屋顶下为四个拱门,大厅高大明亮、金璧辉煌。墙上用各色玻璃镶嵌成壁画,也有用大理石镶嵌的精细雕刻,内容多半为宗教传说故事,人物庄严肃穆,配有生动的狩猎、宴会及动植物图画,神态逼真,反映了当时劳动人民的高超技艺。15世纪中期,君士坦丁堡沦为土耳其帝国的首都,变为伊斯兰教的城市,故将圣索菲亚大教堂扩建为清真寺。20世纪30年代改为博物馆。
多瑙河驻军起义
602年东罗马帝国多瑙河驻军首领福加斯(Fogas)领导的起义。6世纪末至7世纪初,在外族入侵的同时,东罗马帝国内部再次掀起奴隶、隶农运动的新高潮。帝国在摩里斯(Maurice)统治时期,缩减军队开支,减低军人薪俸,恢复古罗马时的纪律,包括一日行军后立即构筑营垒和在敌境内过冬等制度,引起军队普遍不满,军队暴动此起彼伏。至602年,事态发展严重,当军队奉命在多瑙河彼岸敌人境内过冬时,多瑙河驻军在百夫长福加斯的率领下,利用群众起义的力量发动政变,向首都君士坦丁堡挺进。城市平民起而响应,起义者迅速占领首都,杀死皇帝摩里斯及政府中憎恨军队的代表人物。政变成功,夺得政权,福加斯被立为皇帝。但元老、高官和大奴隶主不甘心失败,双方展开争夺政权的斗争,最终演变为国内战争。内战蔓延到整个小亚细亚、叙利亚、巴勒斯坦和埃及。因新政府并未给劳动人民带来利益,得不到群众拥护,再加上波斯人的进攻,使政府和军队趋于瓦解,帝国危在旦夕。最后,元老派支持非洲行省省长希拉克略于610年推翻福加斯并将其斩首,希拉克略登上皇位(610—641),建立了代表新兴封建主阶级利益的希拉克略王朝,起义最后失败。
斯拉夫人迁徒
东罗马帝国北部的斯拉夫人于6世纪向帝国内陆的迁徙。斯拉夫人起源于东欧和中欧,主要分布在欧洲东部,部分散居在西伯利亚和美洲,分东、西、南三支,即东斯拉夫人(主要形成俄国)、西斯拉夫人(主要形成波兰、捷克)和南斯拉夫人(形成保加利亚、塞尔维亚等)。6世纪初,斯拉夫人乘东罗马帝国衰败之际,从北方大规模的侵入巴尔干半岛,6世纪后期规模更大,仅577年,就有将近十万斯拉夫人渡过多瑙河进入色雷斯、马其顿、帖撒利亚、占据了多瑙河和巴尔干半岛之间的地区,逐渐向巴尔干半岛渗透。东罗马帝国对入侵和被征服的异族,实行国内殖民,如762年有二十万八千斯拉夫人移殖到小亚及其他地区。斯拉夫人及其他民族的入侵和定居,不仅改变了帝国的民族构成,也破坏了政府机构,打击了大地产。他们带来了农村公社,使帝国的社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在帝国境内广泛建立自由农民公社。8世纪前期形成的“农业法”就是拜占廷法和斯拉夫人的习惯法的结合,其中反映了土地关系的变化。由于自由农民数量的大量增加,个体农民的小土地所有制加强,使隶农制发生相应的变化。隶农获得一定的自由,处境改善,奴隶制的大领地趋于衰落。而农村公社分化的结果,使大土地所有制和租佃关系发展,拜占廷社会性质改变,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但其封建制度的确立,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实现的。
希拉克略王朝
东罗马帝国的第一个封建王朝。610年,东罗马帝国非洲行省省长希拉克略 (Hera-clius)在元老派及新兴地主的支持下登上皇位,建立代表新兴封建主阶级利益的希拉克略王朝(610—695)。 7世纪起,东罗马帝国由于境内奴隶、隶农和农民的革命运动以及斯拉夫人的入侵,促使其社会制度发生变化,开始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希拉克略王朝代表封建化贵族的利益,依靠东正教教会的支持,实行了政治、军事改革,建立“军区制度”。将全国各行省改为十一个军区,军区首脑集军政大权于一身,并对军区各级首领和士兵进行大规模的军事分封,形成新的军事贵族。士兵得到世袭份地,使大量自由农民成为屯田兵,他们服兵役、免劳役,但须缴纳租税。军区制的实施在一定时期加强了军事力量。受封的贵族同旧贵族相结合,构成新兴封建主阶级,其土地由破产农民、隶农和残存奴隶耕种,早期的封建关系形成。
伊苏里亚王朝
717年东罗马帝国利奥三世(Leo Ⅱ,717—741)建立的军事贵族傀儡王朝,因创建者出自小亚西亚的伊苏里亚(Isu-ria)而得名。在利奥三世和他的后继者君士坦丁五世(741—775)统治时期,不仅阻止了阿拉伯人毁灭性的侵袭,而且对哈里发国家发动了进攻,彻底消除了阿拉伯人的威胁。同时,为了夺取教会土地分给军人阶层,发动了“破坏圣像运动。”这种政策只限取消教会寺院的土地所有制,但却促进了军事贵族政治和经济势力的巩固,加速了封建化步伐,并保证了对阿拉伯人斗争的胜利。为调整和巩固统治制度,该王朝统治者颁布了一套《法律全书》,为现行法律的主要汇编,并颁布了作为《法律全书》补充条款汇集的《农业法》,改革了军事机构等。802年,终因军事贵族擅权,废黜了末代女皇伊林娜(Ilinna,752—802),伊苏里亚王朝遂亡。
阿摩里亚王朝
9世纪东罗马帝国的封建王朝。802年后东罗马帝国由财务大臣尼基福一世(Nikiffo802—811)掌权,但于811年在与保加利亚人作战中阵亡,贵族米凯尔(Michel 811—813)登上皇位,不久因无力对外作战被军人推翻,其继承者为立奥五世(813—820)。立奥五世为坚持“破坏圣像运动”,对外与保加利亚人订和约三十年,但却成了新的宫廷政变的牺牲品。下一个皇帝米凯尔二世(820—829)基本继承前者的政策,在其统治时期爆发了托马起义,阶级矛盾激烈,帝国危机加深。其后继者提阿非罗时期(Tiafilo 829—842),也实行“破坏圣像运动”,但已是最后一幕。其子米凯尔三世时期(842—867),因年幼由皇后摄政,恢复正教和圣像供奉。867年,被马其顿王朝华西里一世所杀,马其顿王朝开始。
马其顿王朝
867年建立的东罗马帝国的封建王朝,创建者华西里一世(Wasili Ⅰ)出生于马其顿故名。华西里以谋杀篡夺皇位之后,为取得贵族和僧侣的支持,竭力实行843年恢复圣像崇拜之后的政策,取消了“破坏圣像运动”时期包括立法在内的一切改革措施。华西里一世及其继承者先后颁布了《义法》(阐述国家的各种法律)和《华西里法》,恢复并加强了查士丁尼时期的法律。同时使农奴制合法化。此时期因封建关系的迅速发展,自由农民被迫沦为农奴,封建关系确立。马其顿王朝虽然彻底实现了国家的中央集权,但阶级矛盾激烈,后期不断爆发农民反农奴化的起义。这些起义虽被镇压,但政局混乱,在封建统治阶级的内讧中,至1081年,为科穆宁王朝所代替。
科穆宁王朝
东罗马帝国在马其顿王朝之后于1081年所建立的王朝。1056年马其顿王朝在封建内讧中结束,国家处于政治混乱时期,从1057—1087年,皇位五次更迭。地方封建贵族与军事贵族间的剧烈冲突,导致1081年的政变。大军事贵族阿历克塞·科穆宁(AlexiusComunins)登上皇位,建立科穆宁王朝(1081—1185),三十年的混乱结束,封建军事贵族彻底战胜地方封建官僚。在内外交困中,统治阶级又暂时团结在新王朝周围,共同对付国内起义和国外敌人的进攻,使帝国免遭瓦解。新王朝为强化中央政权,推行“普洛尼亚”制度,以加强帝国军事力量,并致使大多数自由农民沦为农奴,封建关系最后确立。该王朝统治时期曾与十字军发生冲突,由于不断进行战争,忽略了加强国家的物质基础,历代皇帝虽励精图治,却未得振兴。王朝末期,因十字军的侵掠,被迫才进行些改革。因而却激起大封建主的愤怒,他们勾结西西里国王与拜占廷交战,战争中帝国军队失利。1185年封建主乘机推翻皇帝,建立了代表封建贵族的新王朝。
普洛尼亚
11世纪东罗马帝国科穆宁王朝统治时期盛行的一种土地封赏制度,类似西欧的采邑制。科穆宁王朝为强化中央集权,加强军事力量,将国有土地和农村公社土地封赏封建贵族。最初作为终身领地,后成为世袭。接受封赏土地的贵族向所属领地上的农民征收租税,把其中的一部分交给国家,并须负担军役。普洛尼亚制度成为帝国军事力量的主要来源,与西欧的“采邑”相似。在逐渐转化为世袭领地之后,普洛尼亚领主取得了特许权,即免纳租税和土地不受国家官吏管辖的权利。这种领主的自主权,加强了农民对领主的依附关系,使农民丧失自由,变成农奴,使封建关系最终确立。随着封赏地向世袭领地的转化,世袭贵族的独立性加强,因而削弱了中央集权,导致了封建分裂倾向的加强。
拉丁帝国
13世纪初,西欧封建主组成的十字军在东罗马帝国土地上建立的殖民国家。因希腊人称西欧人为拉丁人,故称拉丁帝国(1204—1261年)。1204年4月,第四次十字军东侵的参加者西欧封建主和意大利威尼斯巨商们,攻下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之后,在他们侵占的大片领土上建立了封建的殖民国家——拉丁帝国,仍以君士坦丁堡为首都。统治区域包括:巴尔干半岛南部和小亚的一部分。虚弱的拉丁帝国对人民群众施以残酷地掠夺和奴役,并摧残希腊文化。十字军的暴行激起希腊人的不断反抗。1261年,终被东罗马帝国的巴列奥略家族所推翻,东罗马帝国在被拉丁人蹂躏五十七年之后得以复国。
尼西亚帝国
13世纪,拉丁帝国统治下的土著希腊人在反抗斗争中建立的国家之一,因首都在尼西亚,故名。第四次十字军侵占了东罗马帝国后,在其领土上建立了拉丁帝国,对土著居民进行残酷地殖民统治。拉丁侵略者的种种暴行,激起希腊人不断反抗,在斗争中兴起了几个独立的希腊国家,其中以小亚的尼西亚帝国最为强盛。帝国军队屡次击败十字军侵略者,帝国统治者得到拜占廷人的拥护和热那亚的援助(以赠予特权为代价),于1261年8月重新夺回君士坦丁堡,推翻拉丁帝国。政权落到尼西亚帝国的军事将领巴列奥略手中,建立起巴列奥略王朝(1261—1453),东罗马帝国得以光复。
巴列奥略王朝
东罗马帝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1261—1453)。1261年尼西亚帝国的军事将领巴列奥略(Palaeologus)推翻拉丁帝国后所建。复国后的东罗马帝国是一个弱小而分裂的国家,版图包括:小亚的西北部、尼西亚城、色雷斯和马其顿的一部分(包括帖撒罗尼加城在内),以及爱琴海北部的一些岛屿。帝国昔日的繁荣已一去不复返,境内封建割据严重,封建主残酷的剥削使武装起义不断爆发。14世纪,在外族入侵的打击下,国势日衰。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人攻下君士坦丁堡,帝国最后灭亡。
破坏圣像运动
东罗马帝国伊苏里亚王朝时期发生的一种特殊形式的斗争。斗争以反对教会土地所有制为目的,以废除圣像崇拜为口号,故称“破坏圣像运动”。此运动以726年皇帝立奥三世(717—741)发布反对崇拜圣像的诏令为开端,后又经君士坦丁五世(741—775)再次颁布诏令重申,运动延续一个世纪之久。皇帝诏令的内容,主要为禁止供奉圣像,随之捣毁、封闭寺院,没收教产,强迫修道士结婚并负担国家的赋税和公役。这些措施实际是打着反对偶像崇拜、改革教会的旗号,以打击教会。运动缓和了长期以来因教会广占土地、享有免税特权,影响国家收入所造成的政府和教会间日益尖锐的矛盾。由于没收的土地分给军事贵族,加强这一阶层的势力,所以得到他们的支持。运动中农民和市民不仅要求没收教产,取消圣像,还提出反对教阶制,要求简化宗教仪式,沉重打击了教会势力。然而,由于军事封建主势力的强大,不断掠夺农民土地,农民未得到任何好处,却不断沦为农奴,加速了东罗马帝国封建化进程。“破坏圣像运动”的最后一幕,为833年皇帝提阿非罗的一道诏令,至此运动目的基本达到。但是,人民起义吓坏了统治阶级,客观上要求他们团结一致,消除内部矛盾,为此政府又与东正教妥协。在狄奥多拉(Theodola)女皇统治时期,843年又恢复了圣像崇拜。
托马起义
821—823年,东罗马帝国皇帝米哈依尔二世(Mie-hael Ⅱ)统治时期爆发的一次反封建的人民起义,领导者为斯拉夫入托马(Thomas),故名。托马是小亚细亚的一名军官,参加者除斯拉夫人外尚有一些其他部落、部族的人。主要阶层有反农奴化的农民、屯田兵、城市贫民、逃亡奴隶、教士和少数社会上层分子,并得到保罗派和其他异端教徒的支持。起义者实力雄厚,装备精良,又得到小亚舰队的支持,占领小亚大部地区,围攻首都君士坦丁堡达一年之久。野心勃勃的托马在阿拉伯人支持下,加冕称帝。但在人民群众压力下,托马被迫实行一些改革,如废除法定捐税,分给群众一些财富等。正当起义队伍日益强大,并决定推翻阿摩里亚王朝之际,皇帝收买了起义军中的富裕分子,并在保加利亚帮助下镇压了起义。823年,托马被俘处死。
吉洛特起义
东罗马帝国巴列奥略王朝统治时期,发生在马其顿和色雷斯一带的人民反封建起义(1342—1349)。起义者自称“吉洛特”(Zealot),意为“人民之友”,故名。城乡人民苦于连年混战,租税交加,无以为生,城市平民和农民乃起来反抗封建主。他们仿效意大利城市的经验,要在帖撒罗尼加建立城市共和国,争取自由和独立。一些工商业上层分子和小封建主混入起义队伍,并把持了城市政权。他们害怕人民运动的深入发展,秘密勾结反动统治者以图妥协。愤怒的下层人民于1345年再度发动起义,许多贵族被杀。以安德烈·巴列奥略为首的吉洛特派掌握了帖撒罗尼加城市共和国的政权,并实行一系列改革措施,没收了一部分僧俗封建主的土地分给农民,解放农奴、取消债务、减轻捐税、取消教会特权等。又规定市民有权参加选举。这些反封建的纲领,严重打击了封建统治者,于是封建集团联合起来、并勾结外敌土耳其,于1349年共同镇压了起义。
东正教
1054年东西教会正式分裂后,东方教会的名称。4世纪,随着罗马帝国的分裂,基督教会形成以罗马和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东、西两个教会,以后两者长期进行争夺权势的斗争。至11世纪中叶,君士坦丁堡教会和罗马教会为争夺意大利南部的教权发生冲突。罗马教皇利奥九世((Leo Ⅸ)和君士坦丁堡大主教迈可·凯鲁提里相互宣布革除对方的教籍,并公开谴责和谩骂。1054年,东西方教会正式决裂。西方教会以罗马教皇为首(主要在拉丁地区)称天主教,亦称“罗马公教”或“加特力教”。东方教会以君士坦丁堡大主教为首,以希腊语地区为中心,称希腊正教会,即东正教,亦称加弗力教。该教会主要分布于巴尔干半岛、西亚和俄国。16世纪,各国东正教会的权力逐渐落入俄罗斯东正教会之手,成为其对外扩张的侵略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