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五天出走,5年仅回一封信,时隔26年归家,他向发妻深鞠一躬
提到张琼华,很多人心里可能会先打一个大大的问号,但说到她的另一层身份——郭沫若的原配妻子,大家便又恍然大悟,原来是她呀!68年婚姻,空有夫妻之名,却无夫妻之实,但她从始至终都用最温柔的目光追随着他,却从不敢奢望能够与之比肩。
张琼华在郭沫若的生命里是很特别的存在,是老友,是亲人,却唯独不是爱人。
图 | 郭沫若
一双小脚隔开的婚姻
1912年2月,四川省乐山县沙湾镇的一户人家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原来是富豪郭朝沛家娶儿媳妇。新郎是郭家的八儿子,也就是后来的文学家,历史学家郭沫若。新娘则是离沙湾50里左右苏稽张家的张琼华。
郭沫若原来有一个未婚妻,是10岁时父母之命定下的娃娃亲。郭沫若19岁的时候,女方去世了。于是,父母决定再给他说一门亲事。一个远房叔母听说了,便介绍了苏稽张家的女儿,夸她女红好,贤惠端庄,不比郭家的任何一位姑娘差,也绝不会让郭沫若不满意。然而,在郭家喜欢的前提下,他们没有征得郭沫若的同意便应下了这门亲。郭沫若听说女方“人品好,在读书,又是天足”,也就同意了回乡完婚。
彼时的郭沫若毕竟还是血气方刚的青年小伙,对婚姻其实还存在些美好的想象:“如在山谷中遇着一株幽兰,原野中遇着一株百合,那也可以娱心适意。”如果世上的事总是能够让人们得偿所愿,也就不会有那么多故事了。
婚礼当天,身着长袍马褂的郭沫若前去迎接新娘,向着轿子拜了三拜。伴娘扶着新娘下轿,新郎看到先出轿的三寸金莲,脸色大变,犹如一桶冰水从头淋到脚,所有的热情被悉数浇灭。此时退婚已然不可能,郭沫若被别人扶着机械地走完了流程。送入洞房后,他在伴娘的指导下揭开了新娘的红盖头,这一揭,更是让郭沫若对于这段婚姻直接判了死刑。他在书里描绘过这一情景:“眼前现出一对露天的猩猩鼻孔!”用词之直接夸张,足可见郭沫若对于新娘的厌恶。
其实张琼华的相貌远没有郭沫若描述的这样面目可憎,郭沫若的侄女郭琴轩就曾经为张琼华辩白过:“我看她相貌中等,不丑,也不漂亮。脸白净,不黑。鼻子有一点翘,但说不上是什么'猩猩鼻’。八爸对她不满,写得夸大了。”
第二天,心灰意冷的郭沫若还得按习俗跟新娘一起“回门”。张家虽是书香门第,但是张琼华的父亲张怀深是个大烟客,郭沫若看着满园的宾客又是吸鸦片又是赌钱的,对张家愈发厌恶起来。在拜了无数的客,磕了无数的头后,他终于得以喘息,就着一本《昭明文选》,读到天亮。
婚后五天,郭沫若就以继续读书为借口,逃到成都去了。而深受封建社会“从一而终”传统道德束缚的张琼华,则独自守在冷清枯寂的新房里。
图 | 张琼华与婆婆
奔赴日本
郭沫若因为婚姻一事颇受打击,顿觉未来的生活没有亮色。他觉得自己被误了,同时也耽误了张琼华。情场失意的郭沫若把心思转移到学业上,他考取了日本九州帝国大学医科专业,去日本留学了。也有人说,郭沫若此举是为了逃避这桩婚姻。当然,也不排除有这个原因。
郭沫若在日本时屡次想提出离婚,但担心张琼华会自杀,也怕伤了父母的心,始终没敢行动。他决定对这位毫无爱情基础的配偶保持距离,使她既不绝望,也不增加幻想。按现在我们的思想,会觉得郭沫若太不果断,不喜欢的话,应该尽早决断,也好放女方尽早另觅良人。但当时的社会现实,离异的女性确实很难生存。从这方面倒是尚可理解郭沫若的选择。
虽然张琼华新婚便遭受冷遇,但她对于丈夫总是还心存希冀。她时常亲上峨眉山万年寺普贤菩萨面前烧香,祈求菩萨保佑郭沫若平安无事,早日归来。在公婆寄给郭沫若的信中也时常捎上自己的信,但郭沫若从没回复过,多以父母或弟弟转告。张琼华娘家要一张照片,他也种种借口搪塞。这也许就是他保持距离的方式吧,只是,未免太过绝情。
尽管张琼华没有得到郭沫若的半分垂怜,但她始终孝敬公婆,并将家务打理得井井有条,赢得了家内家外的一致尊敬。连郭家二老也是十分喜欢又心疼她,常常私下里偷偷塞给她零花钱。除此之外,张琼华知道自己的文化程度太低,也经常刻苦学习,在油灯下认字写字,或者向几位能写诗填词的嫂子虚心请教,渐渐地,她也能看得懂白话文的书和记账写信了。按传统的看法,张琼华该是个十分完美的儿媳妇了。只是,她嫁的却是追求新思想的男人。
恋爱生子
1916年,郭沫若遇见了生命里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女人。他去医院探望留日同学陈龙骥,见到了日本女护士佐藤富子。他发现,这位少女的眉宇之间,有一种不可思议的圣洁之光,熠熠生辉。
少女单纯善良的心性让他沉醉,他很快陷入恋爱。郭沫若在这场爱情里仿佛得到了极大的救赎,甚至还治好了他由于读书太用功而患上的“极度的神经衰弱症”,郭沫若给她取了个中文名安娜,随自己姓郭。
图 | 郭沫若与佐藤富子
郭朝沛得知儿子在日本恋爱同居十分生气,一则郭沫若没有告知父母,二则置正房张琼华于尴尬的境地。郭家二老对张琼华深感愧疚,为表态度,停止了与郭沫若的通信。直到郭安娜生了第一个孩子后,才慢慢恢复了通信,郭朝沛坚决要求郭沫若向张琼华请罪。
郭沫若在给张琼华的信中写道:“我们都是旧礼制的牺牲品,我丝毫不怨恨你,请你也不要怨恨我罢!可怜你只能在我家中作一世的客,我也不能解救你。”
这是结婚5年来郭沫若写给张琼华唯一的信件,虽是请罪,实则还是为了撇清关系,话里话外,无不透露着疏离和冷漠。可见,男人对于不爱的女人,永远可以冷酷地保持理智,理智到近乎不近人情。
郭沫若毕业前夕,长兄郭开文曾经写信让他回川发展事业,并且随信一同寄去了路费。郭开文也让他把婚姻里的三角关系解决掉,给他提出了两个解决办法:与张氏离婚,或者二女同居。郭沫若不同意,他回道:“离掉张氏,我思想没有那么新;二女同居,我思想没有那么旧。不新不旧,只好这么过下去。”郭沫若还是不够果断。
他后来在自传体小说《漂流三部曲》中,借主人公之口,对此作出解释:“他一回到C城,……那时旧式婚姻的祸水便不能不同时爆发……他决不能为自己幸福的将来,牺牲别人的性命,而且还可能牺牲他自己年已耄耋的老父老母的性命”。
郭沫若顾虑的东西太多了,或许,张琼华没有他想得那么脆弱,郭家二老没有他想得那么死板。他的犹豫不决,终究还是蹉跎了一个女子的大好年华。
图 | 郭沫若与日本妻子、孩子们
回乡探亲,深鞠一躬
留学毕业回国的郭沫若先是在上海从事文学创作,后又到大学当教授。接着投身革命,几经沉浮,最后在武汉担任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此时的郭沫若已经跟郭安娜分开,这个他一见倾心,为他诞下几个孩子的女子,终究也还是没能陪他到最后。此时陪在他身边的人是曾经一起战斗的革命战友于立群。武汉失陷后,郭沫若又辗转到了重庆。
1939年2月,郭沫若的侄儿郭宗璞也来了重庆,找到郭沫若说郭朝沛病重,请他回乡探望。此时郭沫若已经离家26年,母亲和大哥早已离世,26年弹指一挥间,昔日意气风发的青年已成了成熟稳重的中年大叔,但对于故乡,他终究是个孩子。2月25日,郭沫若在另一位侄儿的陪同下回到了家乡。
张琼华早就接到了郭沫若要回家的消息,这天她早早就同家人一起到场口的牌坊去迎接。当戴眼镜穿制服的郭沫若由远及近慢慢走入视线时,张琼华的心脏开始狂跳,沉寂了26年的血液仿佛此刻才开始流动起来,她用尽全力按捺住内心的激动,默默地站在众多女眷的背后,故作冷静地看着他与弟兄,侄儿亲热地握手,交谈。
到了郭家,郭沫若直奔父亲的病榻,跪在地上连声呼唤“爸爸~爸爸~”,但此刻郭父早已认不出儿子来了。坐在床边的四姐见状,在父亲床前用手比划了一个“八”字,郭父这才明白过来。他吃力地对女儿说:“八儿回来了,八女子(指张琼华)就好过了。”
退出病房后,家人向郭沫若告知母亲的临终遗言:“他日八儿归来,必善视吾张氏媳,毋令失所。”公婆如此待张琼华,也算是她的一点慰藉了。郭沫若得知这么多年张琼华对郭家一家老小始终尽心尽力,公婆生病她也是衣不解带的伺候,从无怨言,顿时对张琼华肃然起敬,作势就要行跪拜礼。张琼华赶忙制止了,于是郭沫若便改为深鞠一躬。
这一鞠躬,是对她这么多年代他尽孝的感谢,是对她以怨报德的敬佩,也是为他自己这么多年对她不闻不问表示歉意。
晚上,大家围坐厅堂闲话家常,郭沫若见张琼华沉默,便主动递了块峨眉糕过去与她搭话:“这几年过得可好?”
张琼华受宠若惊,颤抖着手接过,“还好,还好……只要你在外边好,我在家里就好!”
往事一幕幕闪回,她不禁悲从中来,泪水竟是怎么都止不住。郭沫若又道,“我对不起你,你不恨我吗?”
张琼华沉吟半晌,“都是我命不好,怪谁呢?我早已想通了,没有当初,你就没有今日。不要再说了,一切都是命中注定!”
回首往事,痛苦和委屈自然不少,令人唏嘘的是此刻她竟还在为他考虑。
为了感谢张琼华二十几年如一日伺候父母的辛劳,郭沫若亲手写了两幅条屏赠给张琼华,两幅皆有“书付琼华”的字样,张琼华很高兴地收下了。郭沫若甚至还开玩笑说,“以后你如果没有钱用,可以拿去卖几十个大洋。”
当然,他知道张琼华必然不会这样做。的确,后来在生活最拮据的时候,她也不曾动过这两幅条屏的主意。而在郭沫若逝世后,乐山市文物管理所来征集他的文物,她却慷慨地献了出来。
图 | 郭沫若与夫人于立群、孩子们合影
不是爱人,是亲人
1938年,郭朝沛将家产分给四个儿子。郭沫若名下有数十担租谷。关于这份财产的归属,众人意见不一。郭朝沛写信给郭沫若,他回复得很明确:全部归张琼华支配。她孤身一人,只会做家务事,没有别的收入,就靠这些租谷过日子。虽然不算很富裕,倒也不愁衣食。郭沫若对张琼华虽无爱情,却有亲情,当不成爱人,却还有家人的关心和爱护。
1939年7月5月,郭朝沛病逝。7月11日,郭沫若带着于立群和儿子汉英,一家三口从重庆赶回沙湾奔丧。张琼华主动将自己的房间让给他们住,对他们的生活也诸多照顾。令人惊奇的是,张琼华竟然跟于立群也相处得很好。张琼华特别喜欢汉英,老是抱着他逗他玩。于立群对于儿子的护理非常讲究,却非常放心把孩子交给张琼华。
因为郭沫若的工作繁忙,而郭父又是11月份才下葬,郭沫若只得先返回重庆处理工作 ,留母子二人在这里。治丧期间,按旧习俗是不能食荤腥的,但于立群需要给孩子喂奶。张琼华便悄悄托人买来活鸡鲜鱼,亲手烹制,以帮助于立群催乳。12月,丧事处理完毕,张琼华和家人一起送郭沫若一家三口离开沙湾。
解放后,张琼华因食地租,阶级成分被定为地主。“清匪反霸减租退押”工作组考虑到她是政务院副总理郭沫若的家属,反复向她讲解党的政策,要她带头退押,取得贫苦农民的谅解。张琼华表示同意,但她实在没有什么积蓄,只好向郭沫若求助。郭沫若随信寄来了汇款单。而后几个农会干部又觉得太少,而且听说郭沫若得了一大笔前苏联授予的“加强国际和平斯大林奖金”,再次找张琼华谈话。张琼华没有办法,只得再次求助。虽然郭沫若所得的奖金已经如数捐献给抗美援朝,但他还是再次寄来汇款单。
1951年,张琼华由沙湾搬到乐山城里居住。由于没有经济来源,她只能变卖东西过日子,后来没剩下什么东西了,就做叶儿粑卖。无奈张琼华太过实诚,做的叶儿粑个大价低,没多久就亏本了。后又改为替别人做衣物,还是难以糊口。郭宗瑨来访,她忐忑问他可不可以找郭沫若要点生活费。郭宗瑨说:“你早就该写信去要嘛!”于是她细细盘算,决定每月向郭沫若要15块钱作生活费。郭宗瑨觉得太少,她答道:“他也不很宽裕,不要加重他的负担,就15元行啦!”郭沫若按月寄来了,后来还增加到20,25,30元。
1978年,郭沫若病逝于北京。因为亲友故意向张琼华隐瞒了这个噩耗,所以她并不知情,还在奇怪为何三个月没有收到汇款。三个月后,汇款来了,连同前三个月的一起。原来是有关方面得知了相关情况,承担了汇款任务。
图 | 郭沫若
“妈妈~妈妈~~”
郭沫若去世后,乐山文管所的干部来拜访张琼华,说郭沫若在沙湾的故居要修复,对外开放参观。张琼华隐约察觉出了什么,却没敢问。文管所的干部请她把当年结婚的雕花大床,高立柜以及其他物品交给文管所,他们会另换新的给她。对于这些陪伴了自己60多年,见证了她从青丝少女变成白发老妪的的家具,她其实十分不舍得。但听说这是对郭沫若有益处的事情,她还是答应了。
郭沫若逝世一周年的时候,首届郭沫若学术讨论会在乐山举行,郭沫若的女儿郭庶英、郭平英姐妹特地从北京赶来参加。姐妹俩还专程去看望了张琼华。一见面,俩人就亲热地拉着张琼华的手喊“妈妈~妈妈~~”。老人被这突如其来的'妈妈’砸晕了,赶忙问旁边的侄媳妇,侄媳妇笑着解释道这是郭沫若和于立群的女儿。老人转头便泪眼朦胧,但还是止不住地笑着点头,高兴得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
“妈妈”是一个多么亲切,多么令人心醉的称呼啊,她以为她这一辈子再也听不到这样亲切的呼唤了。嫁给郭沫若,注定了她这一辈子膝下无所出,她不后悔。但她依然渴望当一个母亲,一个平凡的母亲,就像全天下所有的女人那样。只是,这样子简单的期望只能下辈子再实现了。虽然她收养了很小就死了母亲的侄女张树珩,但是那也不是母亲跟子女的关系。本来以为这会是她的一个遗憾,没想到老了老了,还能圆她一个梦,让她做一回“妈妈”。
1980年5月24日,张琼华溘然长逝,享年9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