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书原创)年的韵味系列之七——烟花飞舞
烟花飞舞
记忆中,始终不能忘却幼年时光里弥漫在年的韵味中的烟花味道。似乎只有在重要节庆日子才可以看见烟花,春节的烟花吸引了小朋友最为分散的注意力。玩耍烟花就依然成为了最大的乐趣。
家乡的习俗,春节的烟花要连续好些天。自大年三十中午开始,就有烟花的响声不绝于耳。和北方的大年三十不同,老家乡下的大年三十更加注重中午那一顿。这是代表一年来最高水平的饭菜,至少要有九个大碗,必须有酒,男女老少围成一桌。饭前的烟花是必不可少的礼数,大约一挂数百响的鞭炮过后,吃饭才正式开始。大人是不允许小孩下桌子的,必须一家人在桌子上吃饭。牵挂着没有点燃的鞭炮,这一顿饭就成了各家小孩吃得最迅速的一顿,几大口吃完之后,马上溜下桌子,寻找那些没有炸开的鞭炮去了。
大年三十晚上,晚饭普遍较迟。饭前也是一挂鞭炮。这顿晚饭比较简单,一般就是面条或者饺子汤圆之类。晚饭过后,大戏拉开帷幕。大多数人家都会点燃一种烟花。一根长长的直筒,里面填上了弹药。尽管烟花上面明确标识“禁止手持”,但这些大家全然不顾。左手拿着烟花底部,右手用打火机点燃,然后马上伸出去,高高举起。等待引线燃尽、烟花弹出似乎是一个极为漫长的过程,半天不见动静,但是又不敢取下来看。就这样焦急的对待。“噌”的一声,终于有第一颗烟花弹出来,高不过二三米,就在脚下落地。然后就开始接二连三地弹出,位置越来越高。一般就有五颜六色。价格越贵,颜色越多,烟花越多。一颗颗在天空窜上来,此起彼伏。家家似乎不甘落后,一家的烟花比一家更多,时间更久。烟花燃完过后,就听见沙沙的泥土屑从高空落下,那是烟花燃完后留下的泥屑。
当年没有电视,更加没有春晚。于是就有了真正的“守夜”过程。一家人围炉夜话,不免总结全年的得失。每到这时候,就是小孩倒霉的时候了。不出意外的话,都会遭受全家最为严厉的教育,受到训斥,严重的还会挨上一顿,美其名曰“封印”。然后在哭哭啼啼的环境下接过父母送来的压岁钱。马上就破涕为笑了。夜的等待比较漫长,就是等待那新年里最普遍的鞭炮声。
老人们总说,年是一种非常可怕的动物,过年的时候要出来伤人,但是他最怕爆炸声。所以炮竹烟花就成了吓跑年最为有效的物件。后来便演化为祈福的象征。大年三十半夜,必然要点燃鞭炮,目的就是祈福新年。好不容易等到半夜十一点过,就开始有心急的人燃放鞭炮了。于是就有人取笑这家人太过着急。接近十二点,就没有人顾及太多,都会点燃自家早就预备好的鞭炮,噼噼啪啪,最理想的状态就是随着鞭炮声跨过半夜十二点。一时间,四野里响声一片,震耳欲聋,声音此起彼伏,似乎连接到遥远的天际。十二点之后,燃放时间再无顾忌,各家量力而行,随时可以点燃一串,声音不再集中,相对稀疏持续到天亮。
小孩子们一晚上都没有睡踏实。天还未亮,就有人前来相邀,各家各户去捡鞭炮。那些晚间没有燃尽的鞭炮就藏在爆炸后的纸屑里。仔细翻捡,就会有惊喜不断出现。经济实力较好的人家会有大鞭炮,这就是最为令人高兴的惊喜。小孩手里的鞭炮会有多种玩法,最简单的就是继续点燃。捡来的鞭炮引线一般较短,为了点燃,需要借助一张纸,将鞭炮放在石头边沿,下面压上纸张,让其垂下来。在纸张最下端小心翼翼点火,迅速跑开,鞭炮就在小孩的欢呼声中“啪”的一声炸开。但是大家最为感兴趣的玩法却是把鞭炮剥开,取出火药,重新制作。于是就有了炸药包,有了火箭,也有了纸船推进剂,更有大胆的,直接将火药填进手工制作的火药枪充当弹药,威力相当巨大。玩法甚多,各有所好。
祖父告诉我,鞭炮是家家户户过年不可或缺的物品,即便是最为贫困的叫花子也要在过年时燃放鞭炮。当然,家徒四壁的他们无法购买,但是他们有自己独到的办法创造鞭炮的声音。直接从炉中取出火红的木炭,放在石头地面上,“啪”的一声吐上一泡口水,木炭就“雌”的一声激起一股青烟,然后用石头或者手锤砸下去,就有了堪比鞭炮的“啪”的一声。这些过程一个都不能少,如果动作较为连贯,声音还相当巨大。但是这种方法无法产生鞭炮那种连续爆炸的效果,只能一个一个的“燃放”,以至于老人们把那种断断续续的鞭炮声统一叫做“叫花子鞭炮”。
如今,烟花的种类越来越多。但是城市的春节再怎么热闹,始终找不回当年乡下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