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书有益)柳永:红尘来去,多情是他,纯情也是他(之一)

在亲自导演并经历“烛影斧声”千古谜案之后,赵光义于大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农历十月二十一日,在没有“太祖遗诏”这种最有说服力的法定文件支持情况下,从国家大局和老百姓利益出发,临危受命、强行即位,是为宋太宗。先后使用太平兴国、雍熙、端拱、淳化、至道等五个年号,在位执政共计二十二年。

大宋雍熙元年,即公元984年,是赵光义即位后的第九年,发生了一件大事。

这一年,赵廷美卒。赵廷美是宋太祖赵匡胤的亲生三老弟,原名光美。在太平兴国七年,被太宗掌握了其图谋不轨、管教下属不严、纵吏为恶的证据,被罢了开封尹,又遭宰相赵普多次实名举报其与卢多逊相互勾结,被降为涪陵县公。这一年,谪居房州,郁郁而卒,年仅三十八岁。

有死必有生。作为一个平凡的闰年,显然会不可避免地发生一些小事。

比如,柳永出生。

柳永的父亲,名叫柳宜。在宋太祖开宝六年(公元976年),南唐覆灭后,随着“江南伪官”归附大宋,被组织安排为山东雷泽县令。在太宗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调任山东费县县令。在这工作了六年之后,柳永出生了。

柳宜夫妇充分贯彻了大宋“早婚而晚育”的号召,这一年,他四十六岁,妻子刘氏,四十四岁。

这个时间节点,南唐后主李煜,已经去世六年。一代词人温庭钧,已去世十八年。

柳永曾经问过父亲柳宜:“咋感觉我是个官二代?”

这个时候,柳宜就要给他普及知识:“千万不要说你是啥官二代!县令根本不算啥官!即便算是个官,那也是我努力的结果,和你没有任何关系!你一定要给我记住,我们家族是文化人。我希望你成为文二代,而不是啥官二代。”

每次这种时候,柳永都无言以对。

因为他知道,自己是唐代文学家柳冕的后代。他是韩愈文论的先驱,出版有专著《笔语》,已经失传,但幸好在《全唐文》中,刊发了十篇文章。

柳永的祖父名叫柳崇,在儒学界很有名气。唐朝末年,时局动荡,刘崇在福建崇安隐居读书,不管江湖事。朝廷多次派人过来动员他“老柳,出来和我们一起搞事情嘛,我们给你五位数年薪”,都遭他拒绝了“我读书少。搞不动你们那个,你们把待遇送给更厉害的高手吧。”

尽管柳崇不愿意做官,但并不影响其后代进入职场,并越做越大。六个儿子都进入了体制内,尤其是柳宜,作为老大,一炮打响带了个好头,为官相当清正廉洁,深得南唐后主李煜的赏识,当上了监察御史(中纪委副书记)。朝代更迭到宋朝后,起步就是县令,后面最高升到了工部侍郎(建设部副部长)。

柳家在骨子里面,还是希望自己家的后代首先是一个文人。柳永出生后较长一段时间内,其实并不叫这个名字。有文化的父亲,给他取了一个有意思的名字:三变,字景庄。由于在家中排行第七,有个小名叫做“柳七”。

之说以老爹给他取名为“三变”,在源于一本叫做《论语》的书,里面一篇文为《子张》说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直接翻译的意思是是说:君子会使人感到有三种变化,远远望去庄严可畏,接近他时却温和可亲,听他说话则严厉不苟。

要简单直白地进行翻译,只有两个字“气质”。

很显然,父亲用取名的方式,表达了他对儿子未来的愿景:饱读诗书,成为君子,考取功名,成为朝廷栋梁。

确实有是如同父亲预设的那样,柳永三兄弟,最终都成为了文化人。其中,大哥柳三复,当到了兵部员外郎。二哥柳三接,当到了刑部都官员外郎。

柳永周岁那年,家里其乐融融地搞了一场“抓周”仪式,用来预测孩子的前程。在一大堆物件中,柳永竟然首先抓起的是胭脂。

有客人反应特别快:“这下安逸,以后显然要娶一个如花似玉、才貌双全的老婆啊!”大家乐呵呵之余,唯独柳宜表现得十分不爽:“怕是这家伙以后要在胭脂粉堆堆里面打滚?”

第二次,他终于抓起了笔墨。这下终于合了父亲心愿了。

转眼到了太宗雍熙三年(公元986年),柳永三岁。父亲柳宜接到组织部的通知,有费县转任到濮州任城,平级调动,还是当县令。柳永开始随着父母搬家。

无疑,童年是十分快乐的。有一个有文化的父亲,还有一个有才气的母亲,不想成才都不行。

老来得子的喜悦,让柳宜对柳永呵护备至。但是,好像除了儿子之外,就没有多少让他开心的事情了。

想当年,在南唐时候,好歹也是监察御史(中纪委副书记),现在时代变了,竟然混成了县令,而且多年都还是县令。尤其是,在职级待遇上,宋朝也存在着十分明显的偏见。

宋朝官员的工作制服,颜色五彩缤纷,所谓“腰金衣紫”“红的发紫”就是说的大宋的官服,从颜色上就能看出职级的高低。唯独是对待这种从南唐“转”过来的干部,却只有一种颜色,那就是绿色。这个绿,在宋朝的官服里面,品级最低。

这特喵的不是明摆着坑人么?

要想改变自己的命运,眼前有两条路可以选择。

一是参加大宋的科举考试,首先让自己成为宋朝的进士,就可以穿上其他颜色的官服了。但经过努力,竟然离目标越来越远。一起复习的好朋友郑文宝、王禹偁都先后上岸,唯独他一人屡战屡败。

那就只剩下第二条路了,那就是“叫阍上书”。这是一种很特别的操作方法,就是找一个自己觉得冤屈的理由,再实名申诉。他决定做这个事情之前,其实是担心风险的。就算不开腔,官场都对这种前朝“转任”来的干部处处打压,万一用力不当,则把上级惹毛了,后果很严重。

这种思想上的斗争,在太宗淳化元年(公元990年),终于得到了最终答案。这一年,朝廷专门发布了一个文件,对这种“转任”过来的“江南伪官”,取消工作服颜色方面的限制。这很显然释放了一个信号,朝廷对这一伙人不再有啥偏见。

柳宜于是马上动手,搞“叫阍上书”。果断带着自己整理的三十卷文章到帝都汴京,写请示,要求参加考试。

这次上书动静有点大,惊动了首席执行官太宗赵光义。太宗安排宰相吕蒙正主持考试,这一考不打紧,老吕对这个胡子长得老长的老柳,十分喜欢。给皇帝汇报说:“这人相当有文化水平,写得一手好文章,才思敏捷,值得重用!”

被宰相亲自点赞并推荐后,柳宜果然摇身一变,升职为湖南路全州通判(省纪委书记)。按照当时的规矩,包括川峡西路、广南东西路、福建路、荆湖南路在内的八路之地,不准干部带家属上任,要不然得遭记过、警告。

柳宜到全州上任之前,只好把老婆孩子等,送回福建崇安五夫里。

柳宜离开任城的当天,竟然有成千上万的群众自发前来送行,简直让他感慨不已。

随着父亲的上任,柳永必须离开还没有坐热的京城。他要去往的,是远在福建崇安五夫里的故乡。他是他从未去过的地方。

(0)

相关推荐

  • 崔府君庙

    崔府君庙小说世界中他是"昼理阳,夜断阴"的判官之首,民间传说中他是惩恶扬善,明辨是非的精神依托,生前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仙逝他为万世景仰,九州大地祠堂不计其数.他更活在每一位崇尚真 ...

  • 他把契丹人打得屁滚尿流,却被明星扇了一嘴巴

    在我们心中,契丹人一直都是兵强马壮,屡侵中原,打得官军屁滚尿流,毫无还手之力. 其实,即使在辽国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在位的时候,也曾被人打得落花流水. 打败他的不是汉族人,而是沙陀族人.五代十国中后唐庄 ...

  • (启书有益)寻觅心中清凉世界,何不问道乳泉仙山……

    乳泉游记 乳泉山坐落于嘉陵区西兴镇孙家沟村,山上森林繁茂,树木种类繁多.是规划中的西山风景名胜区5个景观区之一,与万卷楼.开汉楼.栖乐山和连山湾景区齐名,以独特的生殖.生命.水源和佛像而扬名,是将长寿 ...

  • (启书有益)还记得当年的爆米花吗?那才是童年的天堂

    爆米花香 岁月的那头,村子就是一张底片,黑白间交织.又是冬日了,我却不禁又回想起时年聆听过的声音和经历过的往事,一切都历历在目,却又渐渐远去.虽然身在城区多年,但很多时候都想起50公里外嘉陵西路边陲的 ...

  • (启书有益)展示真正的技术,有幸成为首个为其作赋者——康源水务赋

    2015年,应三会镇党委书记廖天元大哥之约,拟为帮扶单位康源水务送上一份具有价值的礼物,思前想后,终于想到这篇文章.这可能是有史以来,第一个为康源水务写的辞赋作品,其间,倾注了被帮扶单位及群众对康源水 ...

  • (启书有益)脱贫攻坚辛苦委屈太多,是时候来点正能量了

    有正能量 下午,我骑着摩托车,和同事一起去菜子沟大峡谷,到了贫困户欧大爷的家,了解帮扶工作进展情况. 改造一新的房屋映入眼帘,家里格外整洁.欧大爷不在,他的家属正在打扫卫生. 对我们已经无法再熟了,一 ...

  • (启书有益)解密一部因特殊原因鲜为人知被封闭后解冻的电影——武训传

    解冻武训 一部在传说中停留了60年的黑白电影,终于抖落历史尘埃,重现本来的面目. 被称为"新中国第一禁片"的<武训传>,最近由一家国内民营传媒企业发行DVD,售价99元 ...

  • (启书有益)文人的虚妄,总是让人伤不起

    虚妄文人 我国文人有许多极伟大的优良传统,其中比较突出的一个就是胆大.据说,真正的文章高手可以做到随便拿本书,闭着眼打开一页,指一个词,就能以这个词为主题写篇好文章.要是万一不幸翻着"量子力 ...

  • (启书有益)在绝对的灾难面前,如何才能死的有尊严

    有琴无劫 --泰坦尼克上的提琴手 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人类的力量却映衬得那样的渺小. 我分明看见,在那铺天盖地的海水中,沉沦的豪华游轮并没有沉沦所有人的希望和幸福,那些在忙乱中抛弃爱人的人,身后是茫 ...

  • (启书有益)写在2017的边上——艰辛为谁付流年

    为谁付流年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今天应该是12月31日,是2017年最后一天,星期日--尽管已经很久没有关心当天到底是星期几了,周日,周末,乃至假日,早就成了记忆中的概念. 今日,是我2017年上班的第 ...

  • (启书有益)论古代诗人的出道传奇,好玩得溜

    论古代诗人的出道传奇,好玩得溜   那些年,中国还没有网红.没有热搜.没有娱乐圈,更没有微信朋友圈.扣扣空间. 那时候的诗人,就是妥妥的流行文化的风向标. 他们写的作品,被人们广泛传唱(对了,古诗词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