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书有益)东游余杭记——禅宗灵隐(之四)
既往精彩在此,猛击可见……
四
公元一千一百二十七年,即北宋靖康二年,暴发靖康之乱。金朝南下攻取北宋首都东京,掳走徽、钦二帝,北宋灭亡。
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幸免于难,定都于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十一年后,迁都临安府(杭州)。开启了七世九帝,享国一百五十二年的南宋历史。
经历了重大变革后,南宋的版图,大大缩小。但在北宋一百六十多年苦心经营的基础上,这一偏安江南的王朝,还是较为安宁富足。首都杭州,商贾云集,富甲天下。
这七世九帝,均是与佛有缘。一时间,梵宫佛刹林立,杭州佛教进入全盛时期。
在灵隐寺第三重大殿的药师殿东侧,有一配殿,名“道济禅师殿”,其中供奉那位手拿蒲扇的禅师,就是这一时期的灵隐名僧,法号“释道济”。也被人叫做济公活佛。
济公的故事,算是家喻户晓。已经形成了诸多的民间演绎。而历史上真实的道济禅师,确有其人,也确实是一位似癫似痴的异僧。
这位道济禅师,俗名李心远,字湖隐,号方圆叟,浙江台州人。他自幼饱读诗书,文采敏捷,言谈举止颇有慧根,十八岁于灵隐寺出家。禅师一生言行多出人意外;好云游,行踪遍及天下;好嬉戏酒肉,常衣衫不整;市井沉浮,又好打抱不平,急公好义;诙谐幽默而富文采。
道济禅师在六十岁坐化后,又被人遇见于杭州六和塔下。所以,后人称他为“罗汉再来”。
关于道济禅师,在灵隐寺还有一个故事。因为他行事完全不按照套路来,行为举止出人意料,众僧又厌恶、又憎恨,于是到方丈处联名举报。完全没想到,开明的方丈明确表示:佛门广大,难道容不下一个癫僧吗?于是,这位道济又多了一个名号,“济癫”。
而这位心胸开阔、力排众议的方丈,就是道济的师父,瞎堂慧远禅师。
这位瞎堂慧远禅师,学问高深,曾先后九次次按照孝宗皇帝安排,入宫奏对讲法,皇帝赐号“佛海禅师”。
历史记载,某天,宋孝宗驾幸灵隐,发生这样一场精彩的奏对:
游飞来峰时,宋孝宗问:“既是飞来,何不飞去?”
慧远说:“一动不如一静。”
到了上天竺,宋孝宗见观音手持念珠,又问:“人持念珠念观音,观音持念珠念谁?”
“那当然是念观音了。”慧远答道。
孝宗就觉得奇怪,问道:“为什么?”
慧远说:“求人不如求己。”
又问:观音还求什么?
答:愿陛下早复中原。
不知道彼时的皇帝,听到这最后一句时,心中是何感想。
这位慧远禅师德行高洁,他曾经写了这样的语句在自己的画像之上:“来往烟波,十年自号西湖长。秋风五两,吹出芦花港。得意高歌,夜静声初朗。无人赏,自家拍掌,唱彻千山响。”
在南宋在杭州建都的一百五十多年间,飞来峰的造像水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灵隐寺也进入了鼎盛期,香火之盛,绝对空前。
谁说必定深山才见高僧?道济、慧远的产生,就是例证。虽然处在帝都杭州,但并不妨碍他们成名成德。
南宋以后,元、明两朝。灵隐寺进入了另一个沉寂期。因为战火以及雷火等天灾抑或人祸,这座江南古刹,一直处于时毁时建的艰难处境。
但对于灵隐寺案山飞来峰而言,这一时期的造像活动实际上并没有停止。尤其进入元代后,反而上升到了另一个高峰。
现在,飞来峰保存有完好的元代造像一百一十余尊,属于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元代摩崖石窟造像群。这些造像多分布在冷泉南岸和青林、玉乳、龙泓、呼猿等各洞周围的悬崖峭壁上。
除了汉地十分常见的佛、菩萨等造像外,还有大量藏传佛教密宗的金刚勇士、八臂观音、救度佛母等,无声地表述着这一时期中国佛教的生存状态。
事实上,为了方便管理,元代在各地设立了大量的僧官机构,统管佛教事务。飞来峰很大部分元代造像,就是由当时的江南释教都总统杨琏真伽督造的。
这个杨琏真伽,在宰相桑哥的支持下,盗掘钱塘、绍兴宋陵,窃取陵中珍宝,弃尸骨于草莽之间。甚至将理宗的头颅,做成了饮酒的器具。
在呼猿洞附近,第九十九龛,有一个三尊组合,属于藏传佛教造像。其主尊为无量寿佛,文殊与救度佛母属于胁侍,这种组合形式十分罕见。
和汉传阿弥陀造像明显不同,这尊无量寿佛像,双手持宝钵,左贴体右袒袈裟,身后刻四面马蹄形头光与身光。左边的救度佛母为绿度母造型,右边文殊菩萨手持金刚剑,现武身。整组造像细节丰富,处处体现藏传佛教造像艺术的特色,是飞来峰元代造像的代表作之一。
元代之后,飞来峰的造像活动逐渐减少。至明末清初,完全停止。
清晨,在北高峰上,俯瞰灵隐寺,笼罩在一片晨雾之中,一派云林墨墨。据说,当年康熙皇帝就是因为看到这番景致,一时间寄景生情,挥毫泼墨,题下“云林禅寺”。这块匾额,至今高悬于灵隐寺天王殿正门之上。
实际上,关于这块匾额,民间有一个传说。
康熙皇帝作为刷屏大师,当年南巡时,主动为灵隐寺赐字。在写灵(靈)字时,一不小心,上面的“雨”字写得过大。一时间气氛十分尴尬。但作为皇帝,自然有解决的办法。他灵机一动,写下“云(雲)林禅寺”四个大字。
皇帝说是啥就是啥,这就是绝对权威。
而历史文献上,却是另外一个说法。据《云林寺寺志》记载,公元1689年,清圣祖皇帝康熙第二次南巡,至灵隐寺,由谛晖禅师奏对称旨,清帝御书“云林”二字。
奏对的具体内容,已经无从可考。但这个历史记载却充分应证,当时的灵隐寺受到了皇帝的重视。之后,康熙又四次来到灵隐,乾隆更是六次来到灵隐。一时间,在这被后人称为康乾盛世的时代,笼罩在皇家支持下的灵隐寺,冠绝东南。
我去到了景区内的永福寺、韬光寺,更上到了飞来峰顶。汗水已经浸透了衣裳。
山顶丛林密布,完全看不见山下及周边。更遑论远眺西湖、雷峰塔。
突然想起,当年,王安石与我有相同的经历,但他写下了一首堪称飞来峰广告词的《登飞来峰》: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世人多半想当然,误认为这是王安石当上宰相后借景抒发的精神境界。而实际上,这首诗写于宋仁宗皇祐二年(1050)夏。那时的王安石,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杭州。三十岁的王安石,一定不能预知二十年后自己竟然可以到达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的人生高度。
眼前的杭州,在历史的洪流中,纷纷扰扰。而灵隐寺,则始终守候在城市喧闹繁华的边缘,淡定、从容、一如既往。
一千六百多年来,依止在灵隐寺这里修行的出家人,无以计数,但他们追求般若真义的心念,从未改变。便如灵隐寺,兴衰荣辱,难以尽数,但数不清的人来人往,都能从这里祈求智慧、寻找自我。帝王将相、文人骚客,布衣百姓、贩夫走卒,概莫能外。
慧理祖师所说的“仙灵”,实际上就是佛法。禅宗六祖慧能所说的“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实际上就是尘缘。
佛主拈花,灵峰飞来。武林山水间的灵隐寺,或许真是仙灵的隐居之所。
(全文完。敬请期待下一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