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从战术性进入战略性:超大规模盈利的巨大鸿沟!
一、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关于项羽过了江东是不是能够第二次东山再起和战胜汉王,基本上可以提前得出结论。四度此水之后,中国的战略格局其实已经发生重大改变,是可以预见的。
为什么用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句话作为开篇?因为这句话的背面是:至今思汉王力擒战神项羽!项羽几乎每战皆胜,怎么会一战而亡呢?是不是战术和战略之间出巨大的问题呢?
十几年前巴菲特为什么在1.72元买中国石油,然后12元卖。他看到了什么才能拿到这么大的倍率呢?十几年前他买比亚迪也是如此,5、6年前买苹果手机的时候,我还认为这是错误的。
从战略上去看到一件事物,比从战术上看有更多的见解和更远的未来。
二、拆解巴菲特买比亚迪
巴菲特买中石油绝对是看到中国需求大增,看到未来石油市场的供给不足,油价会大涨,这一仗太漂亮,买在最低点,赚的体量足够大。
如果说当年巴菲特买比亚迪是看中电池在电子时代的重要性,那么说明老先生对未来世界看得多么清楚。自从进入电子时代化后,电池就越来越多的进入人们的生活。巴菲特和芒格先生投人也是一投一个准,一定是总结过很多特征,才能一投一个准。(任何一种模式都是要大量试错才能准确判断未来)
巴菲特先生买苹果一定是确定今后几年苹果的盈利模式仍将持续,这个产品在人类生活中有巨大的作用。
这都是看到巨大的未来,才成就巨大的财富。巴菲特先生买苹果的时候,人人皆知,真没几个跟着他买苹果大赚的。也就是说,如果不能理解一个人持股的战略精神,想跟仓是极难的。
三、从战术进入战略
回想以前的成功,一直强调大背景。
大背景其实就是战略,如果能把大背景定义为战略的高度,那么还有更多的战略我们可以去理解和使用。
比如那些科学技术未来会成为人们日常的必备,腾讯、美团、苹果等都是我们身边的大战略,我们是不是能站在未来十年的角度看待今天?
比如芯片产业硅片的重要性,比如碳中和哪项技术一定是一定要使用的、未来前景极为广阔,而且是独家生产的。
前人的成功其实就是我们的翻倍,就是我们从中获取重要经验的地方,为什么巴菲特先生能够一只个股翻十倍?他看到了什么?我们为什么不能通过产业的角度去看待未来的世界?我们为什么不能够从战略的角度去思考炒股?
三、从战术走向战略
一个偶然执行了大背景策略,更加认识到大背景其实是战略的一种。
当前的大背景是资金供给不足,股市进入弱市期。高科技的个股面临解禁、高估值等压力,未来进入估值回归。一旦高科技的个股总市值大幅回归后,我们如何在其中轻松翻几倍呢?
才战术走向战略,花几年认真思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