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164:欧阳修•释秘演诗集序
释秘演:僧人,号文惠,善诗,与石曼卿、苏舜钦、尹洙,欧阳修等友善,卓荦(luò)高洁,常自谓“浮图其服儒其心”,从晋代开始,僧人以“释”为姓。
石曼卿:994年~1041年,名延年,字曼卿,祖籍幽州(今河北省涿县),晋代以幽州遗契丹,后举家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延年为人跌宕任气节,读书通大略,为文劲健,于诗最工而善书,曾任太子中允、秘阁校理。欧阳修对他的诗文极其推许,结为挚友。《宋史》有传。
予少以进士游京师,因得尽交当世之贤豪。然犹以谓国家臣一四海,休兵革,养息天下以无事者四十年,而智谋雄伟非常之士,无所用其能者,往往伏而不出,山林屠贩,必有老死而世莫见者,欲从而求之不可得。其后得吾亡友石曼卿。
1、以进士:凭考中进士的身份, 按作者举进上在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时24岁; 2、臣一:使臣服而统一; 3、兵革:指战争; 4、四十年:欧阳修1030年举进士,上推四十年,即990年,为宋太宗赵光义淳化初年,时北汉已平,再次全国一统; 5、非常:非同寻常,指出类拔萃; 6、山林:指隐居山林的人;屠贩:屠夫商贩,指隐于市井的贤士。
曼卿为人,廓然有大志,时人不能用其材,曼卿亦不屈以求合。无所放其意,则往往从布衣野老,酣嬉(hān xī)淋漓,颠倒而不厌。予疑所谓伏而不见者,庶几狎(xiá)而得之,故尝喜从曼卿游,欲因以阴求天下奇士。
1、廓然:广阔貌,这里指胸襟阔大; 2、不屈以求合:不愿屈曲心志以迎合世俗; 3、放:抒发; 4、布衣野老:平民百姓和村野老人; 5、酣嬉淋漓:形容恣意嬉戏,至于极点;欧阳修在《石曼卿墓表》中说他“自顾不合于时,乃一混以酒,然好剧饮大醉,颓然自放。由是益与时不合”; 6、颠倒:癫狂失态; 7、伏而不见者:指隐士; 8、庶几:大概;狎而得之:意谓亲近石曼卿这样的人,进而找到那些“伏而不见者”;狎:亲近; 9、阴求:暗中寻求。
浮屠秘演者,与曼卿交最久,亦能遗外世俗,以气节自高。二人欢然无所间(jiàn)。曼卿隐于酒,秘演隐于浮屠,皆奇男子也。然喜为歌诗以自娱,当其极饮大醉,歌吟笑呼,以适天下之乐,何其壮也!
1、浮屠:亦作“ 浮图”,佛教语,此指和尚; 2、遗外世俗:把世俗看做外物而不挂怀; 3、无所间:即亲密无间;间:隔阂; 4、适:达到。
一时贤士皆愿从其游,予亦时至其室。十年之间,秘演北渡河,东之济(jǐ)、郓(yùn),无所合,困而归,曼卿已死,秘演亦老病。嗟夫!二人者,予乃见其盛衰,则予亦将老矣!
1、河:指黄河,古代以“河”作黄河的专称; 2、之:往; 3、济:济州,宋时治所在巨野(今山东巨野县); 4、郓:郓州,宋时治所须城(今山东东平县); 5、合:遇合,指相遇而彼此投合; 6、困:指情境窘迫。
夫曼卿诗辞清绝,尤称秘演之作,以为雅健有诗人之意。秘演状貌雄杰,其胸中浩然。既习于佛,无所用,独其诗可行于世,而懒不自惜。已老,胠(qū)其橐(tuó),尚得三、四百篇,皆可喜者。
1、清绝:清美之极; 2、称:称道; 3、雅健:清雅刚健; 4、浩然:刚直正大之气; 5、懒不自惜:懒于整理所做诗篇,不自己珍惜; 6、胠:打开;橐:袋子,此指诗囊。
曼卿死,秘演漠然无所向。闻东南多山水,其巅(diān)崖崛(jué)峍(lù),江涛汹涌,甚可壮也,遂欲往游焉。足以知其老而志在也。于其将行,为叙其诗,因道其盛时以悲其衰。
1、漠然:寂寞茫然的样子; 2、崛峍:形容山崖突起; 3、叙:作序; 4、因道其盛时以悲其衰:于是记述了他盛年时的情景,并未他的老年而悲叹。
《释秘演诗集序》全文:
予少以进士游京师,因得尽交当世之贤豪。然犹以谓国家臣一四海,休兵革,养息天下以无事者四十年,而智谋雄伟非常之士,无所用其能者,往往伏而不出,山林屠贩,必有老死而世莫见者,欲从而求之不可得。其后得吾亡友石曼卿。
曼卿为人,廓然有大志,时人不能用其材,曼卿亦不屈以求合。无所放其意,则往往从布衣野老,酣嬉(hān xī)淋漓,颠倒而不厌。予疑所谓伏而不见者,庶几狎(xiá)而得之,故尝喜从曼卿游,欲因以阴求天下奇士。
浮屠秘演者,与曼卿交最久,亦能遗外世俗,以气节自高。二人欢然无所间(jiàn)。曼卿隐于酒,秘演隐于浮屠,皆奇男子也。然喜为歌诗以自娱,当其极饮大醉,歌吟笑呼,以适天下之乐,何其壮也!一时贤士皆愿从其游,予亦时至其室。十年之间,秘演北渡河,东之济(jǐ)、郓(yùn),无所合,困而归,曼卿已死,秘演亦老病。嗟夫!二人者,予乃见其盛衰,则予亦将老矣!
夫曼卿诗辞清绝,尤称秘演之作,以为雅健有诗人之意。秘演状貌雄杰,其胸中浩然。既习于佛,无所用,独其诗可行于世,而懒不自惜。已老,胠(qū)其橐(tuó),尚得三、四百篇,皆可喜者。
曼卿死,秘演漠然无所向。闻东南多山水,其巅(diān)崖崛(jué)峍(lù),江涛汹涌,甚可壮也,遂欲往游焉。足以知其老而志在也。于其将行,为叙其诗,因道其盛时以悲其衰。
清 吴楚材 吴调侯《古文观止》评:
写秘演,绝不似释氏行藏;序秘演诗,亦绝不作诗序套格。只就生平始终盛衰叙次,而以曼卿夹入写照,并插入自己。结处说曼卿死,秘演无所向。秘演行,欧公悲其衰,写出三人真知己。
道安,是两晋时代杰出的佛教学者,生于西晋怀帝永嘉六年(312),卒于东晋孝武太元十年(385),道安以为"大师之本,莫尊释迦",决定佛门一律以"释"为姓,其后,《增一阿含经》传入中国,经中果然记载:"四河入海,无复河名;四姓为沙门,皆称释种"。道安之见,与佛经不谋而合,因此得到佛教界的共识,统一以"释"为姓,代代相沿,成为中国佛教的一大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