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涣的马蹄烧饼

临涣的马蹄烧饼

崔小红

在淮北平原上有一座小镇,芳名临涣。它在厚土上行走了数千年,风尘仆仆。因为前世有缘,迄今为止,我与它已相识三天。

在我即将进入这座小镇之前,眼前出现一道绿树,它们向春秋延伸,那是小镇的战国遗迹——夯土筑就的古城墙。

古时,临涣已是城邑,唤做铚(zhì),隶属当时的宋国。到了战国晚期,由于各国之间的兼并战争日趋激烈,铚邑变作宋国的边陲,成为通往楚国的门户。为了防范楚国,宋国修筑这座土城。进入小镇,你会在街面上看到以“铚城”命名的店铺,原因就在这里。

采风一处地域,我会首先研究它的名称。“临涣”为何如此取名?“临”的义项很多,排在第一条的是“靠近,对着”,“临涣”就是靠近涣水的意思,这个小镇是依据地理方位而得名的。与此同出一辙的还有凤阳县的临淮关——濒临淮河的关卡。在临淮关的古城村,也留存着一圈春秋战国时的夯土城墙。这两座土城都相对完好,不同之处在于:临淮的土城长方形,略小,垒土上麦荠青青。临涣的土城正方形,偏大,垒土上绿树成荫。

至于涣水的叫法,早已作古,它演变成今天的浍河。所以临涣镇紧紧依偎着浍河,浍河的北岸就是古城墙的南端。

留步临涣,一定要采风它的人间烟火,聆听这儿的故事,品尝它的马蹄烧饼。

以前,铚城有一位贤良的母亲。因为儿子进京赶考,需要随身携带干粮,这位母亲就昼夜不停地为儿子烘焙(bèi)烧饼。平时舍不得吃的猪油,烧饼上要抹足。平时藏起来的芝麻,要在烧饼上撒满。面团要发透,烧饼被做的圆鼓鼓。用火熥(tēng)烤,烧饼外面被烤的金黄酥脆,里面层次分明,软软的,非常绵口。

在儿子出发前,这位母亲又找到乡贤,希望再鼓励鼓励她的儿子。

贤达之人得知缘由后,手捧烧饼,对着这位学子说:“你知道母亲已经为你准备好烧饼,但可知道她的良苦用心?你看,烧饼里有葱花,葱花通七窍,母亲是希望你此行赴考开窍。烧饼大小如马蹄,形状圆鼓鼓,是希望你马上题名,科考圆满。烧饼上撒满芝麻,是希望你仕途芝麻开花节节高。你再看这烧饼被烤的黄橙橙的表皮,这叫焦心香,母亲焦心你的前途。中间的这一层层软糯糯的面团,叫缠绵香,寄托着母亲的依依不舍。吸附在烤缸这一面叫吸附香,儿行千里母挂心,你要珍惜这份被人牵挂的福气。不能忘记养育你的母亲,养育你的家乡。”

最后,儿子带着乡贤命名的“马题”烧饼进京赶考,果然金榜题名。由于形状大小如马蹄,又与“马蹄”谐音,久而久之,“马题”被俗称为“马蹄”。

为我讲述这个故事的人叫营光明,他是临涣营家马蹄烧饼制作技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营家马蹄烧饼店在2019年被安徽省商务厅命名为“安徽老字号”。

据说,在临涣还有一些马蹄烧饼的非遗传承人。他们通常有自己的店面,全天都在制作烧饼,制作的烧饼常常供不应求,在烤炉旁,往往排着购买烧饼的队伍。

我于傍晚与中午两次路过营家马蹄烧饼店,都因为排队的人多而不能一饱口福。

来到临涣,简直就是来到马蹄烧饼的世界。几乎是从早到晚,一直有人在打烧饼。制作烧饼的摊位很多,每条街上都有,既有门面,也有小摊。在相对繁华的路口,一般会散落七、八个摊位。

烤烧饼的师傅男女不限,老幼均可。他们在案板上揉搓面团,涂抹馅料。来人了,他们马上招呼你。要热的?没问题。他们拿起长长的铲子和一把长长的勺子,头探向炉口,炉子里火很旺,红彤彤的,一块烧饼就这样带着热气新鲜出炉。

马蹄烧饼外观焦黄,内心绵软,入口麦香萦绕。价格适中,一元一个。寿县老城内也有一家马蹄烧饼摊位。一元五角一个,分量却比临涣的小了许多,口感还是临涣的正宗。

临涣的马蹄烧饼产量大,缘于这儿的饮食习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马蹄烧饼滋养着临涣的居民。走在这儿的大街小巷,经常可以看到手拿马蹄烧饼的人们。人们一边吃着,一边走着。小镇就是这么惬意、随性,你绝对不会说它有辱斯文。

路过人间,路过烟火,我路过濉溪县的小镇临涣。我在这儿吃着马蹄烧饼,我把它捏在手里,塞进嘴中,像路人一样做好我的路人。我在品味那份焦心的香气,我的亲人在焦心着我吗?我的读者在惦记着我吗?

临涣,一座小镇,人气有些爆棚。

我刚来到这里的时候,我对它是如此陌生。冷冷的初夏之雨在空中抛洒。因为遇见临涣的马蹄烧饼,我更加热爱这人间的一切浮华。我爱临涣的平凡,这儿的人们安然于自己的生活,安心的那份世俗可以让人羡慕。我爱这里的每一位与我有过眼神交流的人,我爱这里的纯羊汤,还有香喷喷的棒棒茶,因为有马蹄烧饼予以配搭。

《临涣的马蹄烧饼》

作者:崔小红,淮南市政协文史专员,已出版个人专著《诗意八公山》《听古城》《淮水流过二道河》三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