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代中国电影的特点 (上)

40年代中国电影的特点 (上)

40 年代中国电影的特点总体上说是五彩纷呈,数量众多,与时代密切相连。这一时期一方面承袭了 20 年代伦理片,商业片,都市言情片等的拍片传统,另一方面更发扬了左翼电影反映现实生活鼓舞斗志的传统。

第一,由于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的爆发,反映救亡主题和反抗国民党统治的影片一直没有间断过。充斥着战争的 40 年代,决定了包括电影在内的各种艺术形式都不可避免地反映战争,反映抗击侵略,反抗专制统治,从中警醒民众,起到宣传教化的作用。事实上,在中国 20 世纪 40 年代的电影中,也以反映战争,反映普通民众悲惨生活的影片艺术性最高、影响最大,如《一江春水向东流》。

第二,左翼工作者利用国民党的拍片机构拍摄进步电影和在民营制片厂中寓宣传于商业片中。这一时期左翼电影工作者继续拍摄富于斗志的电影作品,进步电影工作者如沈西苓等加入“中制”、“中电”等国家制片机构,利用国民党当局的电影制作资源和国共两党的合作抗日,拍摄进步电影。抗日战争结束后,由于日伪沦陷区的电影制片机构被国民党当局接受,左翼工作者进入民营公司以拍摄商业片为名拍摄进步影片,在国统区继续开展斗争。从左翼工作者在电影中的迂回斗争可以看到在 40 年代左翼工作者在文化领域与国民党当局周旋的情况。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