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探微(258):唾手可得——释“得”
朱英贵
成语“唾手可得”的意思是只要往手上吐一下唾沫,一动手就可以取得,借此比喻极容易得到。可见“得”字的意思就是得到,“得到”什么呢?从“得”字“以手持贝”的构形来看,应该是得到“贝币”,在造字时代“贝币”就是钱财,得来应该不会是“唾手可得”那么容易的,因此自古以来人们非常重视“有所得”。
一、“得”字的字形解读及造字本义
“得”字的字形演变与字源演变
从上图可以看出,“得”字的甲骨文字形为合体会意字,第一个字形从“又”从“贝”会意,“又”为侧面手形,表示以手持贝,贝(海贝)在上古时代是一种珍贵难得之物,后来用作货币,“以手持贝”表示在财富上有所得;第二个字形又添加了一个表示行走于街市的符号(彳),从“又”从“贝”从“彳”,表示在交易场所或者街市上得到钱财。
“得”字的前一个金文字形跟前一个甲骨文字形一脉相承,后一个金文字形的构字原理也跟前一个甲骨文完全相同,只不过是将侧面手形符号换成正面手形符号,并且将“以手持贝”的会意理据表现为上下结构了。
“得”字的说文古文形体是对金文的直接继承,只是将表示手的符号“又”改为同样是表示手的符号“寸”,又将“貝”(贝)误写作“見”了。说文小篆的构字理据跟上图的第二个甲骨文字形相一致,取从“又”从“贝”从“彳”的会意结构,而且也将表示手的符号“又”改为同样是表示手的符号“寸”了。罗振玉在《增订殷虚书契考释》中指出:“此从又持贝,得之意也。或增彳。许书古文从見,殆从贝之伪。”
“得”字的现代汉字形体系由小篆经过隶变与楷化而成,已经不易看出其初文的会意的本质了。
“得”的造字本义为得到贝币(钱财)。《说文解字》卷二彳部:“得,行有所得也。从彳㝵聲。䙷古文省彳。”许慎依据小篆字形解意,忽视了右边部件的表意功能,将其误认作是表声音的声旁。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对许说“䙷古文省彳”一句补充注释曰:“按此字已見於見部。與得並爲小篆。義亦少異。”
也就是说,《说文·見部》另外还有一个没有“彳”旁的“从見从寸”的会意字,许慎将其释为“取也。从見从寸。寸,度之,亦手也。”其实这个字就是依据“从又从贝”(以手持贝)的甲骨文字形演变来的“得”,只是小篆将“贝”误写作“見”、将“又”写作“寸”了。可见《说文》将“得”在“彳部”释为“行有所得也”和在“見部”释为“取也”都是有道理的,但仅仅是切近本义而已,而“得”字的造字本义应该是得到贝币(钱财)。
二、“得”字的字义演变源流
“得”的本义是得到贝币(钱财),后引申为泛指得到,取得,此为“得”字的基本常用义。例如:“求之不得,寤寐思服。”(《诗·周南·关雎》)再如:“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孟子·梁惠王上》)又如:“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唐·白居易《卖炭翁》)又如:“死何益?不如自行搜觅,冀有万一之得。”(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
“得”字由此读作dé的基本常用义可以产生如下诸多方面的直接引申义和间接引申义:
其一,表示捕获。例如:“周公居东二年,则罪人斯得。”(《书·金縢》)再如:“思达遣一部曲守视,所得盗者,辄截手腕,凡戮十余人。”(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又如:“今宝玉大弓之盗未得,而奉使至虏庭,率见之,真卿大夫之辱也。”(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四)
由此又可引申出如下一些意思:
一是表示收获,得益。例如:“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南史·陶潜传》)再如:“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二是表示被捕获,被逮捕。例如:“臣之父杀人而不得,臣之母得而为公家隶,臣得而为公家击磬。”(汉·刘向《新序·杂事四》)
三是表示具备,完成。例如:“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荀子·劝学》)再如:“因循移病因香火,写得《弥陀》七万言。”(宋·秦观《题法海平阇黎》诗)又如:“已经传人画图样去了,明日就得。”(《红楼梦》第十六回)
四是表示得胜。例如:“以轻卒尝之,贱而勇者将之,期于北,毋期于得。”(银雀山汉墓竹简《孙膑兵法·威王问》)
五是表示演算产生结果。例如:二加二得四,八减五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
其二,表示得利,得益。例如:“博习辩智如孔墨,孔墨不耕耨,则国何得焉?修孝寡欲如曾史,曾史不战攻,则国何利焉?”(《韩非子·八说》)再如:“昔吾所亡者,纺缁也;今子之衣,禅缁也。以禅缁当纺缁,子岂不得哉?”(《吕氏春秋·淫辞》)高诱注:“得犹便也。”陈奇猷校释:“高注'便’字,即今所谓'便宜’。”
由此又可引申出如下两种意思:
一是表示贪得,贪图。例如:“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何晏集解引孔安国曰:“得,贪得。”邢昺疏:“老谓五十以上。得谓贪得。血气既衰,多好聚敛,故戒之。”再如:“夫唯不得,是以至德,故至德不得。”(《庄子·秋水》)又如:“顾惟陛下哀臣朽老,戒之在得。”(《后汉书·陈蕃传》)
二是表示得生。例如:“且夫得者,时也;失者,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庄子·大宗师》)成玄英疏:“得者,生也;失者,死也。”
其三,表示表示存在:有。例如:“我三人行,必得我师焉。”(《经典释文·论语音义》引《述而》)今本《论语·述而》作“必有”。
由此又可引申出如下两种意思:
一是表示估量:有。例如:“有芝生于其侧峰之上,其大得石之半,此尤自古爱奇好事之士未之见焉。”(清·戴名世《曹氏怪石记》)再如:“他的一个儿子,名叫宣儿,只得五岁,弥轩便天天和他讲《朱子小学》。”(《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三回)
二是表示发生或出现:有。例如:“你去看看财喜那条船得不得空。明天要雇他的船走一趟钱家庄。”(茅盾《霜叶红似二月花》四)
其四,表示适宜,得当。例如:“容貌得则气得,气得则肌肤安,肌肤安则色齐矣。”(《尚书大传》卷二)再如:“是以贤君抱惧不足,而改过恐有余,谋当计得,犹思危而弗休焉。”(晋·葛洪《抱朴子·君道》)又如:“不观于圬者之为墙乎?与之一成之砖,坚而廉,平而正,火候得而大小若一,则无待泥水灰黏之用,不旋踵而数仞之墙成矣。”(严复《原强》)
由此又可引申出正确的意思。例如:“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宋·苏洵《权书下·六国》)再如:“杨诚斋云:'古人之诗,天也;后世之诗,人焉而已。’此论得之。”(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九)
其五,表示中(zhòng):伤害。例如:“二三子之善于子宋子者,殆不若止之,将恐得伤其体也。”(《荀子·正论》)
由此又可引申出如下两种意思:
一是表示中(zhòng):击中。例如:“使尧之时,天地相近,不过百步,则尧射日,矢能及之;过百步,不能得也。”(汉·王充《论衡·感虚》)黄晖校释:“得犹中也。”
二是表示中(zhòng):考中。例如:“乡士吴雱远泽,绍兴己卯秋赴乡举,梦往谯楼下观榜……历试行间,方大书己姓名,粲然可观,喜不自胜。连叫曰:'雱得了,雱得了!’”(宋·洪迈《夷坚三志己·吴远泽梦》)
其六,表示知晓,得知。例如:“故礼有报,而乐有反。礼得其报则乐,乐得其反则安。”(《礼记·乐记》)郑玄注:“得谓晓其义,知其吉凶之归。”再如:“吾目其貌,耳其言,因以得其为人。”(唐·韩愈《送陈秀才彤序》)又如:“见足下之诗文愈多,而得其为人益详。”(宋·苏轼《答黄鲁直书》)
由此又可引申出被发觉的意思。例如:“(尚方禁)少时尝盗人妻,见斫,创着其颊……博辟左右问禁:'是何等创也?’禁自知情得,叩头服状。”(《汉书·朱博传》)
其七,表示满足,得意。例如:“凡居民,量地以制邑,度地以居民,地邑居民,必相参得也。”(《礼记·王制》)郑玄注:“得犹足也。”再如:“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史记·管晏列传》)又如:“是故文章之作,恒发于羇旅草野,至若王公贵人,气满志得,非性能而好之,则不暇以为。”(唐·韩愈《荆潭唱和诗序》)又如:“李喜,馆之客舍,丰其给,旦夕从学。三月,艺颇精,意得甚。”(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武技》)
由此又可引申出亲悦、融洽的意思。例如:“闰月,公如越,得大子适郢,将妻公,而多与之地。”(《左传·哀公二十四年》)杜预注:“适郢,越王大子;得,相亲说也。”再如:“葵丘之会,桓公骄矜,当时诸侯畔者九国,睚眦不得,九国畔去,况负妇人淫乱之行,何以肯留?”(汉·王充《论衡·书虚》)又如:“尝与王铁夫同寓扬州广储门之樗园,余过访之,相得甚欢。”(清·钱泳《履园丛话·书画·画中人》)
其八,表示找到,遇到。例如:“林尽水源,便得一山。”(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再如:“我归公既逝,惆怅难再得。”(宋·王安石《张明甫至宿明日遂行》诗)又如:“既而得其尸于井。”(《聊斋志异·促织》)
由此又可引申出如下三种意思:
一是表示与,給。例如:“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唐·李益《江南词》)
二是表示到,抵达。例如:“午辞空灵岭,夕得花石戍。”(唐·杜甫《宿花石戍》诗)
三是表示待,等到。例如:“诸迁转官员比及终任,已自避事,但凡勾当,偷安苟且,所以得新官交代。”(《元典章·吏部四·守阙》)再如:“天仙这等美貌,得我明日生下一个太子,有些秀气,妾心足矣。”(《四游记·哥阁君臣游猎》)又如:“你这老货偏有这些胡枝扯叶的,得你明日不来,我与你答话。”(《金瓶梅词话》第三七回)
其九,用在动词前,表能够。例如:“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避之,不得与之言。”(《论语·微子》再如:“桂子得下,蟾兔之类何能不落?”(唐·封演《封氏闻见记·月桂子》)又如:“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由此又可引申出如下三种意思:
一是表示行,可以。例如:“公从容谓曰:'奴见官人不下马,打也得,不打也得;官人打了,去也得,不去也得。’”(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上)再如:“世人无见识,每每当真为之,不知天下之最宜当真者惟有学道作出世之人一事而已,其余皆日用食饮之常,精亦得,粗亦得,饱亦得,不甚饱亦得,不必太认真也。”(明·李贽《与友人书》)
二是表示算了。表示不满或禁止。例如:“得,老褚,你受了我的银子,说保管取做状元,为什么遗落了我?”(清·李渔《慎鸾交·拒托》)再如:“得,得,先别拌嘴!”(老舍《龙须沟》第三幕)
三是表示岂,怎。例如:“中原未解兵,吾得终疏放?”(唐·杜甫《次晚洲》诗)再如:“四着儒冠甘送老,数经奇运得销忧?”(宋·陈师道《送郑祠部》诗)
其十,表示应该,要。例如:“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史记·项羽本纪》)有如:不得大声喧哗。
其十一,表示需要(读作děi)。例如:“一天一夜也得多少油?我也做个好事。”(《红楼梦》第二五回)再如:“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朱自清《背影》)又如:“这得多少钱?”(老舍《茶馆》第一幕)
由此又可引申出如下两种意思:
一是表示必须(读作děi)。例如:“这件事还得你去,才弄的明白。”(《红楼梦》第九四回)再如:要想争夺冠军,就得加紧训练。
二是表示将要(读作děi)。例如:“他租不到好地种,还不清拉下的饥荒,他跟他的瞎老婆子,又得要饭啦。”(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二)再如:“明儿得下雪。”(张天翼《最后列车》)
其十二,用作助词(读de)。主要有如下五种意思和用法:
一是用在动词后,表示可能,能够。例如:“狝猴尚教得,人何不愤发。”(唐·拾得《诗》之十九)再如:“谁言农家不入时,小姑画得城中眉。”(宋·陆游《岳池农家》诗)又如:“偷来的锣鼓儿打不得。”(《红楼梦》第六五回)
二是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连结表示程度或结果的补语。例如:“还是灵龟巢得稳,要须仙子驾方行。”(五代·齐己《谢武陵徐巡官远寄五七字诗集》诗)再如:“北风吹得山石裂,北风冻得人骨折。”(宋·杨万里《正月晦日自英州舍舟出陆北风大作》诗)又如:“俄见一僧一道远远而来,生得骨格不凡,丰神迥异。”(《红楼梦》第一回)
三是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已经完成,相当于“了”。例如:“上得马来才欲走,几回抛鞚抱鞍桥。”(前蜀·花蕊夫人《宫词》之二一)再如:“入得蒲州,见景物繁盛,君瑞甚喜,寻旅舍安止。”(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又如:“出得店门,趁天色未黑,倪老爹回家去了。”(《儒林外史》第二五回)
四是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持续进行,相当于“着”。例如:“平生意气今何在,把得家书泪似珠。”(唐·令狐楚《塞下曲》之一)再如:“而今想得冷落了迎风户,唯有旧题句,空存着待月回廊,不见了吹箫伴侣。”(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又如:“这一营的人,因天冷都睡去了;点得洋灯,生得火盆的,就只营官们居住的几间屋子。”(洪深《赵阎王》第一幕)
五是用在作定语的动词后,相当于“的”。例如:“小生写得字体和蔡太师字体一般。”(《水浒传》第三八回)一本作“的”。再如:“你如今只出一状,告他不孝,他须没处辩,你是亲生的,又不是前亲晚后,自然是你说得话是,别无疑端。”(《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又如:“我邓老九仗的是天地的养活,受得是父母的骨血,吃的是皇王的水土,我就是主儿!”(《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
根据上面对“得”字的字义演变过程的梳理,现将“得”字字义的发展脉络简示如下(示意图中的横直线表示字义之间的先后演变关系):
三、含有“得”字文化含义的相关成语
“得”字在常用成语中的文化含义大致有四类:
其一是表示得到、取得、获得的意思,例如:成语“得心应手”的“得”是心中得到、想到的意思,“应”是肢体反应、行动配合的意思,意谓心里怎么想,手就能怎么做。比喻技艺纯熟或做事情非常顺利。源自《庄子·天道》:“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成语“得天独厚”的“天”指天然,“厚”为优厚。意谓具备的条件特别优越,所处环境特别好。源自明·张居正《答宗伯董浔阳》:“精神步履新锐少年弗逮也,何得天之厚如是哉!”而“得其三昧”的“三昧”源自梵语,意思是“正定”,意谓排除一切杂念,使心神平静,专心致志,达到悟境,引申为诀窍或精义,指在某方面造诣深湛,熟知精义。“得陇望蜀”的“陇”指甘肃一带,“蜀”指四川一带,意谓已经取得陇右,还想攻取西蜀,比喻贪得无厌。“得而复失”是说刚得到又失去了。“得道多助”意谓符合道义者则能得到多数人的帮助。源自《孟子·公孙丑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得寸进尺”的意思是得了一寸,还想进而得到一尺,比喻贪心不足,有了小的,又要大的。源自《战国策·秦策三》:“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成语“得鱼忘筌”的“筌”是捕鱼用的竹器,意谓捕到了鱼,忘掉了筌,比喻事情成功以后就忘了本来依靠的东西。源自《庄子·外物》:“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患得患失”是说担心得不到,得到了又担心失掉,形容对个人得失看得很重。源自《论语·阳货》:“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
“深得人心”是说得到广大民众的热烈拥护。“适得其反”的意思是恰恰得到与预期相反的结果。而“各得其所”原指各人都得到自己想得到的东西,后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源自《周易·系辞下》:“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自得其乐”是说自己能从中得到乐趣。语见宋·朱熹《朱子全书》:“如曾点浴沂风雪,自得其乐。”“旗开得胜”的意思是刚一打开旗帜进入战斗,就取得了胜利,比喻事情刚一开始,就取得好成绩。语见元·无名氏《射柳捶丸》第四折:“托赖主人洪福,旗开得胜,马到成功。”“如鱼得水”是说好象鱼得到水一样,比喻有所凭借,也比喻得到跟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很合适的环境。源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淘沙得金”是说用水选的方法从沙子里取得真金,比喻除去杂质,提取精华,也比喻费力大而成效少。而“探骊得珠”的“骊”是古人所称的黑龙,意谓在骊龙的颔下取得宝珠,原指冒大险得大利,后常比喻文章含义深刻,措辞扼要,得到要领。“动辄得咎”的“咎”(jiù)指过失、罪责,意谓动不动就受到指摘或责难。语见唐·韩愈《进学解》:“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跋前踬后,动辄得咎。”“一无所得”是说什么也没有得到,形容毫无收获。源自汉·焦赣《易林》:“步走逐鹿,空无所得。”“妙手偶得”的意思是技术高超的人,偶然间即可得到,也用来形容文学素养很深的人,出于灵感,即可偶然间得到妙语佳作。“寸利必得”是说微小的利益也必须得到,不能放弃,形容斤斤计较个人的得失。成语“咎有应得”的“咎”(jiù)指过失、罪责,意谓过失和罪责完全应该得到责备与惩罚。“罪有应得”是说按罪恶或错误的性质,理应得到这样的惩罚。而“百思不得其解”的意思是经过百般思索仍旧不能理解。
其二是表示所得到的收获、心得的意思,例如:“得不偿失”是说所得的利益抵偿不了所受的损失。语见宋·陆游《<方德亨诗集>序》:“得不偿失,荣不盖愧。”“贪得无厌”的“厌”是满足的意思,意谓贪心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语见《四游记·三至岳阳飞度》:“洞宾叹曰:'人心贪得无厌,一至于此!’”而“一得之愚”是一种谦虚的说法,指自己对某个问题的见解。源自《史记·淮阴侯列传》:“广武君曰:'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独得之见”就是与众不同的创造性的见解。“是非得失”意谓正确与错误,得到的与失去的。“千虑一得”是说即使愚笨的人,在很多次考虑中也总会有些可取的地方,多用来表示自谦。源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下十八》:“婴闻之: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而“一举两得”是说做一件事得到两方面的好处。
其三是表示实现、满足的意思,例如:“得意忘言”的原意是言词是用来表达意思的,既然已经实现了意思的传递,就不再需要言词,后比喻彼此心里知道,不用明说。源自《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得意门生”的“得意”指满足心意,“门生”指亲自授业的弟子或科举中试者对座师的自称,后泛指学生,意谓最满意的弟子或学生。“志得意满”——志向实现,心满意足。语见宋·陆九渊《与刘伯协书》:“当无道时,小人在位,君子在野,小人志得意满,君子阨穷祸患,甚者在囹圄,伏刀锯、投荒裔。”“相得益彰”的“相得”指互相配合实现各自的心愿,“益”是更加的意思,“彰”是显著的意思,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语见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明明在朝,穆穆列布,聚精会神,相得益彰。”“自鸣得意”的“鸣”是显示、显露的意思,意谓自己显露出实现了自己的心意,自以为了不起,表示很得意。“小人得志”的“小人”指道德低下或行为不正派的人,意谓人格卑下的人取得权势。而“悠然自得”的“悠然”是安闲舒适的样子,“自得”是内心满足的意思,形容神态悠闲、心情舒适,内心满足。“怡然自得”的“怡然”是安适愉快的样子,形容心中愉悦而满足。语见《列子·黄帝》:“黄帝既寤,怡然自得。”“扬扬自得”的“扬扬”是神情舒适的样子,“自得”是内心满足的意思,形容十分得意。源自《史记·管晏列传》:“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闲而窥其夫。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欣然自得”是说心情舒适、自觉内心满足。“心安理得”的意思是自以为做的事情合乎道理,心里很坦然。“郁郁不得志”的“郁郁”是忧伤、愁闷的样子。因自己的抱负志向不能实线而忧郁苦闷。
其四是表示能、能够的意思,例如:“得过且过”的意思是只要能够过得去,就暂且这样过下去,形容胸无大志。“不得而知”意谓不能够知道。语见唐·韩愈《争臣论》:“故虽谏且议,使人不得而知焉。”“万不得已”是说只要有万分之一的可能,都不能够这样做,表示无可奈何,不得不如此。“哭笑不得”是说哭也不能,笑也不能,形容很尴尬。“求之不得”是说想寻求都不能找到,原指急切企求,但不能得到,后多形容迫切希望得到。语见《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二者不可得兼”的意思是两项之中只能得其一,不能兼而有之。语见《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人人得而诛之”意谓所有的人都能够声讨、谴责他,极言某人不得人心。